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二)

来源:《求是》2020/14 2020-07-16 09:00:00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本刊记者 黎海华 王光煦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博后村考察时阐发的这一重要论述,深深扎根于3600多名博后村村民的心底,也从这里传到大江南北老乡的心坎里,鼓舞全国亿万农民奋力奔向小康社会。

  博后村是海南黎族聚居村庄,也是三亚市革命老区,临近亚龙湾国际旅游区,土地常年浸渍海水成盐碱地,种植收成少,村民小康生活的梦想曾经遥不可及。然而,短短几年光景,博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处景观、每条道路、每家农户、每个村民,都演绎着人们创造小康生活的美好故事。

梦想在小村庄绽放

  谭中仙是土生土长的博后村人,大学毕业后在广州打拼10年已小有成就,如今他成为了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博后村靠近亚龙湾,过去每到旅游旺季村旁道路堵得水泄不通,但我们只能眼睁睁看着游客从村口路过,却吃不上‘旅游饭’”,谭中仙每年从广州回家过年,看见村里破旧落后的模样,心里很不是滋味。

  2016年,谭中仙克服困难做通家人工作,拿出自己所有积蓄,并从银行贷款凑够300万元,重建改装自家和两位叔叔的房子,合伙创办“海纳捷”民宿。2017年“海纳捷”民宿开业,第一年几乎每天爆满,一年收入超过100万元,这着实让村民们看“红”了眼。

  如今,经过3年的精心运营,“海纳捷”民宿积累了口碑和知名度,谭中仙和两个叔叔一大家10个劳动力全部在自家民宿工作,无论是从事前台、餐厅服务还是保洁工作,收入都比以前翻了很多倍。谭中仙50多岁的二婶董英姿,过去一直在当地务工,每个月收入仅2000元。“海纳捷”开业后,她在谭中仙的鼓励下在民宿一楼开了间小超市,一年光卖椰子收入就达15万元。五湖四海的游客到谭中仙家民宿住宿、消费,客人经常给他们的服务点赞,让全家人感到很自豪。

选对路子就能过上好日子

  “路子选对了,村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谭中仙谈起他开办民宿成功原因时感慨,“当时我办民宿冒了很大风险,我能成功要感谢政府在发展规划中为博后村选对了路子”。

  博后村原来主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结果一直没有发展起来。怎样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指示精神,为博后村规划一条奔小康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当地党委和政府思考的重要课题。2017年10月,三亚市委、市政府在认真听取村民意见并深入分析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博后村就地打造美丽乡村。

  博后村是海南黎族聚居村庄,也是三亚市革命老区。2013年4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博后村考察时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句话从此深深扎根于3600多名博后村村民心底,也鼓舞全国亿万老乡奋力奔小康。近年来,博后村先后被评为海南五星级美丽乡村、海南省卫生村、海南五椰级乡村旅游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达到24520元。图为博后村俯瞰图。 三亚市吉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孟志军/摄

  在政府规划和引导下,博后村瞄准民宿旅游业,把发展民宿旅游作为最为可行的小康致富路。政府打造美丽乡村的规划还不断吸引社会资本,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建立的“莫言莫语”等民宿成为亚龙湾旅游景区的网红打卡地,极大提升了博后村民宿的理念、管理和服务水平。截至2020年6月,博后村共有民宿44家,房间总数约1300间,客房全年入住率超过65%,旺季经常一房难求。2020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全村民宿入住率整体达到85.4%,不少网红民宿满房。在民宿业兴起的同时,博后村通过成立民宿协会加强行业管理,促进服务品质提升。博后村民宿服务更为规范,文化、餐饮、娱乐等产业发展迅速……村庄越来越有活力,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2019年,博后村民宿在海南省美丽乡村民宿评比中奖牌获得数量排名第一,还有三家民宿获得了“海南省十佳民宿”,两家民宿获得了“海南省品牌民宿”等荣誉。近年来,博后村先后被评为海南五星级美丽乡村、海南省卫生村、海南五椰级乡村旅游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博后村村民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7400元增长到2019年的24520元。这里山更清了、水更绿了、道路更宽了、生活更富了、笑容更甜了!

全面小康之路越走越宽广

  “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玫瑰谷时特意叮嘱我们要回报土地、回报老乡,带动更多老乡奔小康,总书记这份赤诚的老乡情始终感染着我”,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玫瑰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莹女士回忆起2013年总书记来考察时的嘱托仍记忆犹新。

  2013年以来,亚龙湾玫瑰谷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科技+旅游”的“农+旅”扶贫模式,打造玫瑰花海景区,并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推动玫瑰全产业链发展,带动更多老乡奔小康。博后村村民每亩土地租金从2500元/年增加到3370元/年,农户每年土地租金收入均在1万元以上,村民还可在玫瑰谷工作或发展其他产业。玫瑰种植合作社规模化种植面积2500亩,已带动村民200多户,直接带动村民在园区参加玫瑰种植就业超过500人,玫瑰花成了博后村人的致富花。

  “坚持把人无我有、科学发展、符合自身实际的道路走下去,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美丽乡村和村民幸福提供保障”,博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苏少洪这样展望博后村未来发展。近日,博宿(海南)旅游民宿管理有限公司成立,博后村正聚焦民宿旅游产业不断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

  “村里建起了乡村文创基地、火龙果种植基地,还不断拓展摄影、垂钓、观鸟、潜水、露营运动等特色旅游项目”,博后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人达博士对博后村发展更加充满信心。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景象正在博后村徐徐展开,村民们的小康之路越走越宽广!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习近平总书记这句暖心窝的话时刻洋溢在村民每天的幸福生活里。3600多名博后村村民热切期盼能再亲口向总书记讲述他们的小康生活故事,也诚挚邀请更多人来这里看看老乡们在总书记关心下创造的美好生活。

  调研手记:

  农业农村是我国发展的突出短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新挑战,但我国脱贫攻坚政策保障、资金支持和工作力量是充足的,各级干部也积累了丰富经验,做好“六稳”、落实“六保”各项举措扎实落地,疫情不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态势。

  记者调研的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博后村,邻近亚龙湾国际旅游景区,原来却主要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明显是没有走对路子。2013年4月9日总书记在博后村提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后,当地党委和政府立足老乡奔小康的目标,博后村的老乡们鼓足干劲、奋斗拼搏、敢想敢干,因地制宜将博后村打造成美丽乡村,将民宿旅游和玫瑰谷景区打造成“美丽经济”。短短几年,博后村成为富裕村、美丽村,老乡人均收入从2013年的7400元增长到2019年的24520元。

  博后村发生巨变、博后村老乡走向小康生活的动人故事表明,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亿万老乡朝着幸福生活的目标发展产业、聚焦增收,就一定能使全面小康之路越走越宽广。

十八洞村的幸福让人心动

本刊记者 蔡春玲 鄂 璠 王文婷

  “以前的十八洞穷得让人心痛,现在的十八洞幸福得让人心动。”做出这个生动概括的人叫施进兰。要说对十八洞村的熟悉和了解,他绝不谦虚,“因为我见证了十八洞村的一系列精准扶贫行动,以及脱贫摘帽的整个过程,我是实践者,也是全程参与者,更是受益者。”从施进兰这里,我们打开了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脱贫之路的精彩画卷。

贫穷的山乡哪有年轻人的“出路”?

  “三沟两岔山旮旯,红薯洋芋苞谷粑;要想吃顿大米饭,除非生病有娃娃。”因山高路远,自然条件恶劣,十八洞村曾和湘西乃至全国大多数贫困村一样,虽然得到了国家扶贫政策的关照,但却“年年扶贫年年贫”,村民生活长期徘徊在贫困线以下。在这个典型的苗族聚居贫困村里,连苗歌传唱的都是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施进兰一直想和这样的贫苦生活“说再见”。2005年,他告别年仅9岁的一双儿女,和妻子一起远赴浙江打工。到2013年的时候,他们的收入已非常可观,仅施进兰一个人的月收入就能达到七八千元。

  然而,远离故土的日子不好过。母亲日渐老去、两个孩子的青春期都在“留守”中度过,怎能不让他惦记?可是惦记又能怎样呢?村子里几乎没人有电话,和家人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联系一次,每次都费尽周折。那时候,村里的年轻劳动力都跑出去打工了,留守的不是老人就是孩子,思念家乡和亲人的,何止一个施进兰。但是,贫困的山乡哪有年轻人的“出路”呢?

“总书记来到我们十八洞了!”

  在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日复一日的奋斗中,惊喜终于来了。2013年11月3日晚,下班回到出租屋的施进兰和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收看《新闻联播》,没想到电视画面中居然出现了阔别8年的家乡,还有乡亲们的面孔。他激动地大喊:“老婆老婆,你快过来看!习总书记来到我们十八洞了!”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南省湘西州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在这里,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从此拉开了中国大地精准扶贫的壮阔大幕,亿万贫困人口在精准施策帮扶下,走上小康路。

  施进兰再也坐不住了,“外边再好,也不如老家。我要回去!”仅仅一个月后,他就辞去收入颇丰的工作,踏上了归程。

  2014年年初,花垣县委抽调5名党员组成中国的第一支精准扶贫工作队,进入了十八洞村。同年5月,村委会换届选举,施进兰当选村委会主任,就职时,他在台上喊出了“有钱没钱、拼上三年”的口号,将压在心底的那股志气喊了出来。

十八洞村闯出小康路

  施进兰和村里的其他干部们一样,一直牢记着总书记在同大家座谈时指出的方向:“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然而,真正去落实这句话,却要越过重重障碍。

  自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后,该村因地制宜培育乡村旅游特色产业。2019年,十八洞村旅游公司正式营运,当年全村就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乡村旅游正成为十八洞村最大的富民产业。 湖南省委宣传部供图

  首先要转变村民“等靠要”的思想观念。看到精准扶贫工作队进村了,有村民直接问工作队队长:“这次带了多少钱来?”还有村民听说这支工作队真的不分钱不发物,竟然连夜在村部的围墙上写满了“村干部、工作队、集体贪污扶贫款”的大字报。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意识到,贫困户“等靠要”思想严重才是块真正难啃的“硬骨头”,必须要把村民的志气提起来。于是,村支两委在村里开道德讲堂,树致富榜样,推行“思想道德建设星级化管理”模式,对村民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几招下来,成效初显。

  其次要树立村民“能致富”的信心。脱贫致富,必须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在人均耕地0.83亩,地无三尺平的十八洞村能发展什么产业呢?工作队和村支两委经过无数次“头脑风暴”后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跳出十八洞,发展十八洞,在村外异地流转千余亩土地,打造“飞地经济”,采取“公司+农户+基地”模式,集中种植湘西本地有基础、带动脱贫较为明显的优势特色产业——猕猴桃,村民以产业帮扶资金和自筹资金入股。

  然而,长期贫困的村民们摇着头,谁都不愿意入股。“老百姓对种植猕猴桃的前景不看好、不信任、不认可。”施进兰回忆说,村民们不仅不支持,还纷纷阻工以示抗拒。

  紧要关头,党支部必须发挥作用,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村支两委、党员干部、小组长带头入股,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村支两委还组织那些迟迟不肯入股、性格泼辣、能说会道的“当家人”前往都江堰国际猕猴桃节参观学习。在都江堰,这些村民第一次“见识”了高级小轿车,回村后纷纷交钱入股、同意种植猕猴桃。

  思想通了,信心强了,干劲自然足。后来,在修路、农网改造、机耕道建设中,村民们主动出工出力,没有一个讲价钱的,最突出的是在2017年创造了用不到半年时间建成十八洞村水厂并投产的奇迹。

  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产业发展贵在因地制宜。6年来,精准扶贫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培育起了特色种植、特色养殖、苗绣、劳务经济、乡村旅游五大稳定产业,成为村民小康生活稳稳的支撑。2019年,十八洞村旅游公司正式营运,已经卸任村主任的施进兰成为公司副总经理。公司成立当年,全村共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乡村旅游正成为十八洞村最大的富民产业。

  十八洞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2013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只有1668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6.8%。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14468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6万元。2017年2月,十八洞村成功脱贫摘帽,成为湖南省第一批成功脱贫摘帽的贫困村之一。

  环境改善了,山村变美了;产业发展了,生活更好了。这几年,越来越多的青壮劳力回到村里,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也纷纷返乡创业,建设家乡。施进兰的儿子女儿就是其中的代表。一群有想法、有冲劲的年轻人,正在用创新与实干精神点亮十八洞村的未来。

  “吃住不用愁,衣着有讲究;增收门路广,票子进衣兜;天天像赶集,往返人如流;单身娶媳妇,日子乐悠悠。”如今十八洞村的山歌唱出的是小康路上幸福长。

  一朵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十八洞村的脱贫之路,书写出中国精准扶贫的精彩故事,引导和激励着人们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小康生活。

  调研手记:

  站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感受到这里的山水秀美、村容整洁,走在小康路上的村民生活忙碌有序,洋溢着朝气和希望;身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走访湖湘大地七州市十乡镇,处处见闻精准扶贫、产业发展生发的满园春色,用双手创造出幸福生活的人们脸上写着骄傲和自信。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考察时,作出“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重要指示,要求湖南闯出“不栽盆景,不搭风景”,“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近7年来,湖南省坚持用好精准之方,推进产业扶贫:十八洞村的猕猴桃、泸溪的椪柑、隆回的金银花、麻阳的冰糖橙、新化杨家边村的文化旅游、韶山的红色文旅、衡阳堰头村的休闲产业、永州香零村的绿色蔬菜种植、郴州吴山村的特色养殖、汝城大坪镇的现代农业产业园……都成为“一个产业带动一方脱贫”的典型案例。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党员与群众相结合、政府与市场相结合、集体与个人相结合、生产与生态相结合、文化与文明相结合、数量与质量相结合,从2012年至2019年,湖南省减少农村贫困人口747万,贫困发生率从13.43%下降到0.36%。

一元钱看病

本刊记者 王兆斌 张芯蕊

一元钱能做什么?

  在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儒林村,这里的村民一元钱能看一次病!

  “一元钱能看啥病?”带着几分疑惑,记者来到了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卫生站。

  儒林村卫生站坐落于花山镇北部一个环境优美的华侨村,站前岔路口矗立着一块宣传牌,“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几行红字格外醒目。

  “以前看病要花好几百,现在只要一元钱。”站内候诊长椅上,年过七旬的村民钟玉英向记者“点赞”这个家门口的卫生站,“从前看病得去镇上,要走好远的路。自从有了卫生站,我们一家九口人,足不出村就能看病开药,方便得很!生活很‘小康’嘞!”

  花都区“一元钱看病”始于十多年前的农村医改探索,当时村民们“看病难、看病贵”,“小病拖、大病扛”现象很普遍。为解决村民看病问题,花都区在多地调研基础上,借鉴辖区内部分经济条件较好村镇自20世纪60年代延续下来的村办合作医疗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以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向村民提供免费医疗的政策思路。

  2008年,花都区发布关于开展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工作实施方案,提出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每次只收一元钱挂号费,若需注射则另交一元钱注射费。2008年5月,花都区选择16个村站启动“一元钱看病”试点,2009年6月试点扩大到57个行政村卫生站,2010年9月实现全区196个村卫生站全覆盖。

  转眼十余年过去了,从“试点阶段”的星星之火,到“全面推广”后的燎原之势,花都区用“一元钱看病”撬动了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民生效应一步步放大。如今,在广东,“一元钱看病”已成为基层医改的模范样本。

  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进一步推动了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改变了儒林村村民“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的思维定式。现在,村民在家门口看病,小病及时就诊,降低了大病的发生几率,减少了看病的花销。随着农村医疗健康服务网越织越牢,花都区农村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稳步提升。

“一元钱看病”能为村民省下多少钱?

  儒林村卫生站医生邱华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我有一位糖尿病患者,他在卫生站看病挂号只要1元,每月4次,合计只需4元。”邱华说,“如果他去外面治疗,同样的药物至少花销200多元,对于这样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一年下来担负的医药费要达数千元”。

  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花都区引入全新信息化管理平台,2019年9月起试点为区内基层医生配备多功能巡诊包。巡诊包又称“移动工作站”,可进行血压、血糖、心电、尿酸、胆固醇等检测,具有便携性强、易操作、数据实时同步等特点,乡医可携带为村民开展入户检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图为儒林村驻村医生向记者展示出诊时随身携带的多功能巡诊包。 本刊记者 王兆斌/摄

  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底,花都区村民享受诊疗服务1126.2万人次,为农民直接减负18845.2万元。“一元钱看病”政策改变了村民的就医习惯,提高了村民的健康素养,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看病为什么不是完全免费?

  “‘一元钱’的意义可以理解为要有付出,防止医疗资源过度消耗。”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院长凌济忠介绍,“如果村民有事没事就去拿药,放在家里也没吃,就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

  “包括健康教育在内,花都区为‘一元钱看病’配套了多项举措,其中‘五化’是最关键的支撑,即硬件建设标准化、业务操作规范化、基药使用免费化、镇村机构管理一体化和农民健康服务一体化。”花都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扬告诉记者,“完整闭合的基本医疗体系,让花都区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也让基层村镇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井然有序”。

一元钱能否让群众看好病?

  “镇卫生院有一支优秀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凌济忠介绍,“每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负责两到三个村级站,由中高级职称医生担任团长,这样,医疗资源服务下沉,群众不再看病难”。

  “村民如有身体不适,可以先去村级卫生站,如果病情严重,可由家庭医生签约团队负责转入门诊、住院或上级医院。”凌济忠如是说。据了解,自2014年起,儒林村卫生站纳入镇卫生院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全村已有1910名村民参与家庭医生签约,常住居民签约率达60.8%,重点人群签约率达73%。

  加强医生队伍建设是解决村民能否看好病的关键。“人才流动带动技术下沉,是实现医疗同质化服务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镇村一体化,选派水平高的医生下村,给乡医正式编制,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曹扬表示,“通过人才招聘和资源下沉,破解了此前‘乡医多是赤脚医生出身,水平参差不齐’的难题”。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熟悉的家乡。”作为花山镇15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中的一员,邱华告诉记者,“卫生站还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把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引到基层,主动对接医疗联合体建设,让我们乡村医生的工作信心十足”。

  据了解,“一元钱看病”在2016年实现了与城乡居民医保的衔接。村民在村卫生站就诊先到医保门诊报销,自付部分由区财政予以二次补助,强化了医保与政府风险共担机制。“一元钱看病”,让村民树立了健康应从关注治小病开始的理念,有效遏制了部分村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分级诊疗,在花都扎下了根。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短板在基层。花都区“一元钱看病”的医改探索,努力打通基层群众看病的“最后一公里”,努力补齐健康中国建设的短板,既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小康生活的鲜活注脚。

  调研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广州市花都区“一元钱看病”的医改探索,是广东省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涌现出来的典型,它用老百姓身边的事生动地展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如今,“一元钱看病”,在广东已有普遍发展趋势,成为广东高质量实现全面小康的标志之一。

  “一元钱看病”是由政府购买医疗服务再向村民免费提供,由政府为村民看病买单。从这一政策实践看,政府只是改变了原本就用于农村医疗卫生的财政资金支出方式,撬动了基层医改,盘活了农村医疗资源,实现了群众、村医、政府和社会的多方共赢。

  “一元钱看病”让村民能在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直线上升,也使村医基本收入有财政保障,职业晋升有了通道,能安下心来服务村民。同时,政府用活了财政资金,破解了困扰多年的村民“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社会激活了乡村“沉睡”的医疗资源,提高了医疗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一元钱看病”是医改探索,击中了农村老百姓看病就医难的痛点,抓住了基层医改的关键点,改革直奔问题,措施针锋相对,成效经得起检验,点亮了村民们的小康生活,温暖了老百姓的心,收获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