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进行时

来源:《求是》2019/01 作者:新华社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调研组 2019-01-01 09:00:00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宁波北仑从一个东海小渔村,蜕变为现代化的港口城区。以北仑港为核心的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图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 黄宗治/摄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40载奋斗,改革开放已经走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这是一个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四十而不惑,我们更加需要明确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为进一步全面、准确把握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方位,凝心聚力开启新征程,新华社调研组历时3个多月,行程数万里,深入全国12个省区市,采访党员干部、专家学者、企业人士和各界群众近500人,总结改革开放的经验启示,研判改革开放的全新态势,梳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基层期盼,探寻闯关辟路再启程的突破口。

  一、40年改革开放的成功秘诀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40年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中国人民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三大奇迹——实现了一个大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奇迹,实现了全球最大规模贫困人口的脱贫奇迹,实现了充满生机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奇迹。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在1960—2008年间,世界上先后有101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但最终只有13个实现了向高收入经济体的跨越。绝大多数国家和绝大多数人口并没有通过“西方模式”迈入现代化门槛。而中国却在改革开放中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世界上有不少人都在探寻中国奇迹背后的成功秘诀,这个秘诀深藏在经历40年艰苦奋斗的广大人民心中,受访的干部群众结合亲身感受,给出了他们从实践中锤炼总结出的答案。

  首要的成功秘诀就是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党的领导铸就改革之魂。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能成,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行。”调研中,受访干部群众将党的正确坚强领导作为改革开放最为关键的成功经验。

  多位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在回望40年的发展历程时,由衷感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是从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党的领导举旗定向,领航伟大革命。正因为有着坚强的领导核心,我们的改革开放有立场、有方向、有原则,没有犯颠覆性错误,取得了辉煌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部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很多重大历史性成就,创造和积累了很多改革的新鲜经验,更加坚定了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勇气。

  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思想。受访干部群众认为,改革开放40年来,我们党不负时代和人民的期望,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党的指导思想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成为新时代引领改革开放的科学指南。”正是理论创新与时俱进,指引伟大革命不断取得胜利。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思想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冲破了一度本本主义盛行、条条框框充斥、思想观念僵化的状态,可称惊天动地、振聋发聩。”一些受访的专家学者表示,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基础性、先决性的伟大转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历程,既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过程,又是不断思想解放的过程。没有思想大解放,就不会有改革大突破。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

  高举发展大旗激发磅礴伟力,中国特色铺就改革之路,这是我们的又一成功秘诀。

  “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也要搞市场”、“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多位党员干部、企业家和专家学者表示,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具有500年历史的社会主义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成功开辟出具有高度现实性和可行性的正确道路,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在东中西部10多个省区市的调研中,几乎所有受访对象都会谈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保持实现发展的政治定力,才使得中国这艘大船没有“扭秧歌”,而是“平稳航行”,推动发展由高速度进入高质量阶段。发展导向彰显社会主义本质生命力。经过40年改革开放,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实际增长9.5%,中国人民生活从短缺走向充裕、从贫困走向小康,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历史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方面的制度优越性,终结了所谓的“历史终结论”。

  多位来自改革标志性地区的受访者认为,“从原来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到改革开放初期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从初步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我们党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定位越来越精准。”没有市场导向改革激发的创造力,就没有中国经济今天的万千气象。正是市场导向激活了社会主义体制创造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他中外经济学典籍中从未有过的理论与实践,使中国道路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彰显。

  多位受访干部群众表示,正是由于打开国门对外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0%左右,成为向开放型经济转型最成功的发展中国家,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版图变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思潮泛起,这迫切需要我们在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上下更大功夫,实现“更高水平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开放导向提升了社会主义全球竞争力,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再一个成功秘诀,就是尊重“人民首创”与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兼顾,上下同心淬炼改革之法。

  40年前,小岗村18位村民将鲜红的手印按在了分田到户的一纸契约上,揭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大幕。2018年2月,小岗村进行了第一次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分红,当年“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立华,全家6口人分红2100元。小岗村的历程是改革“以人民为中心”的缩影。受访干部专家普遍认为,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才使最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改革的受益主体和支持改革的最强力量,画出了推进改革开放的“最大同心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通过改革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一系列颇具含金量的改革举措,得到老百姓的衷心拥护。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根本逻辑和辩证法。

  在13亿多人口的超大型国家进行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40年来,一项项改革从易到难、从点到面,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与基层创新相结合”,确保改革开放行稳致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不少受访对象认为,我国许多改革都采取了先行试点、总结推广,梯次接续、前后衔接,立足于把解决本地实际问题与攻克面上共性难题结合起来,既尊重发扬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又体现出顶层设计的系统集成,避免了企图“毕其功于一役”,“欲速则不达”的错误。这种“积小胜为大胜”,以点带面统筹推进实现渐进式改革,由点而面、先易后难、上下结合的改革推进方式,成为我国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重要经验。

  不少受访对象说,难能可贵的是,许多改革使我国社会发生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同时,保持了社会稳定。无论是微观企业运营还是宏观战略实施,我们都坚持底线思维,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如果把中国过去40年的成功转型放在其他一些国家发展停滞的巨大反差背景中来比较,“中国奇迹”背后的“中国智慧”和改革领导者坚持底线思维,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对改革风险的正确管控,对时度效的成功把控,无疑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秘诀。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管控改革的风险变得更加重要。

  受访干部群众认为,这场伟大的变革从40年前的启动,到不断向纵深推进,不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而是经历复杂的国际国内风云变幻的考验,经过长时间酝酿、准备,付出了巨大代价和艰辛探索之后取得的。事实胜于雄辩,实践检验真理。总结好经验和启示,不仅是对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式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最好纪念,更是为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不断引向深入注入新的不竭动力。

  二、40年后,改革开放新起点

  40年后的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40年后,我们面对着一个与40年前不同的新时代——改革开放涵盖的领域更为广泛,触及的利益格局更为深刻,解决的矛盾问题更为尖锐,突破的体制机制障碍更为艰巨,面临的斗争形势更为复杂。

  全面、准确把握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方位,厘清改革环境的变与不变,明确改革任务的机遇和挑战,是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前提和基础。

  新的历史阶段:从“杀出一条血路”到“闯出一条新路”。

  在调研采访中,社会各界的干部群众对比了改革开放所面临的形势和环境的变化。大家普遍认为,40年前,改革开放是在思想僵化、体制固化的重围中“杀出一条血路”。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所领导的全面深化改革,是着眼“两个一百年”战略全局,在已有的基础上“闯出一条新路”。新时代改革开放在发展的阶段特征上出现了历史性转变。

  从重在缩小“发展落差”到重在发挥“制度优势”。一些受访专家认为,发达国家不再是中国唯一的参照体系,中国开始以整个世界的发展态势作为整体参照系,而中国自身也已经成为这个整体参照系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被参照对象。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追赶西方,缩小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发展落差”,是改革开放的侧重点所在。但时至今日,中国的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因此,今天的改革开放,既要进一步解决“发展落差”问题,又应当把解决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问题,作为重心所在。

  从奋力谋求“总量增长”到全面聚焦“高质量发展”。“收入要提高,但同时也要蓝天绿水”,“物质生活好了,精神生活也要舒畅”,“关注高速的发展,更关注公平的发展”……采访中,无论是科技公司的白领,还是菜市场的商户,无论是工业园区的产业工人,还是农业合作社的职业农民,谈到改革都有着更多、更高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改革开放正在从着重解决“总量增长”的1.0版本向着重解决“高质量发展”的2.0版本提升。“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新时代的改革开放需要聚焦和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提供更高层次动力。

  从局部摸索“破冰突围”到系统协调“全面深化”。一些改革开放的亲历者感慨,40年前的改革开放,一个鲜明的特征是“破冰”和“突围”,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型经济体制向开放型经济体制转变,这是从卵到蛹的发育过程。而今天的改革开放更多的是破茧成蝶,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开放型经济体制基础上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已经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方方面面、各个环节。“今后的许多改革只有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协同配合,才能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从“皆大欢喜”到利益深刻调整。“皆大欢喜”的改革陆续完成后,“好吃的肉都吃了”,“帕累托改进”减少,触动既有利益格局的“存量改革”增多。多位受访的基层干部认为,改革开放初期,先从容易改的改起,可谓“标本兼治、重在治标”,主要是“治标性”改革。发展起来以后的全面深化改革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已经成为“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治本性”改革。

  新的全球坐标:从避免被“开除球籍”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从未如此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的改革开放也从未如此受到世界关注。”各界受访者普遍认为,相比40年前,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有了飞跃性提升,与之相应,也面临机遇与挑战相交织的新考验。

  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改革开放进入内外深度融合期。多位来自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受访干部认为,今天中国的任何一项改革开放举措都要放在全球视角下考量,改革从“由外而内”的单向度,变成了“内外并重”的双向度。中国已连续9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地位,技术、管理、人才、资本等要素正由原来的以“引进来”为主转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阶段。

  中国方案对世界吸引力空前增强,改革开放进入全球共享期。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不少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企业家表达了共同的看法: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仅为其他国家提供了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也为越来越多国家带来了切实的发展红利。在主要经济体“你追我赶式”的世界发展历程中,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成为一种典型的“和平发展”范本,成为一种合作共赢的文明升级案例。

  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改革开放进入大国角力调整适应期。受访的国际关系问题专家表示:“今后10多年是对中国外交的较大考验,世界上一些大国崛起都经历了类似历程。”随着我国快速发展,西方传统强国对中国的针对性防范措施明显加强。在大国博弈的关键期,中国改革开放会面临非常艰难复杂的外部条件。

  新的“窗口期”: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一跃。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开放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一跃,就在于能否紧紧抓住新时代改革开放的“窗口期”,审时度势,攻坚克难,趋利避害,坚定改革自信,汇聚改革合力,防范改革风险,用更大的勇气和智慧闯过“历史的三峡”。

  巩固并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大好局面,牢牢树立改革自信。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广大干部群众一致认为,对改革的自信来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的指引,坚定于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的核心、人民领袖的改革定力。与40年前相比,改革开放实现再出发的条件和基础已经非常有利。明确的改革方向,清晰的改革路径,雄厚的综合国力,高度的改革共识,这些都为改革开放再出发奠定了坚实根基。

  深刻认识改革行进在“深水区”、“敏感区”、“无人区”,始终保持战略清醒。不少受访者表示,“与40年前相比,改革的挑战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在坚定改革信心的同时,对改革可能面临的困难绝不可低估。当前“吃饱饭”后的改革动力可能减弱,同时“骨头难啃肉又少”,改革难度增加、成本上升、收益降低。一些干部的改革激情不足、担当不够。

  受访的干部群众认为,今天的改革仍然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要格外警惕改革失速可能带来的风险。面对难度越来越大的改革,少数地方出现了“等别人先改我再改”、“没有风险才敢改”、“在会议、文件和总结中改”等“慢改革”、“缓改革”、“假改革”现象,值得我们警惕。

  三、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在全国12个省区市的调研中,针对全面深化改革的现状,受访的干部群众和专家学者认为,由于新时代改革开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规律、新特点,一些地方和部门在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困惑和误区,需要进一步提高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改革开放实践的意识与水平。

  群众的声音让我们深入思考,改革开放再出发,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正确处理事关改革全局的重大关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重大进展,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想到一块,才能干在一起。”当前人们对改革开放重大问题的认识高度一致,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如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医疗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下一步如何“探路”还存在探讨空间。

  当前,处理好“举旗”和“探路”的关系至关重要。改革任务越复杂、越敏感、越艰巨,越需要在重大问题上形成高度共识,凝聚起共同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机构,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提供了根本指引。

  “众人拾柴火焰高”,在改革开放重大原则问题上要凝聚共识、坚定立场,在具体问题、实施办法上要鼓励探索,进一步提高改革参与度,鼓励各方提出建设性意见。

  把握好“已变”和“未变”。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已变”是改革开放的历史性成就,也是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起点。与此同时,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新时代改革开放仍要牢记“未变”,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最大实际。

  新时代改革开放需要把“已变”与“未变”统一起来思考,联系起来把握。一方面,要顺应“已变”,针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另一方面,要立足“未变”,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个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不动摇。

  把“定力”与“活力”汇成改革“合力”。一些受访群众反映,一些地方、部门在改革中,没有充分汲取基层智慧,一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表面改革”耗损人们的改革激情。

  党的领导是改革开放的“定海神针”,必须继续保持高度政治定力,始终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群众是推动改革开放前进的根本力量,必须持续释放群众活力,激发广大干部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时代改革开放要实现“定力”坚不可摧、“活力”磅礴奔涌,汇成攻坚克难、一往无前的强大改革“合力”。

  深刻把握“管好”与“放活”。当前,在认识和实践层面,如何厘清政府和市场的边界至关重要。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更好运用辩证法、两点论处理“放活”和“管好”的关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动摇。党的十九大明确强调,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打破行业垄断、部门壁垒、地方保护,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政府行为“负面清单”,最大限度减少简单下达行政命令,用改革激发市场活力,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发展方向,用法治规范市场行为。

  “设计”与“施工”重在衔接落实。当前,改革进入“啃硬骨头”阶段,“千招万招,不抓落实都是空招;千条万条,没有执行都是白条”。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更要实。改革是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谋划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路径、方案、方法,确保“设计图”的科学性。

  在进一步推进改革中,需要警惕两个不良倾向:一是重设计、轻施工;二是设计、施工脱节。需要细化改革检验标准,完善改革绩效考评机制、督查督办机制、问责机制,形成紧密衔接、良性互动的推动落实制度体系。

  确保干部队伍“动力”强劲、“压力”精准。受访干部群众认为,面对当前复杂矛盾变化和风险挑战,迫切需要各级党政干部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敢闯敢试、善作善成。

  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党,根本靠人。党员干部队伍是改革开放生力军。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提高干部队伍改革闯关“战斗力”,应当“动力”供给强劲、“压力”传导精准,严管、厚爱相结合,激励、约束双加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改革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不整体推进,很多单项改革很难完成;没有重点突破,改革局面很难迅速打开。新时代处理“整体”和“重点”的关系,应更好地坚持全面论与重点论,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

  整体推进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需要进一步鼓励基层大胆改革,在百姓关切点上取得更大突破,以典型引路扩大改革示范效应,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

  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阔胸怀引领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改革之“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世界各国改革之“同”。新时代改革开放应当处理好“特色”与“共同”的关系,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广阔胸怀引领改革。

  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在改革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时,也要把中国的改革开放放在全面实现现代化这个全世界共同的时代课题中去谋划,既要突出特色,也要找到共鸣。“以实现中国梦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历史机遇,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中国梦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很多专家学者如是说。

  四、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当我们的报告即将结题之时,2018年12月18日,人民大会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

  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

  他发出了伟大的号召:“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新时代,中国改革开放再次扬帆远航。在新的航程中,如何从宝贵的历史经验中吸取精神财富,如何倍加珍惜、长期坚持40年来的宝贵经验,如何继续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确保改革开放这艘航船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精辟概括的九个“必须坚持”,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人民从伟大实践中获得的宝贵启示,是我们再度起航必须坚持的行动指南。

  再启程,我们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前进道路上,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要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

  再启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再启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强化问题意识、时代意识、战略意识,用深邃的历史眼光、宽广的国际视野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紧密跟踪亿万人民的创造性实践,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再启程,我们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自信”,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前进方向。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

  再启程,我们必须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挥和增强我国制度优势。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扭住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个关键,坚决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和利益固化藩篱,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再启程,我们必须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围绕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坚决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再启程,我们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再启程,我们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前进道路上,我们必须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全党团结统一和创造活力,不断增强全党执政本领,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有力。

  再启程,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既要敢为天下先、敢闯敢试,又要积极稳妥、蹄疾步稳,把改革发展稳定统一起来,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在40年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改革开放精神是我们一路披荆斩棘、闯关夺隘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我们要继续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弘扬改革开放精神,就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创新相互促进;坚持敢闯敢试、勇于创新,以百折不挠的勇气和一往无前的闯劲,推动改革不断攻坚克难、再创辉煌;坚持互利合作、命运与共、让以开放合作为标识的“中国巨轮”驶向更广阔的海域,为世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中国必将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中国必将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中国必将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标签 -
网站编辑 - 乔雪
评论 登录新浪微博 @求是 发表评论。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