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十五)

来源:《求是》2022/19 2022-10-01 09:00:00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十五)

中关村:下好创新先手棋

《求是》杂志记者 梁佩韵

  2013年9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采取调研、讲解、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从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建设世界领先科技园区,中关村紧跟技术革命浪潮,突破体制机制束缚,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矢志创新之路。

  创新发展“先行者”。步入中关村示范区的金隅智造工场,一座绿荫掩映、鸟语花香的创新型产业园区映入眼帘。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机器声轰鸣的家具厂。如今旧貌换新颜,金隅智造工场吸引了人工智能、大数据、3D打印、航空航天等重点产业加速集聚,旷视科技、清锋科技等一批“硬”科技企业先后落地开花。

  不仅是金隅智造工场的精彩蝶变,北京近几年先后支持和推动中关村大街、中关村航星园等区域升级改造,承接企业创新、产业发展。在挖掘存量资源的同时拓展新的空间,聚集着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技术领域布局的数座高科技园区拔地而起,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

  在基础科研领域,中关村厚植沃土,推动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一批战略科技力量落地,涌现出新型基因编辑技术、量子通信直接样机等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在“卡脖子”技术领域,中关村矢志攻关,长寿命超导量子比特芯片、国内首个自主可控的区块链软硬件技术体系“长安链”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在前沿引领方向,中关村敢闯敢干,百度无人驾驶平台、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超高精度定位技术等一批变革性科技成果相继出现。

  “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指引下,中关村成为原始创新的策源地、自主创新的主阵地、高科技企业的出发地,正在从过去的模式创新向底层和核心技术创新转变。”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负责人说。

  体制改革“试验田”。2022年7月30日,得益于中关村先行先试政策,小米集团牵头组建的3C智能制造创新联合体(3C是计算机Computer、通信Communication和消费电子产品Consumer Electronics的简称)正式启动。作为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创新联合体,小米集团积极探索新模式、创新新机制。“我们联合12家上下游企业、8家高校院所等20家创新主体,集聚智能制造领域科研、产业、应用优势资源,致力于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真正形成智能制造核心竞争力。”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王斌介绍,在小米智能工厂里,创新联合体中企业、高校研发的关键技术,都将获得在产线上验证的机会。

图为中关村软件园。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供图

  “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提出殷切期望。牢记总书记嘱托,中关村在创新变革中奋勇向前,紧紧围绕国家最紧急、最紧迫的科研攻关需求,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探索,进一步释放科研机构创新活力;推出“揭榜挂帅”、报备即批准、先使用后付费等多项政策支持企业创业,一批企业通过高新认证,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印发《关于对科技创新企业给予全链条金融支持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加大企业金融服务力度……中关村不断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征程上交出了一份生机勃勃的答卷。

  全球影响“新高地”。在2019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致贺信强调:“中关村正努力打造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和创新高地。举办中关村论坛,共议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发展趋势,共商全球创新规则和创新治理,促进各国共享全球创新思想和发展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中关村论坛创办于2007年,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一张亮丽名片。“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平台,中关村论坛在传播新思想、提炼新模式、引领新发展方面具有重大影响力,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强与中关村科技企业合作提供了强大支撑。”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黄彬表示。

  中关村是中国的中关村,也是世界的中关村。在繁华的欧美都市、广袤的非洲大地、激情的南美国土,都能看到中关村企业的身影。目前,中关村上市公司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近千家。与此同时,300多家跨国公司分支机构或研发中心也集聚中关村。从建设“中国硅谷”到建设“世界的中关村”,从一个侧面展现了我国建设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不懈努力与坚定步伐。

  记者手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科技发展,深刻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中关村牢记总书记嘱托,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使命,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新路子,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一江一河”岸线通向了百姓心里

《求是》杂志记者 吴晓迪 解放日报记者 宰 飞

  仲秋的黄浦江岸,微风习习,芦苇飘曳,白鹭纷飞。沿杨浦滨江一路前行:一座座工业遗存,一段段独特景观;渔人码头广场上,孩子们踩着滑板车尽情玩耍;小小驿站里,市民和游客可以享受到直饮水、图书借阅等温馨服务……昔日灰扑扑的“工业锈带”,今天变成了五彩缤纷的“生活秀带”,扮靓了城市,造福了人民。

  2019年1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来到杨浦滨江,对杨浦区科学改造滨江空间、打造群众公共休闲活动场所的做法表示肯定,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为人民”,“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

  “一江一河”(黄浦江和苏州河)是贯穿上海的两条重要水系,是上海宝贵的生态资源。如何把最好的资源为人民用好?上海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实施了“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工程。2017年底,黄浦江沿岸基本实现从杨浦大桥到徐浦大桥45公里滨江公共空间贯通开放。2020年底,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滨水岸线实现基本贯通开放。“一江一河”岸线成为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公共空间,人民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一江一河”岸线通了。今年,上海市民颇为期待的一件事,就是苏州河游船通航。9月17日,航线开通试运营。从这一天起,人们可以登舟游览苏州河,上海的母亲河与市民更亲近了一些。

  住在河边的居民最能感受到人与河的亲疏。今年76岁的上海中学退休教师赵凯在苏州河畔的河滨大楼住了40多年。1979年刚搬进这幢带电梯的高层建筑时,他常常自豪地对同事讲:“我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过,苏州河他是回避谈的,“那时候的苏州河又脏又臭,河水是黑色的。”

  而现在,赵凯很愿意讲苏州河,更愿意逛苏州河。因为不单单是河水变清了,河岸景观也已大为改观。他说:“以前只是有绿,现在有景了。”

  这归功于持续多年的苏州河治理,特别是近几年的“一江一河”岸线贯通。贯通绝非易事。由于历史原因,岸线被企事业单位、住宅小区隔断,形成断点。管理部门通过水岸联动、全要素整治,推进一系列大动作,贯通开放了滨水空间,还河于民、还景于民、还绿于民。

  苏州河岸线贯通后,上海又提出了新的议程——什么时候可以让市民登上游船一览苏州河两岸风光?于是,码头的选址、建设启动了,新能源游船建造也启动了,上海市民多了一种品味城市的方式。

  民心工程是最靓的“景观”。除了为市民提供景观之外,“一江一河”岸线还能给他们带来些什么?服务,便是答案之一。

  现在,“一江一河”沿岸散落着一座座休闲驿站。这些驿站集合图书馆、公共厕所、公共休息室、自动售卖机、雨伞架、医疗急救服务等便民设施,提供了多样化的公共服务。结合城市更新和空间改造,滨江沿岸15分钟生活圈呼之欲出。

  在苏州河昌平路桥附近的“蝴蝶湾驿站”,市民可以体验一座温馨的社区家园。它激活了一整片区域的公共资源,与滨水步道、球场设施、休闲绿地融为一体,成为开放共享的滨水景观。

  2017年底,上海黄浦江核心段45公里岸线实现贯通开放,昔日的“工业锈带”变成靓丽宜人的“生活秀带”。图为2022年7月28日拍摄的杨浦滨江(无人机全景照片)。 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在杨浦滨江,每走上700米就能看到一家党群服务站,每一处都设置了“人民建议”征集功能。市民、游客通过语音、视频或文字实时连线杨浦区人民建议征集办,将自己的建议融入城市未来的美好生活。此外,杨浦滨江岸线还设立征集邮筒,沿线所有居委会张贴征集二维码、信箱,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收集群众的意见、建议。“市民、游客的需求,很好地补充了我们的建设思路。”滨江建设者说。

  更好满足群众新期待。“一江一河”岸线贯通只是一个开始,上海还在持续探索如何利用好“一江一河”为民造福。

  去年底通过的《上海市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条例》,提出多项具体举措,进一步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共享、共治水平。一切都围绕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

  比如,《条例》提出,滨水公共空间内可以因地制宜建设主题广场、户外剧场、儿童游乐场、亲子活动园等主题设施,满足社会公众丰富多样的活动需求。

  比如,鼓励滨水公共空间内的临水公共建筑底层空间及有条件的地下空间向社会公众开放,设置满足公共活动需求的配套服务设施。

  以“一江一河”岸线贯通为代表,上海持续破解“老、小、旧、远”等民生难题。这些项目、工程围绕的中心只有一个——人民,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把更多的公共空间留给人民,以更优的供给服务人民。

  记者手记:

  “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让人民有更多获得感,为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美好生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明确要求,也是上海的生动实践。保护好、利用好“一江一河”,是民之所向。“一江一河”岸线的贯通和完善回应了民之所盼,造福了沿岸居民和八方来客,彰显了“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

小米粉,大“惊奇”

《求是》杂志记者 柴潇凡 广西日报记者 张冠年

  “大米小珍馐,小吃大灵魂。粉好度日月,螺小赛乾坤。”柳州螺蛳粉是风靡全国的“舌尖网红”。2021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考察了解螺蛳粉特色产业促进就业、带动农民增收等情况。总书记称赞道:“真是令人惊奇!小米粉搞出这么大规模的产业来,不容易,值得好好研究总结。”柳州市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作为螺蛳粉等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和强大动力,全力推动螺蛳粉产业规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持续提升。

  小米粉做成大产业。螺蛳粉起源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路边小摊,因其汤料加入螺蛳熬制而得名。此后,螺蛳粉店在柳州遍地开花。柳州螺蛳粉既是本地人的乡愁记忆,也受到越来越多外地人青睐。但是,“粉好吃却带不走”困扰着柳州螺蛳粉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随着米粉制作、物理杀菌、真空包装等食品生产及包装技术提升,柳州市抓住机遇研发袋装速食螺蛳粉。2014年10月,柳州市颁发了第一张“预包装螺蛳粉生产许可证”,螺蛳粉由此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近年来,螺蛳粉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延长产品保质期,研发出一代又一代既还原美味、又可以长期保存的袋装速食螺蛳粉,为螺蛳粉走出广西、成为“网红”打下了基础。

  袋装螺蛳粉诞生后,柳州市先后出台了促进螺蛳粉产业发展的系列配套措施,在资金投入、税费减免、基地建设、创新研发、品牌培育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全方位扶持螺蛳粉产业迅速发展壮大。2022年9月23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表决批准了《柳州市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条例》,这是为“小米粉”量身定制的首部产业促进类法规。

  加工、检验、包装、直播、发货……走进柳州螺蛳粉生产集聚区,林立的标准厂房,络绎不绝的运输物流车辆,繁忙的生产车间,热火朝天的景象让人振奋。在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随着生产线飞速运转,每分钟有500包袋装螺蛳粉下线。“去年4月,我们日产销15万到20万包,现在稳定在35万包左右,产量约翻了一倍。”该公司董事长陈生欣喜地说。

  2021年,柳州全市袋装螺蛳粉销售收入达151.97亿元,配套及衍生产业销售收入达142.83亿元;全国实体店2.3万家,营业额约206.8亿元;柳州螺蛳粉年寄递量首次突破1亿件,成为广西首个年寄递量过亿的单类产品。2022年,柳州螺蛳粉销往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

  小米粉塑造大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在柳州考察时叮嘱大家:“发展产业一定要有特色。螺蛳粉就是特色,抓住了大家的胃,做成了舌尖上的产业。要继续走品牌化道路,同时坚持高质量、把住高标准。”柳州市明确“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方向,坚持“质量+标准+品牌”工作理念,大力实施“编制一个规划、讲好一个故事、严格一个标准、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区、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设立一个柳州螺蛳粉检测中心”的“六个一工程”,将标准化理念贯穿于螺蛳粉全产业链,筑牢产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

  针对预包装螺蛳粉涉及上下游产品种类多、产业链长的特点,2021年,柳州市实施了《关于推动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为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制定了84项标准,统筹推进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

  近年来,广西柳州市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把螺蛳粉这一独具地方风味的街边小吃打造成为振兴致富的大产业。图为柳州螺蛳粉小镇陈设的巨型螺蛳粉模型。 柳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芦晓峰/摄

  柳州螺蛳粉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首批43家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使用地理标志商标及专用标志。2021年6月,“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目前全市螺蛳粉生产企业共拥有自有和合法使用商标302个,获ISO9000、ISO22000等各类证书共计64张,累计有12款螺蛳粉产品获得香港“优质正印”等高端品质认证证书。

  小米粉带动大增收。元宝山涧,流水潺潺。在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龙培村,一颗颗肥美的螺蛳正在梯田里惬意生长。村党支部书记杨庆忠告诉记者,龙培村从2017年开始发展稻田养螺。“去年村里的螺蛳产量突破70万斤,全村167户贫困户靠养螺脱了贫。”

  龙培村向南100多公里,在柳城县沙埔镇叶家屯的竹林里,村民们用砍刀将粗壮饱满的竹笋从根部砍断,运回家中腌制。靠着制作酸笋的“独门绝技”,村民们摸索出了酸笋供应的致富路,他们的酸笋不仅供应当地上万家螺蛳粉实体店,还成为预包装产品销往全国。

  除了螺蛳、竹笋,柳州螺蛳粉的持续走红,还带动了包括大米、豆角、木耳等在内的本土原材料基地和覆盖农业、食品工业、电子商务等领域的产业链发展。2021年,柳州螺蛳粉原材料基地规模达55.2万亩。柳州市因地制宜创新“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让当地群众在螺蛳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充分享受产业增值收益。

  从上游的原料种植、养殖,到中游的材料加工,再到下游的实体店、网店经营等,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带动5500户贫困户、2.8万贫困人口脱贫。柳州各族群众依托螺蛳粉增收致富的故事,说不完、道不尽。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特色产业是地方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的一大实招,要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柳州市牢记总书记嘱托,强化政府统筹指导,把地方特色小吃打造成振兴致富的大产业,是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  校对 - 乔雪 高胜军 审校 - 陈嵘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40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