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三)

来源:《求是》2020/15 2020-08-01 09:00:00

幸福社区

本刊记者 王 寅 韩 辰

  社区虽小,但连着千家万户,是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承载着每个普通人的“小康梦”。在四川省成都市这个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里,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生活味、归属感的社区让居民时时处处都感受到温馨与安逸。生活幸福,日子红火,老百姓的精气神越来越好,全面小康的成色越来越足。

最美不过夕阳红

  黉门街社区是个普通的老旧社区,不普通的是这里有个远近闻名的“奶奶厨房”。端午节前夕,记者来到这里,桌台前正围着十余位老人热火朝天地洗粽叶、包粽子,旁边还有老人在下棋、剪纸、画国画,快乐洋溢在每位老人的脸上。

  “奶奶厨房”的创办者叫刘道笠,今年72岁。她前些年卖过“串串香”,有一手好厨艺。2016年7月,热心肠的她在社区和爱心组织的支持下,将自家一楼旁的阳光棚改成了活动室,摆上桌椅板凳,为空巢老人提供餐食,坚持只收成本费,这是最早的“奶奶厨房”。

  “我在这住了几十年,有感情。总想做点事,让街坊的老人们吃得好。”刘道笠不仅给80多岁的空巢老人做好饭菜送上门,还组织60岁、70岁的“年轻老人”给“高龄老人”送礼物、过生日。慢慢地,“奶奶厨房”成了社区老人温暖的“家”,老人们收获了浓浓的幸福感、安全感。“奶奶厨房”的善举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在黉门街社区的支持下,“奶奶厨房”升级为“奶奶名厨”社区餐厅,设立有专门的后厨间、包间、活动区域等,不仅用餐更舒适,举办的活动也更丰富多彩。餐厅还将一部分收入作为社区基金,继续为8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宽敞多了!老人家既可以做菜,还可以聊天、唱歌、跳舞,还有不少志愿者也来帮着照顾老人。”刘道笠感慨地说,“现在的环境这么好,可以服务更多人喽!”

  莫道桑榆晚,人间重晚晴。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家庭是基础,社区是依托。黉门街社区“奶奶厨房”的生动实践,让老人们拥有了最美的夕阳红。

文化,让小康生活更有温度

  “我在这住了30多年,变化太大了,现在的文化活动比以前丰富太多了,有太极、美术、舞蹈、摄影、画展……”,在宽巷子社区居民黄秀芳看来,今天社区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令人陶醉,“让我们退休之后的第二春过得有滋有味,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老朋友、新朋友在一起谈心谈得来,谈话谈得拢,很精彩很有意义”。

  在四川省成都市这个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里,一个个充满烟火气、生活味、归属感的社区让居民时时处处都感受到温馨与安逸。图为坐落于成都市青羊区的人民公园,这里一直是社区居民和周边百姓品茶观景、游玩休憩的好去处。身在其中,老百姓时刻享受着小康生活带来的满满幸福。 成都市委宣传部供图

  黄秀芳是宽巷子社区腰鼓队的队长,这个腰鼓队有20多人,一周训练一次。同时,她还是歌舞班的活跃分子,一周三次培训课基本一次不落,声乐和舞蹈给他们的生活平添了无穷乐趣,“来了就不想走”,这是黄秀芳和“小伙伴们”对他们的文化组织最直白也最真诚的告白。

  这一切的变化来自于社区对文化活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宽巷子社区党委书记吴丽萍告诉记者,“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更高了。面对本地的、外来的、打工的各式各样的人,我们社区需要为他们做好服务,而文化能把人与人联结到一起”。

  “把文创的‘根’扎进城市的生活里,扎进社区里,和社区居民一起进行一场文化的‘社区营造’”,这是宽巷子社区的初衷,也是土生土长的成都70后于侃的追求。作为成都将文化融入老旧社区的典型代表,宽巷子社区以“极大的包容和匠心”支持于侃发展明堂创意工作区,主打青年文化、潮流文化。

  有了文化的浸润,社区居民的日子比以前更“有意思”了,既有广场舞、书画班,又有街头咖啡、音乐和艺术节,大家像“串门”一样穿行在街区的艺术空间。“对小孩子来说,弥补了老旧城区文化艺术资源缺失的遗憾,在他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对老年人而言,文化活动为他们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我们会发现他们非常欣喜地去包容和接受更多的文化艺术形式,生活变得更有乐趣”。

  文化是小康社会的精神基石。对居民们来说,社区文化服务能极大提升生活的获得感、幸福感。在成都不少社区,现代感和传统感、文艺气息和市井气息交织融合,人们享受着文艺范儿的时尚社区生活,也让这座有着2300年历史的老城焕发着勃勃生机。

党建引领画出社区“同心圆”

  穿过充满历史厚重感的老牌坊,走进水井坊社区星桥街112号院,映入眼帘的就是水井坊社区院落党群服务站。社区是党委和政府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水井坊社区党委书记王怡告诉记者,“党群服务站就是为了在党建引领下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让普通党员和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组织就在身边”。

  党群服务站的活动每天都不重样。每周一到周五下午,分别有社区党委负责人、法律顾问、“两委员一代表”、社区医生等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服务。93岁高龄的老党员、老军人常占奎将保存了几十年的200多枚毛主席像章无偿捐赠给社区,还定期来给社区居民特别是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退休老人刘莉的萝卜干做得非常好吃,社区党委就鼓励她来给大家做分享;社区党委组织实施“靓汤计划”,由12支党员志愿者队伍,每月轮流做一次靓汤,送给院落居民、环卫工人,拉近党组织与群众的距离……

  凡是居民需要的,党群服务站就努力提供,这里成为居民眼中由关心、用心、暖心、爱心、善心组成的“五心级”的家。“大家对党组织的认同更强了,彼此也越来越熟悉,不少人参加活动后留了电话、加了微信,从生人变成熟人,又变成了亲人。”在这里住了20多年的老居民何秀芬告诉记者。

  党组织工作做在平时,战时就有号召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社区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组织志愿者队伍织密防控网,挨家挨户走访。王怡很有底气,“有了群众支持和参与,大家都是熟悉的街坊,排查和日常管理工作就有了信心”。

  社区党组织把群众利益放在心头,及时感知大家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件一件加以解决,就能画出团结群众的“同心圆”。

  调研手记: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中国有数亿人生活在全国大大小小的城乡社区,让广大居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甜日子,全面小康的成色才更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社区的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天天同居民群众打交道,要多想想如何让群众生活和办事更方便一些,如何让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更畅通一些,如何让群众感觉更平安、更幸福一些,真正使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社区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黉门街社区积极鼓励、支持和参与群众首创的“奶奶厨房”建设,增强了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宽巷子社区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实现了小康生活的“提档升级”。两个社区的生动实践,着眼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社区工作领域的生动体现。

  社区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水井坊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依托党群服务站等平台积极为民服务,画出了团结居民群众的“同心圆”。实践证明,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得越好,居民群众对社区的归属感就越强,社区就更加温馨和谐。

弘德村的好日子

本刊记者 包俊洪 郭 玲

  鳞次栉比的新居,绿意盎然的街道,幸福洋溢的笑脸……6月15日,我们走进习近平总书记刚刚考察过的移民新村——宁夏红寺堡区弘德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美丽乡村的画卷。“村里学校、幼儿园、卫生院一应俱全,从村里坐上公交车,花2块钱就能到达红寺堡城区。”望着弘德村马路上行驶过来的公交车和出租车,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党委副书记、弘德村驻村工作组组长黑茂森介绍说。

刘克瑞一家的沧桑巨变

  红寺堡区弘德村C区007号小院,住着脱贫户刘克瑞一家,6月8日,这座宁静的小院迎来一位尊贵的客人。当天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刘克瑞家,仔细看了牛棚、院落、卧室、厨房,在宽敞的客厅里和刘克瑞一家唠起家常,详细了解他们家庭的就业、收入、看病、社保等情况。“没想到!很激动!很幸福!”6月15日,当我们来到刘克瑞家时,提及总书记的到来,他仍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和喜悦之情。

  地处宁夏中部的红寺堡区原本是一片荒漠,上世纪末这里成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靠一级级泵站,把黄河水扬高数百米,滋养出一片绿洲。8年前,刘克瑞一家从西海固的山沟沟搬迁到红寺堡区弘德村。弘德村共有1699户7013名居民,主要来自“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截至2019年,弘德村的贫困发生率已降至0.78%,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35元,实现了脱贫出列。

  “我家2017年就脱贫了,全家年收入10多万元。”谈到收入,刘克瑞幸福满满,掰着指头和我们算起来:自己负责看护村口蓄水池,老伴儿就近打零工,一年下来少说也有两三万;儿子儿媳在附近的纺织厂打工,年收入五六万;家里养了3头牛,一年净赚一两万;还有土地流转费、合作社入股费……现在收入多花销还少了,粮食是自家种的,看病有新农合,孩子上学有义务教育,“我打心底里感谢党的好政策!”

  在刘克瑞家客厅的墙上,两张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张是如今幸福洋溢的全家福,另一张是搬迁前老伴儿和女儿在原来的土坯房前的合影。刘克瑞说,当时这张照片也引起了总书记的注意。“原来山沟沟里走的是泥土路,住的是土坯房,现在住的是砖瓦房,水泥路修到家门口,这变化,放到10年前,我们想都不敢想!”

  刘克瑞一家的沧桑巨变正是大时代的一个缩影。多年来,宁夏先后实施了6次大规模的移民搬迁,累计搬迁123万人,作为中国最大的异地生态移民区,红寺堡区共安置移民23.3万人,让包括弘德村在内的贫困群众告别了“看天吃饭”的贫瘠和无奈,走上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脱贫发展的康庄大道。

图为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 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宣传部供图

扶贫车间办到家门口

  在弘德村,习近平总书记特地考察了村里的扶贫车间。弘德村的扶贫车间,是由福建德化一家企业帮扶设立的,是闽宁协作的成果,它承载着村里100多人脱贫致富的梦想。

  东西协作,闽宁情深。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曾亲力推动闽宁扶贫协作。闽宁携手20余载,硕果累累,闽宁协作移民新村和扶贫工厂相继出现在宁夏大地。由送钱送牛羊,到办扶贫工厂送工作至家门口,福建助力,宁夏大地奏响了脱贫致富曲。

  “企业参与兴办扶贫车间,体现了先富带后富,很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为弘德村的扶贫车间点赞。总书记还特别叮嘱道,“兴办扶贫车间目的是扶贫,要坚持扶贫性质,向困难群众倾斜,多招收困难群众就业。”

  据黑茂森介绍,扶贫车间引入企业从事纸箱包装业务,解决了100多人就业问题,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此外,扶贫车间还吸纳了30多名中青年员工,在家门口就业,成了越来越多弘德村年轻人的选择。

  “我和家人一起奔小康”,走进扶贫车间工作间,墙上一行标语十分醒目。车间负责人告诉我们,村里有60多名老年人在这里给包装箱安塑料提手,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每个月能有七八百元的收入,老人们老有所为,日子过得很幸福。

  出生于1991年的侯刚和他妻子是第一批进扶贫车间的工人,侯刚开始当一名机器操作工,他勤奋好学、喜欢钻研,掌握了车间里多种机器的操作方法,逐渐从一名操作工升为小组长、主机手,今年年初被推举为车间负责人。侯刚夫妻俩一个月收入7000多元,5年前他家还是村里建档立卡户,现在建了新房、买了小汽车,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总书记视察车间时,侯刚就站在旁边,说起来他很激动,他说要感谢总书记、感谢这个好时代、感谢党的好政策,“作为年轻人,我们更没理由不好好奋斗!”

更好生活还在后头

  “搬迁后,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这是总书记对弘德村的殷殷期望与嘱咐,也是这座移民村美好蓝图的新起点。

  “总书记的关怀让我们深受鼓舞,更有干劲儿!”村党支部书记任军说,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带领全村乡亲们苦干实干奔小康,让村子更美、百姓更富。

  对于弘德村未来的发展,任军表示,首先要在发展养殖合作社上发力,让全村的养殖户都加入合作社,入驻“飞地”养殖园区发展集中养殖。据任军介绍,2019年村里10个合作社共赚了440万元,平均一个合作社赚44万元,户均增收2万元。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村民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今年村里的合作社增加到了15个,带动了520户。“我们准备把村集体土地流转的钱和房屋租赁的钱也投入合作社‘生钱’。集体经济有了更多的底子,我们也会有更大的底气。”任军表示,下一步,还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让更多的企业进驻弘德产业园区,通过产业园区发展,让农民变工人,短期工变长期工,每个人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村里还要继续建设扶贫车间,让更多老人和妇女就近就业;还要发展乡村旅游,打造观光游景点……谈起弘德村的未来,任军滔滔不绝,信心满怀。

  今天是个好日子,明天又是好日子。

  奔跑在小康路上的弘德村,好日子越过越红火。

  调研手记: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宁夏考察的第一站来到红寺堡区弘德村,去年弘德村脱贫出列,总书记要来这里看看移民群众的新生活。困难群众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心中最深的牵挂,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他步履不停,夙兴夜寐,坚定践行对人民的郑重承诺,深刻而具体地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摆脱贫困,是宁夏尤其是南部西海固地区千百年来难以破解的一道难题。20多年间,习近平总书记四赴宁夏,重点都是扶贫。此次宁夏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就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发表的重要讲话,字字恳切,暖人心扉,催人奋进。在宁夏,我们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对当地百姓的巨大鼓舞,感受到了当地百姓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衷心爱戴,也感受到了宁夏各族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实干奔小康的顽强奋斗。“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坐落在宁夏的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今天,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下,宁夏各族人民正像红军翻过六盘山那样,奋力攻克绝对贫困的最后堡垒,让全面小康的幸福之花绽放在宁夏大地。

“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本刊记者 刘名美 李露倩

  全国首个省级政务数据“一云一网一平台”,我国中西部第一个根服务器镜像节点,产业“上云”,“云上”生活……有了大数据这个高速马达,新时代的贵州在“云上”飞驰。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阳市考察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贵州省以发展大数据作为突破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探索给总书记留下了深刻印象,总书记说:“我听懂了,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

  过去,说起贵州,有个顺口溜叫“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如今,冬暖夏凉的气候、清洁的空气、稳定的地质结构、水火互济的电力结构和低廉的电价,以及“老三线”建设积累的产业和人才基础,成为贵州发展大数据中心的独特禀赋。贵州人,志要扯掉“贫穷”“落后”的标签,发挥大数据的时代魔力,奋力拥抱脱贫致富的小康生活。

“大数据+X=大有可为”

  这是理解贵州大数据之道的一个方程。

  “以前,鸭子我总是不敢多养,怕卖不出去。自从上了‘云’啊,销路就不成问题了。”在铜仁市松桃自治县落满村,养鸭专业户瞿洪祥聊得好不热闹,眼角的皱纹都带着笑,“现在我一年养七八万只鸭,卖得好,挣得多”。

  “爸爸说,食堂的菜谱都上了‘云’,比妈妈做的花样还多。”在毕节市七星关区朱昌小学食堂,五年级4班的付盛龙是个懂事的“小大人”。他的妹妹在这所学校读三年级,给兄妹俩送饭曾是付爸爸每天最重要的任务之一,风雨无阻,雷打不动。“现在,爸爸早晨把我们送到学校,下午放学再接我们就行了。爸妈对我们很放心,可以安心上班。”付盛龙对食堂的午饭很满意,乐呵呵地指着饭菜对记者介绍说,“今天吃青椒炒鸡蛋、木耳炒肉、花菜和白菜粉丝汤”。

  鸭子上云、菜谱上云,上的什么云?这便是“校农云”。在贵州,学生营养餐信息化管理大数据服务平台和农产品产销大数据平台对接,汇聚成“校农云”,根据学生营养餐饮食结构,向签约合作社和农户直购食材,指导产业链覆盖贫困户的种养殖生产。一头连着孩子们舌尖上的安全、健康和“享受”,确保食谱科学、库存新鲜、运输安全、溯源方便;一头连着农民脱贫致富的钱袋子,以销定产、以产促销、产销一体。

  大数据+农业,在贵州农村红土蓝天的画卷上,绘就一朵朵“智慧云”。大数据下到田间地头,智能生产监控、精准产销对接,培育出“辣椒云”“火龙果云”“猕猴桃云”……嫁接上互联网,黔货出山有了最优路径。

  大数据+产业,让物产走出去,也把人才引进来。曾经,黔贵大山的子孙渴望飞出去;而今,“孔雀西南飞”成为新潮流。从北京回到贵阳工作的王振兴,在一家互联网文旅公司深耕大数据+旅游。“云游贵州”,一头连着景区,通过大数据优化开发、管理和营销;一头连着游客,一码在手纵享全方位智慧服务。“老天爷给了贵州丰富的自然风光,老祖宗留下了多彩的人文资源。”王振兴笑道,他和他的伙伴们坚信,大数据+旅游在贵州大有可为。

图为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展示中心的“时空隧道”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张凯/摄

  和王振兴一样,在很多人的眼中,大数据为贵州增添了时代的活力,是一枝独具魅力的橄榄枝。贵州2015—2019年连续五年数字经济增速全国第一;2017、2018连续两年,数字经济吸纳就业增速全国第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华为、腾讯、苹果等一批行业级、世界级数据中心落地开花,“货车帮”“白山云”等一众本土企业发荣滋长。2019年,贵州数字经济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9.5%,数据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的乘数效应日益崭露。

“大数据+X=我们的小康生活”

  这是理解贵州大数据之道的又一个方程。

  “虽然事不少,但是钱也不少,关键是离家近!”31岁的韩珍平,曾在外务工多年,如今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在家门口挣钱,还能更好地照顾父母和两个孩子。2018年5月,韩珍平一家从遵义市毛石镇乐瑶村的大山,搬到了镇上的学堂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

  “易地搬迁扶贫要着力加强产业配套和就业安置。”贵州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打通了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在社保、医疗、交通、公安等17个部门的数据,对接“智慧就业云”,智能匹配贫困户就业意愿、条件和企业用工需求。

  新家安顿好后,韩珍平就接受了装配业务培训,到遵义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中心上班。“老大已经8岁啦,现在就在安置点的小学读书。”聊起新生活,这个年轻的爸爸笑开了。

  “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贵州叠加起“扶贫云”和“教育云”,精准识别贫困学生,多部门协同资助,从义务教育到大学,全阶段保驾护航。

  有了大数据这支智慧之笔,贵州减贫的壮丽篇章更添传奇。2012年以来,贵州从全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变身为全国减贫人数最多的省。到2019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892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6.8%下降到0.85%。

  大数据+扶贫,托举起贵州人决战贫困的凌云之“智”;大数据+民生,支撑起贵州人日新月异的云上生活。

  “今年4月,我们的米粉作坊升级喽!(市场监管)部门的同志到我这里来,帮我在手机上申报,第二天就拿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贵阳市一家米粉加工坊的老板胡蓉平乐呵呵地向记者展示手机里的“云上贵州多彩宝”应用程序。

  “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云上贵州多彩宝是贵州省政务服务客户端。一网通办启用以来,贵州省级行政审批法定时限压缩60%以上,企业开办审批时长由原来的23个工作日缩至最短1个工作日。

  大数据+民生,一头连着党和政府,为现代化治理提供技术支持;一头连着百姓,衣食住行的日常点滴都注入了数据的能量。“大数据+路边美味”,小吃街有了大智慧;“大数据+夕阳红”,养老院也赶上了数字化的时髦。在城市,“刷脸”通行,为智慧生活增速提质;在农村,“通村村”出行定制乡村网约车,保障共享数字赋能的好日子。小康属于人民。大数据+民生,实实在在地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

  “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要是笑,就说明政策好。”5年前,也是在贵州,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道。养鸭专业户瞿洪祥、小学生付盛龙、创业青年王振兴、返乡爸爸韩珍平、米粉老板胡蓉平……一张张笑脸,是一个个平凡又充满希望的“我们”的写照。这些乡亲们的笑脸,不就是贵州发展大数据的道理所在吗?

  调研手记:

  关于“大数据+X”的方程,其实可以有无数个解,答案是产业、扶贫、民生……方程背后有故事,讲的是贵州人从不知何为大数据,到现在驾轻就熟地运用它助力奔小康。贵州大数据之路“低开高走”,蕴含着什么道理?

  数据,是最具时代特征的生产要素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贵州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努力化资源特点为产业优势,顺应时代,抓住机遇,积极融入大数据发展国家战略。

  “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按照总书记关于大数据发展的部署,贵州战略上重视——把大数据列为全省发展重点之一,成立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等统筹部门,大力提供政策支持。战术上灵活——一方面改善基础设施,继续做大数据储存;另一方面盘活存量,致力深化数据要素在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等领域的融合。本着发展为了人民、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人们的数字获得感在生产生活的点滴中去虚向实。

  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贵州的干部群众牢记在心。在大数据这条新的快行道上,后发可望先至。落实总书记要求,审时度势,从追着机会跑,到创造时机、把握未来,贵州大数据弯道崛起的故事,正是党和国家事业在奔向全面小康的路上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踏上贵州高原,天空更近了,伸手仿佛可以摸到云彩。乘上大数据的云,贵州正在腾飞!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