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英雄

来源:《求是》2020/23 作者:陈 芳 屈 婷 陈 聪 董瑞丰 2020-12-01 09:00:00

  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让“英雄”这个宏大的字眼,再一次真实而切近地走进每一个人的生活。

  沧海横流,丹心闪耀。

  钟南山、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他们是英雄的中国人民的杰出代表,在抗击疫情的危难关头,以舍生忘死的奋斗之姿,彰显了14亿人民众志成城、奋勇向前的澎湃豪情。

敢医敢言的逆行者钟南山

  在疫情肆虐的暗夜中,他是那道闪亮的光——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钟南山,这位我国呼吸疾病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敢医敢言,勇于担当,提出的防控策略和防治措施挽救了无数生命,在非典型肺炎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作出巨大贡献。

  在他眼中,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就能让阳光驱散阴霾,照亮通往胜利的方向。

  从非典到新冠,攸关生命的大考,他从不缺位。

  2020年1月18日傍晚。正值春运,广州前往武汉的高铁票早已售罄,费了一番周折,老院士拿着“无座”票,匆匆走上从广州开往武汉的G1022次列车。

  好不容易谋得一座的他,梳理起最近从学生口中、有关渠道听到的消息,作为即将抵达武汉的国家医疗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他心中不安的感觉越来越强烈。

  一头华发,面色凝重,临危受命的老院士闭目倚靠在高铁餐车座椅上,满面倦容:此次疫情,与非典既相似又不同,新型病毒到底有多危险,眼下还没人知道。

  他的压力,来自病人的生命。

  2019年12月,湖北武汉,医院连着接诊了多个患者。他们的病症都差不多,起初是发热、干咳、乏力,随着病情加重,又出现呼吸困难。

  正逢流感暴发的季节,医务人员不敢掉以轻心,收集了样本送去化验。

  狡猾的病毒,已经在这个有着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里开始蔓延。

  情况扑朔迷离,拿到手的信息往往并不完整,专家们陷入了争论和犹豫。

  开展病原鉴定只是第一步。摸清病毒的传播方式、传染性,既是一个逐步认识的过程,也是人类与病毒的残酷交锋:我们究竟面临什么样的风险,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2020年1月7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首株新冠病毒毒株;1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评估组发布病原体初步判断为新型冠状病毒……

  在这个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中国一批病毒病原学、传染病防控、临床感染科专家在“迷雾”中跋涉探索。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 新华社发

  钟南山与其他成员一同被国家卫健委紧急召集而来,组成国家医疗与防控高级别专家组,与前期派驻前方的工作组共同研判疫情形势,为中央提出决策参考。

  1月19日的行程相当紧张:上午参加疫情研讨会后,立刻前往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实地调研。中午来不及休息,下午开会到5点,又登上飞往北京的航班。到达北京,一行人马上赶往国家卫健委开会,回到酒店,凌晨2点来钟才休息。

  去武汉金银潭医院、疾控中心实地调查的一天里,钟南山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疑点都不放过,他不停地追问:“昨天确诊了几例,前天呢?”“病症什么样,怎么救治的?究竟还有没有更多病例?”“到底有没有医务人员感染?”……

  他和同行的专家越来越确信,这是一个沉重但却无法回避的结论:新冠病毒有人传人现象!这是急性传染病的大分界!

  疫情如火,加上时值春节,人员大规模流动,如果不采取坚决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

  1月20日,战“疫”局势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转折点——

  当天,习近平总书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下午,国家卫健委组织高级别专家组召开记者会,组长钟南山面色凝重:“现在可以说,肯定的,有人传人现象。”

  他说话简洁,但石破天惊。

  “就流行病学的状态,现在是在起始阶段。特别是昨天比较正式地了解到出现了人传人的情况,还有医务人员感染的情况,这是非常重要的标志。”

  “春节人口流动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专家组的建议是,希望现在能不到武汉去就不去,武汉人能不出来就不出来。”

  当晚,钟南山通过电视直播,向公众发出紧急呼吁,再次确认存在“人传人”。

  如一记警钟,全社会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迅速发生变化。

  钟南山忙碌得甚至没有喘息的时间,他奔走在武汉、北京、广州三地之间,除夕之夜也不得歇息。他懂得,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治,才是战“疫”制胜之道。

  “抓住两个要害:早发现、早隔离,这是疫情预防和控制最有效的办法。”他这样主张。

  “武汉减少输出,要对火车站、机场等口岸实行严格的检测措施,首先是测体温。”他这样建议。

  “目前没有特效药,戴口罩很重要。”他反复提示。

  1月23日,除夕前一天。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凌晨发布1号通告,关闭离汉通道,防止疫情向全国蔓延;

  30个省份相继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制定落实社区的防控措施,实行网格化、地毯式管理……

  越是危难关头,越能考验专家的勇气与担当。

  1月29日下午,钟南山与支援武汉的广东医疗队专家一起对5个危重症患者进行远程视频会诊,用了6小时18分钟。

  他出席讲座及各种疫情指导活动,30多个小时没合过眼!他与团队先后进行24场国际远程连线,与来自13个国家的科研临床专家进行经验探讨,为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提供建议。

  见了病人就要救,医生不能轻言放弃。

  2月初,62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刘先生被转运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当时患者病情已恶化,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月9日,救治团队决定执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支持。

  在钟南山亲自指导下,医院重症医学科团队投入人力物力全力救治。经历了“止血与防血栓”的救治拉锯战后,患者刘先生终于在8月27日康复出院了!使用ECMO辅助支持长达111天的他,也因此成为目前全球成功救治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使用ECMO辅助支持时间最长的一例。

  “看起来必死无疑的患者,我们还是一样抢救回来了。”钟南山感慨万千。

  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9年奋战甲流,他帮助人们一次又一次消除对于疾病的恐惧,用他不停歇的脚步诠释一个科学家的责任使命。

  钟家墙壁上挂着一幅字:“敢医敢言”——这正是他风骨的写照。

  有院士的专业、战士的勇猛和国士的担当,他赢得了人们发自内心的赞誉。

  获颁“共和国勋章”后,84岁的钟南山院士依然坚持请战:“继续在呼吸系统疾病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上为祖国贡献力量,不负国家给予的重托。”

将中华瑰宝化作大疫良方的张伯礼

  在30分钟浸泡后,一堆堆按比例配好的中草药被倒入巨大的汤锅。

  又过了1个小时,100多台煎药机不断冒出白色的蒸汽,车间里充满了浓郁的药草味道。出锅的汤药,被快速封口、打包,送往武汉市各大方舱、医疗机构、社区等地……

  这古老和现代交织的“中国式抗疫”一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率先倡议采取这种“中药漫灌”方式控制疫情的张伯礼,因此走入公众视野。

  戴一副方形眼镜,两道浓眉,目光坚定,出现在镜头前的张伯礼总是稳健沉静。他指导中医药全程介入新冠肺炎救治,主持研究制定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成为中国方案的亮点,为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伯礼 新华社发

  也有人质疑,数万人喝一个药方,这还是辨证施治的中医吗?

  “传承千年的通治方略,要用实战重拾大家的信心!”张伯礼的话掷地有声。

  张伯礼的信心,来自插上现代化翅膀的中医辨证之治。

  “一种新出现的疫病,中医关注的是病毒入体后人会出现什么反应,医生由此辨证论治。”他解释道。

  在登上去武汉的飞机之前,72岁的张伯礼就带着团队紧急编写出一个有关新冠肺炎证候的调查APP。下了飞机,他设法垫购了100台手机,把这些装了调查APP的手机发给病区里的医生,请他们拍摄患者舌象照片,进行证候调查。

  一个星期后,来自20家医院的1000多例确诊患者的证候学依据被传至后台。经过大数据运算,“病情演变图”开始逐渐清晰,“湿毒疫”的核心证候特点等共识也很快形成。

  “只要证候的实质不变,我们就能以不变应万变。对于病人怎么去诊断、治疗和康复,都有了基本的把握。”张伯礼说。

  他的信心,来自历久弥新的中医救治之道。

  在非典时,张伯礼的一位朋友感染了病毒,想试试中医治疗。他研制的药方立竿见影。这件事促成他请缨成立了两个独立的中医“红区”,用中药配合西药治疗。

  “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并不落后。”张伯礼坚定地认为,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很多困难和挑战,可以从中医药学中得到启发。

  他把中医救治中的整体思维,转化成一步步抗疫“先手棋”——

  在江夏方舱医院,他推行中医药综合治疗:除口服汤药外,还引入太极拳、八段锦、针灸、按摩、贴敷……这一治疗理念被推广到其他方舱,有效降低了转重率,为疫情防控、科学救治作出重大贡献;

  中医在病人康复方面有优势。他建立了武汉中医医院康复门诊,组织编写了中西医结合新冠肺炎康复指南,并搭建了武汉医护人员康复平台;

  大疫出良药,他从几万份中药组分中筛选出有效的中药组分,并带领团队从虎杖、马鞭草组分中提取出有效成分,研发出“宣肺败毒颗粒”,成果被写入国家诊疗方案……

  疫情暴发之初,有人嘲讽“中药漫灌”是给民众“安慰剂”,他在电视上坦然回应:“中医药起到了治疗作用,也起到了安抚人心的作用,因为我觉得最大的问题还不是治疗,是恐慌。”

  在疫情形势最胶着的时刻,这位中医老将身着写有“老张加油”防护服,巡查病区问诊患者,看舌象、摸脉相,对症拟方……有时一天只睡两三个小时。

  在不分昼夜地高强度工作下,他的胆囊旧疾复发,必须立刻手术。他瞒着家人,自己签下了手术同意书。为了不让外界知晓病情影响士气,术后第二天的视频会议,他把上衣套在病号服外,衣领拉高,在病房角落的木椅上坐了整整4个小时。

  大面积“中药漫灌”显著降低“四种人”确诊率,90%以上确诊患者使用了中医药,中医药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中医药在“根据地”赢得了尊重,留肝胆于斯地的张伯礼也感动了无数人。

  对于党和国家给予的“人民英雄”这份崇高荣誉,张伯礼既看得很重,也看得很轻。

  “作为给予全体医护人员和中医药人的荣誉,我感到无上荣光;作为个人,我得把荣誉珍藏起来,继续做一个普通医生该干的事。”

  他先后捐出个人获得的“吴阶平医学奖”等奖金200余万元,设立“勇搏”基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如今,张伯礼又回到了平静低调的生活。唯独对中医药,他仍未“卸甲”。

始终在“风暴眼”坚守抗疫的张定宇

  从战“疫”打响的第一刻开始,张定宇所在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已如暴风雨下的孤舟。这位身患渐冻症的院长对手下说了这么一段硬核的话:“我们已经站在一个风暴眼上,必须保卫我们的武汉,保卫武汉人民!”

  作为扎根医疗一线的杰出代表,作为渐冻症患者,张定宇疫情期间仍义无反顾冲锋在前、救死扶伤,为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作出重大贡献。

  2019年12月27日晚,是他命运曲线中的一次空前波动。

  像往常一样,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留在办公室。

  又到年底,正值呼吸道疾病和常见传染病高发期,他邀了副院长黄朝林留下,想聊一聊。两人刚刚打开话题,手机响了,本市同济医院的一位专家打来电话。

  对方语气急迫:有一位不明原因肺炎患者,肺部呈毛玻璃状,疑似一种新型传染病。寥寥数句,却在张定宇心中刮起一阵飓风!

  张定宇所在单位是武汉市唯一的传染病专科医院。相关法律规定,传染病患者要定点集中治疗。

  张定宇语气坚定:“你们做好准备,我马上通知值班医生,带车接人!”可就一会儿,对方又打来电话。

  病人不愿转院——总有患者忌讳“传染病”三个字。

  几个小时后,初步基因比对结果提示:一种类似SARS的冠状病毒!

  隐匿在暗处的病毒开始发起进攻。12月底,他得到信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出现几名奇怪的发烧患者,所述病状与同济医院的那名患者类似!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张定宇 新华社发

  张定宇马上安排黄朝林亲自带队,前往会诊,并叮嘱务必做好二级防护,出动专用负压救护车。最后,他一脸严肃地下令:每名患者单独接送,一人一车,不要怕麻烦!

  就这样,小心翼翼、战战兢兢,直到深夜12时左右,患者被陆陆续续接入金银潭医院南七楼重症病区。

  也就是从此刻开始,他置身于一场前所未有的战“疫”,一场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抗疫战斗。

  春节前后病人暴增,几乎每两天就要开一层楼。眼看这个病区要收满了,另一个病区马上准备清理、消毒,工作量太大了,每个人都绷紧了弦。

  这是张定宇“一生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但他语气坚定——“在这非常时期、危急时刻,没理由退半步,必须坚决顶上去!”

  英雄的样子,不过是普通人披上了战袍。

  每日灯火通明的金银潭医院,张定宇以“渐冻”之躯冲锋在前,拖着高低不平的脚步追赶时间,带领医院干部职工救治2800余名患者,其中不少为重症、危重症患者。

  在最初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正是他率先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送检,为确定病原赢得先机。

  而他所率领的武汉市金银潭医院240多名党员,没有一个人迟疑、退缩,全部坚守在急难险重岗位。

  迅速隔离、开辟专门病区、完成清洁消毒、紧急调配设备物资人员……事实证明,这一系列教科书般的操作让金银潭医院没有出现大面积院内感染事件,始终稳稳地成为武汉重症救治的主战场之一。

  这位外表粗犷、长着两道醒目浓眉的医生汉子,站在了全国聚光灯下。

  人们这才吃惊地发现,这个人是在打一场怎样绝望、艰苦的战“疫”!

  因为患有极为罕见的“渐冻症”,他的生命正在倒计时;他的爱人感染疾病,在另一家医院生死未卜。这一切,他从未主动对人言及。

  “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把重要的事情做完。”

  从医33年,他曾随中国医疗队出征,援助阿尔及利亚;汶川地震第三天,他带领湖北省第三医疗队出现在重灾区什邡市;他是湖北第一位“无国界医生”,曾在巴基斯坦西北的蒂默加拉医院挽救过一位大失血的孕妇……

  如今,担任湖北省卫健委副主任、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院长的张定宇,仍坚持每天到金银潭医院工作。他仍是那句口头禅:“我还想做更多的事情。”

与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的陈薇

  113天,陈薇在武汉坚守的日子。

  为了人民的生命,她想快一点,再快一点。

  满头青丝,短短半年就挂上了霜雪。那是一个个不眠日夜留赠的“礼物”。

  身为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的带头人,陈薇长期从事生物危害防控研究,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闻令即动,在基础研究、疫苗、防护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大成果,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

  大年初二,1月26日,集合号吹响!陈薇奉命率领军事医学专家组紧急飞赴武汉。

  全新的病毒,不可知的风险,必须做最坏打算,预备最充分方案,准备最长期奋战。

  疫情暴发,核酸检测能力一时难以跟上,缺口得赶紧补上。

  昼夜赶工,陈薇带领团队迅速搭建起一座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迅速形成日检1000人份的核酸检测能力,有效缓解了一线检测压力。

  新病毒究竟怎样感染到人——搞明白了原理,才能更有力地阻击疫魔。

  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陈薇投身到新的阵地中。新冠病毒充满未知,疫苗攻关的方向差之毫厘,就会白白耗费有限的科研资源,错失宝贵时间。

  这不仅是物质的角力,更是精神的对垒。

  “做基因工程疫苗!”陈薇挑起千钧重担,“我们有几十年的积累,即使面对未知病毒,也有能力去研究和抵御。”

  实验室的灯光通宵长明,一个个夜晚,紧接着一个个白天。病原学、免疫学、遗传学……不同学科背景的智慧在这里激荡、碰撞。

  如同漆黑漫长的隧道,远远看不见光亮,但陈薇坚信科学的力量。探索、失败、再探索……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在疫苗研发最吃紧的时刻,陈薇信念坚定。三天,五天,采集的血液样本出现了免疫应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半。

  3月16日,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启动Ⅰ期临床试验,成为首个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新冠病毒疫苗。

  4月12日,疫苗启动Ⅱ期临床试验,再次领跑世界。临床数据证明,单针接种可使肌体同时获得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上。

  8月11日,疫苗获得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境外Ⅲ期临床试验正在稳步推进……

  “用最硬核的科技成果,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一次次考验,一次次将得失、生死置之度外——这是她的选择,也是她的担当。

“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陈薇 新华社发

  1991年,她特招入伍,攻读军事医学科学院的生物学、医学双博士学位并随后驻守在这里,从此穿上军装,开始了与病毒“共舞”的日子。

  2003年,非典暴发,人心惶惶。危急关头,陈薇接到命令,对致病原因及疫苗展开研究。

  一头扎进实验室,她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奋战,在国内率先分离出SARS病毒,随后又证实“重组人干扰素ω”对非典有抑制作用。

  当干扰素被运送到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手中时,陈薇已经将近100多天没回家,虽然她的家距离实验室只有几公里。

  这是一种难以言述的信念。20多年,因为忙,陈薇多年没回过家乡探亲。因为忙,当陈薇的镜头出现在电视里,思母心切的年幼儿子抢先扑上去,亲吻了电视上的妈妈。

  2008年汶川地震,她第一时间前往灾区,参与灾后瘟疫防治。北京奥运会,她马不停蹄参与安保工作,成功处置多起生物安全疑似事件。2014年,埃博拉出血热在非洲暴发,为了获取最新的疫情信息和第一手数据,她果断深入非洲疫区,一遍遍攻坚克难,一次次无怨无悔,成功研制疫苗并获批……

  面对冷冰冰的仪器,枯燥的数据,科研的道路通常是寂寞的。但想到炭疽、鼠疫以及更多未知的微生物可能给国家和民族带来巨大风险,铸造“生物盾牌”的强烈使命感油然而生。

  曾有人问陈薇,每天和病毒面对面,你怕不怕?陈薇坦然回答:穿上这身军装,就意味着这一切是应该做的!

  她回访武汉第一批接种疫苗的志愿者,分析抗体有效时长,以积累更多科学数据,让疫苗早日惠及更多民众。

  她带出了国家生物危害防控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建立的关键设施和技术体系,为应对今后可能出现的重大疫情奠定基础。

  今年4月,故乡浙江兰溪8万余名中小学生在复课开学前,收到了她的来信:“只有温暖了别人,你的世界才会更加精彩,更有意义!”

  作者单位:新华社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