伟大民族精神是我们的底气和根本力量

2018年04月30日 09:00:00
来源: 《求是》2018/09 作者:

  核心要点:

  ■ 伟大民族精神的根基在人民,是人民精神的凝练;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在中国人民,是中国人民精神的汇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篇主题是人民,价值旨归是人民,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表达了人民领袖敬重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赤子情怀。

  ■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从“日新之谓盛德”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伟大的创造精神立新义、开新篇、闯新路,让一个5000多年的文明古国始终生生不息、生机勃勃,让一个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迎来了伟大复兴的曙光,让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 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一鼓作气的干劲和咬定青山的执着。

  ■ 团结是中华民族之魂。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共同努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伟大的团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撑。

  ■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伟大梦想精神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克服险阻而坚毅前行的精神支撑。今天,只要我们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指出“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始终发扬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这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底气,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颜晓峰

  伟大民族精神的根基在人民,是人民精神的凝练;中华民族精神的血脉在中国人民,是中国人民精神的汇聚。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通篇主题是人民,价值旨归是人民,充分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刻表达了人民领袖敬重人民、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赤子情怀。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用唯物史观考察中国历史,就会得出中国历史是由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人民是中国历史上的真正英雄的必然结论。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奋斗出来的!人民从事物质生产劳动,发明新的劳动工具,生产满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需要的各类物品,创造出一个“人化的自然”;人民在社会生产和交往中,建立起多种类型的社会关系和制度体系,构建起愈益完善和复杂的人类社会,推进社会形态和历史面貌的更新变革;人民进行精神生产,发展科学文化,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投身社会革命,成为改革创新的主体力量,是社会历史进步的推动者。人民创造历史,并不否认个人特别是杰出人物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个人的历史作用,必须和人民的历史主体作用统一起来理解把握。杰出人物只有满足人民利益、顺应人民愿望、得到人民支持,才能成就丰功伟业、彪炳史册。他们的历史贡献,归根到底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总动力中得到说明。

  中国人民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华民族的统一、中华疆域的开拓、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华历史的辉煌,根本上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产物。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伟大科技成果,是中国人民依靠不断创新作出的文明贡献。令世界各国惊叹不已的中华文明,蕴藏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军事等卓越成就之中,无不是中国人民辛勤劳动、富于智慧的实践结晶。中国人民是在源远流长、根深叶茂、蔚为大观的中华文明历史中生长、熏陶、培塑起来的,而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自立自强、灿烂夺目,又是与中国人民的文化基因密切相关的。中国人民的特质和禀赋,铸就了内涵丰厚、特色鲜明的中华文明。无论是都江堰、万里长城,还是楚辞汉赋、唐诗宋词,还是浑天仪、祖率,等等,都是中国人民一脉相承的勤劳坚韧、聪明才智精气神的外化和对象化。中国人民的特质和禀赋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些成就的取得,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的空前迸发和极大增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要求我们始终发扬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培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精神的力量是无形的,是强大而持久的。与5000多年中华文明相伴随,与可歌可泣的中国历史相印证,与屹立东方的中华儿女相映照的,是中华民族的灵魂,这就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生长于中国大地,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命运一同脉动。中国人民在广阔的国土上辛勤劳动、生产生活,自然界气候多样、地形多样、物种多样,唯有创新生产工具,唯有不畏艰难困苦,才能生存发展。千百年来,在持续的交流交往交融中,不同宗教传统、文化习俗、语言特征的各族人民,消弭冲突、化解隔阂,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各族人民的禀赋气质熔铸为中华民族精神,特别是渴望国家统一、和谐相处的共同愿望形成了团结精神。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究天地之理、析人间之道,广博深邃,充满着想象力和探索性;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创造精神和梦想精神的结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形成的伟大长征精神、抗战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精神灯塔。历史和现实雄辩证明,伟大的民族精神为中华儿女注入了强烈的家国情怀,为各族同胞提供了牢固的价值认同,为中国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中共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辛 鸣

  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禀赋。从“日新之谓盛德”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到“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伟大的创造精神立新义、开新篇、闯新路,让一个5000多年的文明古国始终生生不息、生机勃勃,让一个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浴火重生迎来了伟大复兴的曙光,让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中国人民创造了灿烂文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从思想到器物,从制度到文化,从艺术到科技,创造出了灿烂的历史,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在思想上,先后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他们提出的“协和万邦,四海一家”、“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等社会理想愿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兼爱非攻”、“和而不同”等社会治理方案,“天人合一”、“合同异、离坚白”、“齐物论、逍遥游”等思维方式,不仅深刻塑造了数千年的中国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还将继续深刻影响并塑造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在科学技术上,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在天文、算学、医学、农学等多个领域创造了累累硕果,为世界贡献无数科技创新成果,对世界文明进步影响深远,贡献巨大,也使我国长期居于世界强国之列。在改造客观世界方面,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在文化艺术上,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传》《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中国人民创造出壮丽现实。今天,中国人民的创造精神正在前所未有地迸发出来,推动我国日新月异向前发展,大踏步走在世界前列。中国人民创造了发展的奇迹。经过60多年的建设改革发展,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2.7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城镇化率达到58.5%,中国社会已经毫无异议地成为了全球性大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以年均超过8.5%的增长速度大踏步前行,这是世界500余年来未曾有过的发展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国创造改变着中国,影响着世界。中国人民创造了复兴的道路。中国人民创造出一条独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而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自己的发明创造。正是这条道路,让一个饱受外族欺侮的国家不仅站了起来,发展起来,而且开始了迈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新征程;正是这样的道路,让占世界近1/5人口的社会民众不仅已经实现总体小康,而且即将实现全面小康。当西方社会因其制度性的危机或自怨自艾或迁怒他人的时候,正是这条道路让中国“风景这边独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发出伟大的创造精神,中国人民把一切能提高改善生活质量的技术、工具、手段发扬光大,为我所用。高铁跑出“中国速度”;发达的电商平台把优质商品传递到世界各地消费者的手中;扫码支付引领消费时尚;共享单车为“最后一公里”提供解决方案。伟大创造精神正在急速改变着中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中国人民必将创造光明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完全有信心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国方案”,这不仅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的自信与自觉,也是一种责任与担当。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不仅发展了中国,也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不仅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让他们有了走向现代化的“替代方案”,也为发达国家如何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消除和化解“黑天鹅”提供了有益借鉴。与数百年来传统大国通过建立殖民体系、对外武力扩张实现强大截然不同,中国的发展壮大完全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这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人民创造的“中国方案”是一种新世界观、新价值观和新方法论,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把人类作为一个整体而进行的理论创造与实践创造。当今天的世界面对越来越严峻的环境问题时,“天人合一”为人类修复自己的家园送上一剂良药;当今天的世界因为各种各样的利益纠纷与冲突而可能擦枪走火的时候,“和而不同”恐怕是实现各得其所的唯一选择;当人类社会越来越沉湎于社会发展方式“唯一解”的时候,让“生生不息”告诉我们还有别样的可能性、别样的精彩。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到“一带一路”的百花园、顺风车,再到文明多样性的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及全球治理体系的并育而不相害、并行而不相悖,等等。当这些理念与作为越来越为世界所接纳、所认同、所践行时,一个新世界,一种新文明,一个新希望就会光芒四射、喷薄而出,中国将再一次当之无愧成为“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

  新华日报社社长、总编辑 双传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这既诠释了中国人民一以贯之的品格风范,又对新时代我们继续秉承奋斗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奋斗,只有奋斗,我们才能应对各种风险考验,成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只有奋斗才能推动历史进步。人类社会取得的所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都是人们不懈奋斗的结晶。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勤劳著称于世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永葆自强不息和不懈奋斗精神的伟大人民。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奋斗推动着中国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为改变苦难深重的命运,中国人民进行了千辛万苦、前仆后继、可歌可泣的斗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其中展现出来的接续奋斗的精神牢牢地镌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奋斗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不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波澜壮阔的历史告诉人们,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奋斗出来的,充满着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在不懈奋斗中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推动了历史进步。

  只有奋斗才能创造历史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进入了日新月异的新时代,依靠“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中国人民取得了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成就,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丰功伟绩,对民族复兴、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人民没有退缩,而是矢志不移地赓续不懈奋斗的精神血脉,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滴水穿石、绳锯木断”的韧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魄力、“气可鼓而不可泄”的坚持和“争在朝夕”的紧迫感,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在经济建设上,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在科技创新领域,创新性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一大批重大科技项目相继问世;在全面深化改革上,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推出1500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在政治建设上,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审时度势地提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民生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强军兴军战略、港澳台工作、外交布局等领域,也都迈出崭新步伐,取得突破性进展。实践证明,这些都是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巨大的勇气和担当,永不停滞、迎难而上、奋发图强、努力拼搏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这段具有开创性、极不平凡的历程告诉人们,奋斗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发展的,将会随着历史的前进而不断丰富。

  只有奋斗才能开创新时代。踏着历史的荣光,中国人民步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全球发展不平衡空前加剧,国际矛盾斗争空前尖锐,地缘政治因素更加突出,局部动荡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新干涉主义有所上升,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世界经济低增长、低通胀、低需求同高失业、高债务、高泡沫等风险交织,“黑天鹅”“灰犀牛”的阴影挥之不去;国内社会转型带来的变化也是前所未有,新老问题和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特别是改革征途充满挑战,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因此,新时代必定属于奋斗者。“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战胜困难、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需要一鼓作气的干劲和咬定青山的执着。面向美好未来,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之处仍在于永葆奋斗精神,时刻保持充足干劲。决不能安于现状、贪图安逸、乐而忘忧,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发有为,努力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秦 宣

  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以大历史观的宽广视野,以民族复兴为历史坐标,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并将伟大团结精神作为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发扬伟大团结精神,同心同德、守望相助、和衷共济,将会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团结是中华民族之魂。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民族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共同努力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不仅仅是共同的地缘和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共同的历史命运把不同民族密不可分地联结在一起。正是在共同的奋斗中形成了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锻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精神;也正是这种伟大团结精神,造就了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并使国家统一成为中华民族发展的主流。中华民族历来有团结统一的优良传统,一部中华民族发展史,就是各族人民团结、统一、奋进的历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伟大团结精神深深融入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之中。中华文明是世界所有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连续5000多年发展至今的文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之间尽管有分有合,有战有和,但主流始终是团结统一。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中断,就是因为我们形成了包括伟大团结精神在内的伟大民族精神。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撑。如果没有这种精神的维系,就不可能形成大一统的局面,就不可能有今天强大的中华民族。认清了这一点,就能牢牢把握团结这个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民族之魂。

  团结是实现历史性飞跃的光荣传统。伟大团结精神激励我国各族人民共同书写了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和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屡遭劫难,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面对民族存亡的空前危机,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经过28年的团结奋斗,终于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成为了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中华民族实现了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族人民高举民族大团结的伟大旗帜,携手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在前进过程中克服了来自国内外和自然界的种种困难和考验,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航船乘风破浪、胜利前进,中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当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国际地位实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

  团结是开创新时代的强大力量。“力量不在胳膊上,而在团结上。”团结就是力量,团结越紧力量越大。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依然需要我们高举团结的旗帜,发扬中华民族的伟大团结精神。只有继续弘扬伟大团结精神,我们才能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形成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强大合力。只有继续弘扬伟大团结精神,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才能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才能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才能使每个民族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共享祖国繁荣发展的成果。只要13亿多中国人民始终发扬这种伟大团结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形成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武汉大学教授、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孙来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伟大梦想精神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基因,成为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屹立不倒、克服险阻而坚毅前行的精神支撑。今天,只要我们始终发扬这种伟大梦想精神,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伟大梦想精神是融入中华民族血脉的优秀文化基因。梦想是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憧憬和追求。一个民族如果只重物质生活、囿于世俗当下,注定是不会走远的。中华民族是拥有伟大梦想的民族。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不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严酷,都能生生不息、奋斗不止,创造出灿烂的中华文明。究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在中华文化发展的长河中,中国人民一直保持、延续着强烈的伟大梦想精神。盘古开天、伏羲画卦、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一种“神化”的现实生活,表达了古代中国人民改天换日、填海移山的强烈愿望,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正是基于这样的追求和执着,中国人民对理想社会的梦想始终不灭,小康生活的理念千百年来激励着中国人民顽强奋斗。从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古代飞天神话,到“可上九天揽月”的现代豪迈,再到神舟、天宫、天眼、悟空、墨子等重大空间科技成果的相继问世;从女娲补天、大禹治水等环境治理传说,到“天堑变通途”、“高峡出平湖”的伟大创造,再到南水北调的人间壮举;从悟空大闹龙宫、哪吒闹海的古代想象,到“可下五洋捉鳖”的现代誓言,再到“蛟龙”不断刷新载人深潜世界纪录,伟大梦想精神始终一脉相承,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血脉,化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攻坚克难、超越自我提供了不懈的精神动力。

  伟大梦想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有力支撑。伟大梦想的具体内容会随历史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但是伟大梦想精神却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有力支撑。在50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曾经长时期走在世界前列,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屡遭西方列强欺凌,面临着极其深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但是,中华民族并未因此失掉自信、泯灭梦想,反而激发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中国人民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以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对小我与大我、小家与国家关系就有独到的理解。而进入近代以后,中国人对家的悲欢离合与国的兴衰荣辱之间的内在关联有了更深刻、更真切的理解,催生出愈加浓烈的家国情怀,涵养出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基本内涵的中国梦。中国梦内含的寻梦、追梦、圆梦的“梦系列”,高度契合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形象地反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难历程,成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文化标识。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我们追求的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随着中国不断发展,中国已经并将继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伟大梦想精神是激励中华民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强大动力。伟大梦想是人们的奋斗目标和精神支柱,也是激励人们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之旅,犹如登山。唯有以登高望远的梦想激励,以不达山顶誓不休的决心自勉,才能继续永攀高峰。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创造离不开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意志合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这样一种意志合力,它是凝聚13亿多中国人民力量的最大公约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梦想成真的时代,是实干兴邦的时代。要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必须继续发扬伟大梦想精神。我们要继续发扬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伟力。实现伟大梦想,离不开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生动实践,离不开实干苦干的工作作风。我们要发扬钉钉子精神,一锤一锤接着敲,用辛勤的付出、不懈的奋斗谱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责任编辑:闫玉清 孙煜华 孙 珉 周昭成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