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疲劳综合症”迟滞决战决胜脚步

来源:《求是》2020/09 作者:朱 波 2020-05-01 09:00:00

  “当前,最大的问题是防止松劲懈怠、精力转移”。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肯定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的同时,也指出了精神懈怠这一阻碍冲刺进程的现实问题。

  当前,脱贫任务愈发繁重,由于长时间、高强度投身第一线,部分扶贫干部心态复杂,不良情绪组合而成的“疲劳综合症”悄然滋生,这些不良心态和行为倾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或及时纠正,势必影响脱贫攻坚的伟大进程。

  厌战懈怠。伴随着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持续深入,扶贫工作对党员干部的水平、智慧、经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扶贫工作的成效很可能不及前期明显,不少扶贫干部厌战懈怠心态随之滋生。

  盲目跟风。有的党员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急于做出成绩,盲目推广不适应本地实际的产业扶贫项目,导致工作走偏;有的还未摸清扶贫对象需求、贫困症结,看到成功样板和典型,就争着拿项目、上资金,结果“好心办了坏事”。

  畏难应付。脱贫攻坚到了后期,扶贫干部所面对的大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越来越难啃的硬骨头。面对一些自身具备脱贫条件、却一味“等靠要”的贫困户,在做不通思想工作情况下,扶贫干部“伤透脑筋”,产生“纳入政府兜底算了”的畏难应付情绪。

  急于求成。随着时间节点的日益临近,个别地方急于“摘帽子”,急于求成、层层加码的现象有所增加。有的地方简单理解“不落人后”,在时间“提前量”上层层加码,结果忽视了脱贫摘帽的质量,导致了“数字脱贫”;一些干部为了在上级面前挣“脸面”,只注重打造领导“可视范围”内的项目工程,结果往往顾此失彼,造成工作被动。

  不良心态一旦任其滋生蔓延,必将对脱贫攻坚的整体士气、战役进展、群众期许,产生巨大的消极影响。

  破解不良心态,需要转变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切实加强对工作的统筹,充分考虑基层工作实际,精简填表报数,科学督查考核;消解不良心态,需要充分发挥组织优势,配强、配优扶贫工作队伍,对基层一线扶贫工作者,要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保障;摒弃不良心态,还需要强化督查、及时剔除“害群之马”。脱贫攻坚工作要实打实干,实施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对不严不实、弄虚作假严肃问责,将懈怠厌战等不良情绪及时消除在萌芽状态。

  贫困之冰,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扶贫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党员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拿出韧劲、狠劲、拼劲,用心用情用力精准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确保脱贫攻坚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原载安徽省委《江淮》2020年第3期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