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

来源:《求是》2020/03 作者:李学勇 李宣良 樊永强 2020-02-01 09:00:00

  “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登陆月球背面,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雪龙2号首航南极,北斗导航全球组网进入冲刺期,5G商用加速推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这些成就凝结着新时代奋斗者的心血和汗水,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风采、中国力量。”

  新年伊始,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0年新年贺词中为中国航天过去一年里取得的非凡成就“点赞”。

  2019年12月27日20时45分,长征五号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此次任务的成功,意味着中国具备发射更重航天器,将航天器送向更远深空的能力,是实现未来探月工程三期、首次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大工程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图为发射现场。 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摄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一号,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天地往返技术,独立掌握空间出舱技术,独立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实践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画出了中国精神的亮丽轨迹!

飞天之梦

  2003年10月1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9时整,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火箭拔地而起,载着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飞向太空。

  在太空,他向世界展示了写在工作日志上的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

  2013年6月26日8时7分,遨游太空15天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顺利完成我国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后,其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内蒙古中部阿木古朗草原。图为圆满完成任务的三位航天员张晓光、聂海胜、王亚平(从左至右)自主出舱后挥手致意。 新华社记者 王建民/摄

  一封封饱蘸民族自豪感的信件雪片般飞到航天员大队,其中有一封信尤为特别。信中说:“你们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代。”字里行间满是自豪,也透着羡慕。

  来信者叫方国俊,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选拔的航天员预备人选之一。由于当时国家经济基础薄弱,代号“曙光一号”的载人航天计划仅维持5年便告终止。方国俊飞天梦碎,一生难以释怀。

  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00多亿元;而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万美元。

  一位白发苍苍的航天科学家道出了中国的登天秘诀:“没有改革开放增长的综合国力,没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就没有中国载人航天。”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即将从大漠深处起飞。习近平主席来到位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壮行。

  “火箭的轰鸣声美妙极了,雄壮极了。”面罩下,泪水顺着航天员张晓光的脸颊流淌。

  此刻,张晓光不仅前所未有地感受到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动机的巨大推力,还刻骨铭心地感受到祖国强大的伟力。

  “到了太空,地球的引力变得微乎其微,祖国的引力却越来越大。”每次飞临祖国上空,航天员都会不由自主凝望辽阔的疆域,情不自禁地隔着舷窗去触摸那绵延的海岸。

  流下激动热泪的,还有女航天员刘洋。

  刘洋搭乘的是被称为“改进型”的神舟九号。飞船不仅配备了交会对接设备,还因为有首位女性航天员的加入,在飞行程序设计、生活照料方面也考虑到女性需求,为女性航天员设立了私密空间,根据女性身体结构改进了航天服,还增添了适合女性的食品。

  “我清醒地知道托举我们飞天的双手,一只叫‘科技’,一只叫‘国力’。”刘洋说。

  “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2016年4月24日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吹响了中华民族迈向航天强国的号角。

  梦想的力量,奋斗的历程,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奇迹。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国家强起来的时代鼓点,中国载人航天相继取得神舟十号成功飞天、天宫二号稳定运行、航天员中期驻留、“太空加油”顺利实施的巨大成就。从2013年神舟十号到2016年神舟十一号,短短3年里的两次飞行,飞行时间超过历次总和的两倍,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超过以往的总数。不断刷新纪录的“中国跨越”,赢得世界舆论一次次喝彩赞叹……

冲天之志

  2017年7月28日,八一大楼。

  51岁的航天员景海鹏昂首阔步走上前台,从习近平主席手中接过象征着军队最高荣誉的“八一勋章”。

  沉甸甸的勋章,是党和人民授予景海鹏、授予全体航天员、授予所有航天工作者的无上荣光。

  中国第一枚探空火箭飞行高度只有8公里;名为“曙光一号”工程的飞天计划,启动不到5年就因困难重重而宣告终止……

  1992年9月21日,党中央正式决定上马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

  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短短七八年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走过的路。

  在此后3年里,又连续发射神舟二号到四号无人飞船。相比于发达国家进行载人飞行前要发射10次,甚至10多次试验飞船,中国只进行了4次无人飞行试验就实现了载人飞行,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个奇迹。

  在跨越式实现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步目标之后,中国继续稳步走向第二步: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短期停留到中长期驻留,从神舟系列到天宫系列,从载人飞船到货运飞船……短短10多年间,中国航天人接连攻克了飞船研制、运载火箭的高可靠性、轨道控制、飞船返回等国际宇航界公认的尖端课题,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理论和方法,创造了对大型工程建设进行现代化管理的宝贵经验。

  发射一次,前进一次;飞天一次,跨越一步。

  2008年9月27日,距离地面343公里的轨道上,高速飞行的神舟七号,即将迎来中国人的首次出舱行走。

  正当翟志刚拼尽全身力气打开舱门,慢慢爬出轨道舱时,耳机中突然传来“轨道舱火灾”的刺耳报警声。

  报警的第一时间,轨道舱内的刘伯明和返回舱内的景海鹏检查了所有设备,没有发现火灾。此时轨道舱处于真空状态,理论上是不可能发生火灾的,但可怕的报警声却一直在持续。

  这是3位英雄的航天员在惊心动魄的生死关头的一段对话——

  刘伯明对景海鹏说:“如果真的火灾了,你一定要把轨道舱分离,你一个人返回,最起码我们乘组能留一粒种子。”

  景海鹏说:“我们生死与共,3人永不分离!”

  刘伯明问翟志刚:“还出不出舱?”

  翟志刚答:“出舱!”

  刘伯明说:“着火我们也来不及了,不管了。”

  翟志刚答:“成!”

  翟志刚毫不犹豫攀出舱门,置身于深不见底的茫茫太空,迈出了中国人在太空中的第一步。刘伯明果断调整舱外活动计划,先将一面五星红旗递到了翟志刚的手中……

  在黑色天幕和蓝色地球的映衬下,翟志刚挥动着鲜艳的国旗向祖国报告:“我已出舱,感觉良好,神舟七号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好!”

  很快,地面控制中心查明,火灾信号的原因是传感器误报。

  返回地球后,有人问,为什么要先展示国旗?刘伯明说:“即使我们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以身许国、生死无惧,航天员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他选项。

  不惧挑战、勇攀高峰,这是一个民族的冲天之志!

登天之梯

  1998年1月5日,从1500多名优秀空军飞行员中百里挑一、精心选拔的14人,汇聚北京航天城,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他们面对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甘愿为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生!”

  天空与太空,虽只有一字之差,却绝非“一步之遥”。

  仅以航天环境适应性训练中的 “超重耐力”训练为例。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常人只能承受3到4个G的重力加速度,航天员却要承受40秒的8倍重力加速度。训练中,他们的五官被挤压变形,眼泪不自觉地往外飞,胸部极度压抑,呼吸非常困难,手臂抬不起来。一位航天员的母亲看后,一边流泪一边不住地摆手说:“不看了,不看了!”

  做这种训练时,航天员手边有一个红色按钮,一旦挺不住了就可以立即按动红钮,请求暂停。但据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那个红色按钮,20年来从没有人碰过。”

  载人航天,成败系于毫发。为了万无一失的目标,中国航天人把严肃认真的作风发挥到了极致——

  “航天员不能当‘差不多先生’。” 3次飞天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说,“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火箭一刻不点火,我们的查漏补缺一刻也不会停。”

  2018年1月25日,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航天员群体的先进事迹,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图为12名航天员代表在发布仪式现场庄严宣誓。 新华社发 王泗江/摄

  挑战极限,时刻准备出征。血液重新分布适应性训练,航天员们连续7天保持头低脚高卧姿,脸部充血、鼻塞头痛、胸闷失眠,同时还要训练进食饮水、清洁个人卫生;心理训练,他们要在狭小密闭的隔离舱内进行抗疲劳抗寂寞考验,72小时连续工作,不能睡觉;飞行程序训练,9大本、上百万字的飞行手册。他们一遍遍背记、一遍遍推演,做的笔记摞起来比桌子还高,使数以万计的指令内化为习惯动作和肌肉记忆……

  千锤百炼,只待祖国挑选。经过严格考核与评定,先后选拔的2批21名航天员,顺利通过8大类上百个科目训练的考核,全部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创造了世界航天员训练零淘汰率的纪录,在世界航天界绝无仅有。

  出征神舟九号航天飞行前夕,惜字如金的刘旺被问到“手控交会对接有几成把握”时,他斩钉截铁地回答:“百分之百!我不仅相信自己的实力,还相信我们航天人的实力。”

  140米,30米,5米……2012年6月24日,刘旺沉着驾驶神舟飞船,用时7分钟,误差1.8厘米,在浩瀚太空留下一个漂亮的“十环”。这个成绩,远远优于自动交会对接,“中国精度”赢得世界喝彩!

  按照国际惯例,手控交会对接训练1000次就可熟练掌握。可刘旺在地面进行了1500多次手控交会对接训练,终于换来了太空中的一次完美成功。

  2018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迎来20岁生日。在这个光荣的时刻,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他们“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擎天之柱

  载人航天,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千人一枚箭”、“万人一杆枪”。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有这样一项统计:直接参与研制的研究院所、基地一级的单位有110多个,配合参与单位则多达3000多个,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

  北京中南海,距离载人航天发射场2200公里。

  “实施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的集中统揽,没有全国的大协作,没有各部门的一盘棋,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对此深有感触。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落月的那一刻,74岁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深空探测和空间科学首席科学家、嫦娥一号卫星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左一)静静走到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的身后,对她表示祝贺和鼓励。两代“嫦娥人”的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大协作,并不意味着“人海战术”的简单叠加,而是资源更为合理、更加科学的配置;“一盘棋”绝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有荣誉共同分享、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

  “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成功。”中国航天奇迹背后,是同舟共济、万众一心的力量。

  发射塔架上有个52米高的紧急撤离逃逸滑道,建成后技术人员必须提前试验。一位年轻的女航天技术试验教员对刘洋说,她试跳时,看到下面黑乎乎的,两腿发抖,但想到是给航天员们当“沙袋”,又觉得挺自豪。

  景海鹏至今记得,为了研制我国自己的舱外航天服,女设计师张万欣先后7次赴俄罗斯参加学习培训,不仅刻苦钻研技术原理,还主动参加操作训练。由于身材瘦小,她穿上充气加压后的舱外服,关节活动非常吃力,每次训练结束后都浑身湿透,累得瘫倒在地,半天也站不起来……

  为一飞冲天,在祖国航天的各条战线上,多少人把铺盖搬到车间,多少人伏在桌案上入眠,多少老专家透支了健康,多少年轻人两鬓染霜……硬是靠着坚韧执着的拼劲,科研人员只用了4年时间,就完成了8年才能干成的事。

  “零缺陷、零疑点、零故障”,在神舟系列飞船发射任务中,仅飞船中一个小小的元器件从原材料加工到生产出成品,就要经历上百个工序、测试上千个数据;每次发射试验,都要做到设施设备零故障、技术操作零差错、组织指挥零失误。

  从飞船设计的高起点到火箭研制的高标准,从独具特色的航天医学工程体系的建立到先进的航天测控网的形成……航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系列打着创新烙印的“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研制出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起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一代又一代中国航天人,为着民族之光在太空苍穹中闪烁,燃烧着自己的青春,燃烧着自己的智慧,燃烧着自己的梦想……今天,在载人航天科技人员队伍中,“80后”“90后”已成中坚力量,45岁以下担任各系统主任设计师以上的技术骨干已经超过80%。

航天之魂

  2001年11月,中国首批航天员第一次集体踏入航天人的精神圣地——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陵园,距离载人航天发射场只有10公里。

  面对着“聂荣臻同志永远和我们在一起”的碑文,14名航天员久久伫立。

  聂帅墓碑的身后,是一片威武的军阵——740多名献身航天事业的先辈长眠于此。

  这座元帅、将军、士兵相依的不朽军阵,深深震撼了航天员们。

  “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成为激励一代代航天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精神密码。

  在航天战线,每一个岗位都有英雄,每一位英雄都有故事,每一则故事都让人潸然泪下。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发射升空。人群中的周湘虎默默听着火箭的轰鸣,笑得像一个孩子。此时,因长期疲劳和强光刺激,他的左眼失明、右眼视力只有0.04。作为全程参与发射场建设的功臣,此刻,他的心中又充满了自豪!

  在火箭系统液氧煤油发动机研制过程中,主任设计师刘站国3次住进重症监护病房,2次收到病危通知书,病情有了好转又继续投身研制一线。

  在飞天英雄的队列里,如今有多名航天员已是50多岁的将军。每次训练,他们都带头参加。多年以来,他们的生理功能、航天环境耐力与适应性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

  作为目前航天员大队唯一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首批现役航天员,邓清明20年如一日训练备战,先后3次入选任务梯队,又3次与飞天失之交臂,始终没能圆自己的飞天梦。但他初心不改,时刻准备着为国出征……

  “神十一”任务圆满成功后,总指挥长特意把邓清明和另一位备份航天员叫到一起,深情地说:“作为优秀的备份,你们是很光荣的,你们和神十一乘组共同完成了这次任务,任务的成功就是你们的成功,航天员在天上的表现就是你们的表现。”

  听到“共同”二字的那一刻,邓清明禁不住流下热泪——投身这样一份伟大事业,留名或是不留名,都已收获了人生最大幸福。

  2014年3月13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却因5名航天员的停航停训,被写入中国航天史册。

  吴杰、李庆龙、陈全、赵传东、潘占春是我国首批航天员,十几年来,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准备出征”,一次次接受祖国挑选,一次次与飞天失之交臂。因为超过黄金飞行期,他们再也没有机会为祖国出征太空,但他们仍像当年毫不犹豫参加选拔一样,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退出现役航天员队伍。

  停航停训仪式上,抚摸着航天员纪念章,已年过半百的他们,还是难以忍住眼中的泪水……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20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不朽诗篇《天问》中发出了中国人的叩天之问。

  随着“建设航天强国”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航天事业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

  浩瀚宇宙,灿烂星河,有一种精神充盈其间。

  “载人航天精神是对‘两弹一星’精神的光荣传承,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这是三巡苍穹的英雄航天员景海鹏心中的答案。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涵育了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这是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伟大的梦想精神。

  伟大的民族精神,使中华民族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继承和弘扬包括载人航天精神在内的中国精神。唯其如此,方能战胜前进路上的风险挑战,继续在人类的伟大时间历史中,创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时间!

  作者单位: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载人航天精神(篆刻) 吕铁元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
评论 登录新浪微博 @求是 发表评论。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