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三)

来源:《求是》2023/01 2023-01-01 09:00:00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三)

铁人队伍永向前

《求是》杂志记者 周昭成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记者 陈 聪

  2022年11月2日,黑龙江省安达市新合村,寒风呼啸,一座耸立在莽莽原野上的井架气势磅礴,“铁人队伍永向前”的标语迎风而立、格外显眼。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中国石油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长张晶从二十大会场返回井场,投入紧张而忙碌的工作。钻机轰鸣声中,一口数千米深的致密气水平井正在形成。

  能源是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党的二十大报告在部署“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时,强调要确保能源资源安全。从北京回到队里后,张晶第一时间将“党的声音”传递给员工、宣讲到基层:“我们要把党的话记在心里,把红旗一直扛下去,打好铁心向党的忠诚井、永远向前的先锋井、科学过硬的严实井,坚决端牢能源饭碗,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骨干力量。”

  1205钻井队是铁人王进喜带过的“钢铁钻井队”。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喜喷工业油流,发现大庆油田,随后掀起了气吞山河、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王进喜带队支援会战,面对种种困难,喊出了“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豪言壮语。会战将士在青天一顶、荒原一片的极端艰苦条件下拿下大油田,把中国贫油的帽子甩到了太平洋。王进喜和新中国第一代石油人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2019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的贺信中强调:“大庆油田的卓越贡献已经镌刻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丰碑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岁月更迭,精神的火炬在一代代大庆石油人手中传递、擎起。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言犹在耳畔;以王启民为代表的油田科研人员带着“宁肯把心血熬干,也要让油田稳产再高产”的信念,攻克一道道技术难关;第三代铁人李新民带着“宁肯历尽千难万险,也要为祖国献石油”的豪情走出国门……他们和千千万万石油人一道,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历久弥新。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大庆油田连续27年保持年产原油5000万吨稳产后,国内外油气产量当量又连续20年保持在4000万吨以上;中国石油集团构建形成了国内原油产量、国内天然气产量当量、海外油气权益产量当量3个“一亿吨”能源安全保障新格局。

  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历经半个多世纪开发建设,大庆油田资源禀赋变差,传统优势减弱,推进高质量发展如滚石上山。如何再开新局、再创辉煌?大庆油田把目光瞄向了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大庆油田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朱国文谈道:“近年来,大庆油田非常规油气勘探实现重大战略突破,有望根本性改善整体处于后油藏开发阶段的老油田储采失衡状况和产能接替不足的矛盾。”

  这一消息让1205钻井队振奋不已。“必须让大庆红旗更加鲜艳,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永放光芒!”全体队员摩拳擦掌、请战心切。但非常规油气开采与1205钻井队拿手的常规油 气开采有很大区别,非常规油气分布在极其微小的孔隙岩层里,直径大小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1/500,打井就好比拿根吸管横穿千层酥饼,施工难度大。

图为2022年12月25日,大庆油田1205钻井队队员操作电动遥控手柄进行作业。 王琦/摄

  干不干?2020年12月24日,在1205钻井队年进尺十万米“四连冠”祝捷会上,张晶让大家自由发言,谈谈看法。王进喜老队长的话被反复提及:“这困难那困难,国家缺油是最大的困难;这矛盾那矛盾,国家建设等油用是最主要矛盾”;“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干,才是马列主义;不干,半点马列主义也没有”……1205钻井队主动请缨,成为大庆油田第一批向非常规油气进军的队伍。

  事非经过不知难。2021年大年三十这天,1205钻井队施工的第一个非常规油气井完井,钻井周期用时33.1天。队里没人回家过年,热腾腾的饺子出了锅,却有一大半人因为疲劳沉沉睡去,甚至忘了与家人视频拜年。他们都是“粗心人”,时常忘记吃饭、忘记休息、忘记家人,可他们也都是“细心人”,熟知每台设备的运转状态、掌握每个钻井数据,将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场新的会战。近两年来,1205钻井队做到了第一口井立标杆、第二口井建标准,随后井越打越快,直至创下钻井周期13.77天的新纪录。

  1205这块铁,是党打的;1205这块钢,是党铸的。中国石油是党的中国石油、国家的中国石油、人民的中国石油。

  中国石油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说:“1205钻井队的历史,就是一部忠诚向党的历史、为国奉献的历史、为油拼搏的历史。这支孕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队伍,体现了中国石油人的精气神。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当好标杆旗帜、建设百年油田’的殷切嘱托,在新征程上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能源革命作出新的更大的石油贡献。”

  记者手记:

  石油战线始终是共和国改革发展的一面旗帜,挺起了民族工业的脊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1205钻井队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上再立新功、再创佳绩,让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网络直播激发社区新活力

《求是》杂志记者 聂悄语

  “大馕饼,趁热吃,满满的葱香奶香。”“高温炭烤的羊肉包子,脆皮多汁,肉这么多,才几块钱。”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烈士塔社区,“弘商圈”直播基地主播们争相在抖音上推介“新疆香馕烤包子店”的新疆美食,让这家小店冲上了热销榜。

  “每天能多卖100张饼子,差不多400元,现在我也成网红了。”店主乌热依木·喀日掩不住内心的喜悦。乌热依木·喀日夫妇来自新疆喀什,曾在烈士塔社区经营流动摊点10余年。2019年,流动摊点在城市治理中被取缔后,社区工作人员不仅给乌热依木·喀日协调了正规的门面店,而且通过“弘商圈”直播让他的生意火了起来。

  “直播带货”是近两年烈士塔社区破解社区治理难题的新招。烈士塔社区位于南京江浦老城人流量最大的核心商圈,社区共有3200户,商铺就占了1200多户,从业人员约3000人,这种“上住宅、下商铺”的网格结构使同时服务好居民和商铺成为社区治理的关键。浦口区顺应消费新趋势和传播新格局,激活数字技术“最大变量”,将理论宣讲、惠民增收嵌入“电商直播”技能培训,把大流量变成正能量。

  烈士塔社区与浦口区电商企业“六小狐”合作,共同打造了“弘商圈”直播基地,并成立公益组织后浪创业服务中心,提供电商直播所需的培训、资金、设备等支持。基地目前已汇聚200多家商户,成为社区帮助小商户、做好基层治理的服务平台。网络直播架起了连接社区、商铺和居民的桥梁。商铺的生意好了,居民的钱袋子鼓了,老百姓对社区更信任,社区工作也更容易开展了。

  “我们想通过公益培训帮扶,帮助辖区群众获得更好的创业就业机会。”直播基地发起者之一宋扬说。

  “宝妈直播达人孵化计划”是直播基地推出的一个公益项目,目前已经培训了70多位“宝妈学员”。社区居民张鸽芹是首批学员,前后参加了5次培训。孩子上初中后,张鸽芹的空闲时间多了,重新就业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在直播基地公益培训师的帮助下,张鸽芹从刚来时一窍不通的“小白”,到能独立完成短视频的拍摄、剪辑和发布,只用了一个多月。在探店实践中,张鸽芹不再紧张得手抖,面对镜头,能够落落大方地介绍店铺,展示商品,与商户沟通。

  对于一年前才从南京财经大学毕业的吴枳薇来说,2022年11月30日是个大日子,她和小伙伴在TikTok上的跨境小店正式运营,数十款精品小首饰一亮相就有了不错的销量。如果没有“弘商圈”直播基地,吴枳薇也许不会走上创业路。从定方向到选品类,从建渠道到拉专线,直播基地给吴枳薇的帮助几乎覆盖了全流程。贴心的服务引得不少外区青年来到浦口区烈士塔社区创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烈士塔社区努力挖掘“直播带货”的公益服务属性,通过“弘商圈”直播基地助力浦口区妇女、青年和残疾人创业就业,让社区的正能量辐射全区,温暖更多人。

  直播基地还打造了浦口共青团“新农菁英直播间”,培养的主播和优秀商铺,与涉农社区及农创园合作,开展助农推介直播服务,以“网红主播+素人探店+特色产品”的带货形式,助推浦口农产品走出去。目前,已累计完成涉农零售300余万元,开展了10余场直播助农培训。

  图为2022年11月30日,在烈士塔社区一家商铺内,网络直播主播在帮助商户开展直播带货。 南京市浦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王俊/摄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烈士塔社区党总支书记孙欢欢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学习贯彻好二十大精神。“弘商圈”直播基地自然地成为了社区党总支部学习宣传二十大精神的重要平台。社区与直播基地共同开展“直播青年成长计划”和“学习二十大,永远跟党走”教育实践活动。走进“弘商圈”直播基地,随处可见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资料,基地还设置了二十大精神“学习角”和“我想说”留言区,方便主播党员和商铺党员就近学习。

  “我们注重接地气,直播时把二十大精神转化为群众能听懂的语言,比如大家普遍关注民生问题,我们就重点讲解报告中关于增进民生福祉的内容。”主播于欣怡已成了小有名气的“红色麦克风”。直播不仅能“带货”,还能“带政策带服务”。直播基地开办“先锋直播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主播党员每周末开展在线诵读会,分享学习感悟。社区工作者和主播、商铺、居民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并融入就业创业政策讲解,有效激发了群众的学习热情和发展活力。

  “过去走访很难问出东西,现在商户们都愿意跟社区同志交朋友聊心里话了。”孙欢欢深有感触,“社区同志主动了解直播行业群体所需所求,近期收集了30多条意见诉求。”烈士塔社区以“弘商圈”直播基地为依托,以公益方式、商业思维为辖区商铺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小商户群体中落地落实。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烈士塔社区创新服务治理方式,充分发挥“弘商圈”网络直播优势,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办好一件件实事中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让千家万户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勇闯创新“无人区”

《求是》杂志记者 黎海华 南方日报记者 吴擒虎

  广东东莞松山湖畔,坐落着我国已建成单项投资规模最大的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中国散裂中子源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广东省共同建设的“国之重器”,是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运行以来取得了多项重要科学成果。

  如今,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经建成包括通用粉末衍射仪、多功能反射仪、小角散射仪、多物理谱仪和大气中子辐照谱仪在内的5台谱仪。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的设计通量是同功率英国散裂中子源谱仪的4到5倍;分辨率与兆瓦级的美国散裂中子源同类谱仪相当,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介绍:“近些年来,中国学者申请国外散裂中子源的实验机时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自主研发必须首先做到设备不再受制于人。我们按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要求,攻克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中国散裂中子源的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们将始终坚持自立自强,以原创性引领性的科研成果弘扬中国科学家的骨气。”中国散裂中子源多物理谱仪负责人殷雯研究员信心十足。

  从2007年落户广东东莞,到2018年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运行,再到如今散裂中子源二期项目加快推进,中国散裂中子源始终坚持自立自强。

  “嫦娥七号”要去月球找水,怎么找?中国散裂中子源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2022年11月16日至18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团队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反角白光中子束流线上开展了“嫦娥七号”重要载荷——“中子伽马谱仪”的中子标定实验,该载荷将用于获得月表的水分布。

  中国散裂中子源就像一台“超级显微镜”,为我国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化工、生命科学、资源环境和新能源等领域提供了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科研平台。

  中国散裂中子源2018年对外开放运行,很多高校院所的专家们慕名而来。目前,中国散裂中子源已累计完成8轮开放运行,一年开放机时超过5000小时,拥有约4000个注册用户,完成课题800余项,在航空航天、量子、能源、合金、高分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催生了一批源头创新硕果。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还积极推进关键技术成果转化,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副主任金大鹏分析:“党的二十大从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角度,提出要优化国家科研机构的定位和布局,散裂中子源作为大科学装置,可以继续发挥重要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当前,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项目正加快推进,项目建成后,打靶功率将从100千瓦提升到500千瓦。到2030年,散裂中子源将带动我国中子散射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科学全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行走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园区,总会与一个个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不期而遇。如今,这里已汇聚了一支500多人的科研和工程队伍,其平均年龄不到37岁,许多青年科研人员已担任系统负责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散裂中子源在基础研究上矢志不渝、在辐射带动上勇于担当,不断支撑我国科技前沿研究和基础研究,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图为位于广东东莞松山湖的中国散裂中子源。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中国散裂中子源自投入运行以来,像磁铁一样汇聚了一大批科学家。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对此深有感触:“当初作出从北京来广东的决定,今天看来无疑是正确的。散裂中子源让我们的才能有了用武之地。”

  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加强人才国际交流,用好用活各类人才”,“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加强国际化科研环境建设”等要求,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联合东莞理工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建设的多物理谱仪自2021年10月以来持续对外开放,吸引了香港、澳门的研究人员在这里开展实验研究;与东莞理工学院、香港城市大学、澳门大学共同建设了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

  青年研究人员在这里如鱼得水。中国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大胆创新,放手让青年挑担子,输送青年人才学习深造,支持青年人才开展前沿创新研究。

  招引天下才,勇闯“无人区”,中国散裂中子源不断结出源头创新硕果,助力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国之重器”,以坚持国产化的初心、勇闯“无人区”的雄心、招引天下英才的恒心,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持续作出积极贡献。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中国散裂中子源必将继续勇闯创新“无人区”,彰显“国之重器”的时代担当。

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求是》杂志记者 梁佩韵 贵州日报记者 刘骏娇

  15分钟能干什么?能去哪里?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元社区,居民出门步行不到15分钟,就能到达社区养老服务站、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托育服务中心、超市……这便是金元社区打造的15分钟生活圈。短短15分钟,“圈”出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更“圈”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社区考察调研,关心民生福祉,夯实基层治理。2021年2月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元社区看望基层群众时强调,“坚持为民服务宗旨,把城乡社区组织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好,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嘱托殷殷,如沐春风。金元社区干部群众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今天的金元社区,目之所及皆是安居乐业、幸福和美的动人画面。

  上午8点半,居民胡君广步行10分钟,就将孩子送到了家门口的托育服务中心,放心上班去了。“小朋友们,坐好啦,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在老师和阿姨们的带领下,孩子们欢快地唱着儿歌,玩起了游戏。“家里的年轻人要上班,白天照顾不了孩子,我们年纪也大了,照顾小孙孙精力有限,社区有了这个托育服务中心,离家只有几步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居民李奶奶说。为解决部分3岁以下的孩子无法入园、父母没时间照看的问题,金元社区积极打造普惠性托育服务中心,免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不仅要让幼有所依,还要让老有所养。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考察时多次提到要加强养老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养老服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冬日暖阳,微风和煦。金元社区的法治广场上,伴着舒缓的音乐旋律,居民们专注地打着太极拳,不远处的老年学校内,传出阵阵悠扬的歌声。

  金元社区老年人多,很多老人的子女在外工作。针对现状,社区组建了“小棉袄”志愿服务队,走进老人家中开展关爱活动。按照贵阳市探索创建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三感社区”以及打造15分钟生活圈规划要求,社区建成了约300平方米的养老服务站,为老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助托、助乐和探望等方面服务,社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服务体系渐趋完善。

  “中午就去老年食堂就餐,十分方便,住在这里幸福感满满。”64岁的王友兰是合唱班班长,业余爱好非常广泛。她在老年学校结识了很多新朋友,老年生活丰富而充实。

  金元社区还打造了一站式便民服务大厅,开通“全程代理”、“网上预约”等便捷化服务,实现居民足不出户“能办事、办成事”。现在,社区便民服务站可为居民提供54项便民服务,比过去增加了新冠疫苗接种、教育救助等23项服务。

  社区大小事,居民来商议。为了使15分钟生活圈满足居民的多样需求,金元社区积极搭建社情民意窗口、居民议事会、居民议事廊,开通“微心愿”等平台,多渠道倾听居民心声,千方百计解决他们的揪心事、烦心事。

  图为2022年11月8日,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金元社区的居民在老年学校合唱班参加活动。 贵州日报记者 刘骏娇/摄

  2022年11月下旬,金元社区一月一次的居民议事会又到了,居委会会议室里坐得满满的。“书记,我想提一下养老服务站的问题,在社区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不能保障老年群体的吃饭问题?”“咱们托幼班收费能不能便宜一点,我们年轻人经济压力不小,感觉收费贵了点……”议事会上,居民代表纷纷建言献策,大家的讨论都聚焦在如何完善社区的公共服务、更好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当天,党的二十大代表袁琴给居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征集居民的建议。她说:“我作为基层党代表,一定要多倾听群众的心声。”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加强社区治理,既要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也要发挥居民自治功能。”观山湖区委组织部有关负责同志说,为优化协商共治,观山湖区推动社区“党建联席会”、“共治委员会”全覆盖,健全社区党组织引领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有困难,找社区”、“社区建设我参与”正成为居民的共识。得益于居民、共治委员会和联合党支部的共同努力,一年多来,金元社区扩大了老年学校的办学规模,扩建了社区卫生服务站,设立了普惠性托儿所,开起了“法律诊所”……15分钟生活圈已成为金元社区居民高品质生活的组成元素,赢得居民纷纷点赞。

  记者手记:

  “15分钟”,标示着时间的尺度,更体现着城市治理的温度、美好生活的刻度。作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地区,贵州省贵阳市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人民至上理念,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全力推进15分钟生活圈建设,为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按下“加速键”。

为国守边:我愿意

《求是》杂志记者 李 飞 兵团日报记者 姜小薇

  “如果让你把家安在边境线上,坚守在荒凉的无人区为国守边,你愿意么?‘我愿意’,这是兵团第九师一六一团护边员魏德友的回答……”12月的一个雪夜,室外寒气逼人,但石河子大学“兵团精神育人——名师思政导航”课堂却气氛热烈。当天的课程讲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魏德友的故事。

  “我一辈子只做了育种、育人两件事。当年屯垦戍边,我登上西出阳关的列车,来到石河子大学工作,一待就是一辈子。我的事业在新疆,家在新疆,我的学生们、孩子们都在新疆,我还能为新疆的发展发光发热。”83岁的讲课人叫曹连莆,曾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是农学院教授、知名小麦育种专家。

  “我叫金茂芳,今年89岁了。1958年,领导决定让我保管一辆拖拉机。自那以后我就下定决心,这是国家的财产,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孩子一样去爱护。”讲台上的金茂芳老人,是新中国第一代女拖拉机手,2019年获“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以她为人物原型之一的女拖拉机手肖像,曾印在第三套人民币1元纸币上。

  ……

  一位位兵团精神传承人受邀走进石河子大学思政课堂,讲述他们扎根新疆、建设新疆、奉献新疆的经历和故事,受到学生们的热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造“兵团精神育人——名师思政导航”特色思政课程,聘请兵团英模人物担任校外思政导师,这是石河子大学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坚持以兵团精神铸魂育人的一个缩影。

  2022年7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八师石河子市考察时强调,兵团人铸就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用好这些宝贵财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说到了我们的心坎上,作为一所长期扎根边疆办教育的兵团高校,贯彻好党的二十大关于教育工作的部署要求,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以兵团精神育人、为维稳戍边服务,是石河子大学的努力方向。”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柴真说。

  石河子大学与共和国同龄、与人民军队同源、与兵团精神同根。学校充分发挥兵团精神对青年学子理想信念的标杆作用、人生价值的示范作用、成长成才的激励作用、建功立业的驱动作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打造有价值、有特色、有温度的思政课,聚焦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新时代戍边人。

  如何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进一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石河子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梁红军说:“学校通过一系列调研,创新思政课堂形式,邀请学校知名专家和身边的榜样走上讲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打造深入人心的思政课,学生对思政课有了新的认识。”不少学生感慨:“思政课太有意思了!党的二十大报告与我们息息相关,每听一次都能从中汲取力量。”

  图为在魏德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七一勋章”获得者、兵团精神的典型代表魏德友向学生们讲述守边的故事。 石河子大学供图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情怀的人讲情怀、有故事的人讲故事,学校聘请了“全国道德模范”马军武、“最美奋斗者”金茂芳、“马背医生”李梦桃等一批常年坚守维稳戍边一线的先锋模范担任校外思政导师。同时学校拓宽课堂教学主渠道,在军垦第一连、老兵精神展示馆等地挂牌“兵团精神育人实践教育基地”,每年组织大批学生参观体验,打造“可听、可视、可感、可践行”的实境课堂。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每年暑期组织1000余名学生奔赴基层开展科技和文化服务,寻访老兵故事,助力乡村振兴,树牢青年学子扎根兵团、奉献边疆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24岁、来自甘肃的苟娜,便是毕业后选择扎根边疆的一员。她不顾父母挽留,选择留在距离家2600公里以外的塔里木职业技术学院工作。

  “在母校的学习经历,让我更加深入了解了兵团、爱上了兵团,坚定了我献身教育事业、扎根兵团建功立业的决心。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极大鼓舞了我,留下来不后悔,这是我人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苟娜说。

  每年毕业季,都会有一批批像苟娜这样的石河子大学毕业生,背负行囊奔赴新疆各地,像小白杨一样扎下根来,用实际行动践行“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誓言。

  在兵团精神的感召下,近些年来60%以上的毕业生留在新疆和兵团建功立业,他们的青春之花绽放在天山南北。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石河子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大力弘扬兵团精神,探索思政课创新,聚焦培养爱国爱疆、担当奉献的新时代戍边人,为新疆和兵团吸引了人才、培养了人才、留住了人才。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  校对 - 徐勇林 夏明月 审校 - 陈嵘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246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