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心中的丰碑

—— 话剧《谷文昌》观后

2018年08月01日 21:00:00
来源: 《求是》2018/15 作者: 周汉萍

  提起谷文昌这个名字,总是让人想起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的一句话: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中国国家话剧院将这位被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县委书记搬上话剧舞台,艺术再现了谷文昌同志“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坚定信仰、公仆情怀、担当精神和清廉作风。今年“七一”前后,这部已经在全国巡演39场的主旋律话剧,回京汇报演出,再一次引发观剧热潮。

  谷文昌,曾任福建省东山县县委书记。解放前的东山,六级以上的大风多达150多天,风沙吞没家园,疾患遍地,民不聊生。1950年,谷文昌随解放军南下支队,解放了这座离台湾最近的闽南海岛。面对灾害和苦难,谷文昌立誓:“不治服风沙,就让风沙把我埋掉”。他带领全县人民打水、治沙、种树,苦战十几载,硬是治服了“神仙都难治”的风沙,让400多座山头、3万多亩荒沙滩尽披绿装,实现了他“举首不见石头山,下看不见飞沙滩,上路不被太阳晒,树林里面找村庄”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说:带领福建东山人民改造自然,变昔日荒山秃岭为现在的“国家级生态示范县”和“全国环境最佳县”的谷文昌,现在当地老百姓仍然怀念他,甚至祭祀时也是“先祭谷公,后祭祖宗”。人民群众是共产党的“本”、“基”、“源”,党的生命和力量,都源于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谷文昌的精神感天动地,但要把他的精神、作为再现于舞台却并不容易。为了能够更好展现他的精神世界,表现他对人民深沉的爱,使这部主旋律作品既有深刻思想性,又有较高艺术性,能为观众喜闻乐见,被感动、受鼓舞,话剧选取了谷文昌生前诸多感人事迹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植树治沙、变“荒岛”为“宝岛”;将“敌伪反动家属”改为“兵灾家属”、一项德政赢得十万民心;树立清白家风、“当领导的要先把自己的手洗净,把自己的腰挺直”,这几个主要事件又是以要让东山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个“梦想”为行动和情感的贯穿线,抒写了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求真务实的担当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也是谷文昌精神的精髓。政声人去后,丰碑在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谷文昌同志的事迹同焦裕禄、杨善洲同志的事迹一样,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坚韧党性、远大理想、博大胸怀、高尚情操,是县委书记的好榜样。

  话剧《谷文昌》讲述的是60年前的故事,与今天飞速发展的社会有历史的距离。作品没有塑造“高大全”的舞台形象,而是还原生活中谷文昌的平易近人、质朴可亲,将其塑造为一位既坚持党性原则又充满温暖气息的实实在在的“人”。创作者以倒叙的手法架构全剧,从故去的谷文昌的灵魂和祭奠他的乡亲们的视角切入,既有谷文昌对自己的反思,又有乡亲们对他的怀念和感恩,将两条情感线融为一体,使全剧在现实和回忆的交汇中引领观众走进谷文昌的心灵世界,让谷文昌这样的英雄形象不遥远、不陌生、不虚幻,而是真实、生动、可信地走进了观众的心里。

  作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向优秀共产党员的致敬之作,话剧《谷文昌》充分体现了文艺工作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艺术使命感。在文艺作品从高原向高峰的迈进中,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旋律作品,正在成为新时代的文艺最强音。

  (作者: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副司长)

  责任编辑:闫玉清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