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三)

来源:《求是》2023/12 2023-06-16 07:53:37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三)

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求是》杂志记者 周昭成

  走在吉林省长春市东风大街,毛泽东同志手书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汉白玉基石,连同庄重大气的一汽标志性建筑巍然矗立。

  这里,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

  70年前,人民共和国百业待兴之时,中国一汽建厂。第一辆卡车“解放”、第一辆小轿车“东风”、第一辆高级轿车“红旗”在这里陆续下线,点燃了民族汽车工业的光荣与梦想。

  70年来,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已成长为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前列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今日之中国,也成为了汽车生产和销售的第一大国。

  2020年7月23日,在中国一汽研发总院整车硬件测试实验室和企业展厅,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了解新技术研发情况,察看了最新款式的整车产品。总书记倍感欣慰,话语意味深长:“我们发展自己的汽车制造业,像一汽这样的企业要当先锋。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殷殷嘱托照亮未来,熠熠成果振奋人心。

  近3年来,中国一汽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一汽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日俱增。

  ——在传统燃油机领域,中国一汽已自主掌控排量覆盖1.0升至6.0升的乘用车高效节能动力平台,发动机热效率达39%以上。

  ——在混合动力领域,突破超高压缩比米勒循环、低压EGR(废气再循环系统)等6项核心技术,发动机热效率达44%以上。

  ——在新能源领域,突破高功率电机、高能量密度电池、热失控预警等9项关键技术,正在进行固态电池、氢燃料发动机等技术研发。

  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关键要锚定航向。

  新能源汽车是重塑当今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我国建设汽车强国必须抓住的重要机遇。早在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深刻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在中国一汽考察时,总书记进一步指明方向:“现在中国要向制造业强国、工业强国的更高目标发展,就是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抢抓机遇、弯道超车。”

  见证、参与并引领民族汽车品牌一路走来的中国一汽,如何承接以往辉煌篇章,在新能源“竞技场”巩固根基、创新技术,乘势而上?

  “中国一汽不断加速新能源产品布局,从今年起坚定推进‘All in’新能源战略,全流程、全方位、全体系向新能源汽车奋进转型,坚决做到‘两个全部,一个停止’,即技术创新投入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停止传统燃油车技术和产能的新增投入,力争‘一年见效,三年前茅,五年领先’,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145万辆,其中自主品牌占比超过50%。”中国一汽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邱现东说。

图为中国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生产线。 中国一汽供图

  走进主要生产新能源车型的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我们看到了中国一汽全链条筑牢新能源汽车产业根基的场景。在研发领域,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协同设计和虚拟仿真平台,打造敏捷开发模式,产品开发效率提升30%,研发周期缩减6个月;在制造领域,搭建汽车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四大工艺全流程智能化生产,整车生产准备周期压缩6个月,订单交付周期缩短25%……这里处处展现着中国一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自立自强、奋勇争先的决心。

  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就要向高端进发。

  赛用雪车,是冬季竞技体育项目中的“速度担当”,最高时速高达160公里,有冰雪世界中的“F1”之称。然而长期以来,中国造不了赛用雪车,只能依赖国外租赁或进口。中国一汽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自主研发的国产雪车,打破了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

  “做雪车,我们是头一次。”中国一汽研发总院项目管理部高级主任杨文利介绍,工程师们与20多位国家队教练、运动员进行了多达11次的专题访谈,最终分解出46项功能需求和26项性能需求清单,每一个细节都要反复推敲。“大国名片、外观惊艳、快如闪电、身轻如燕、坚如磐石”,国产红旗雪车问世后,获得高度评价,展现了自主创新的强大力量,也擦亮了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关键在人。

  用数控铣床进行精细化加工的核心参数一直是国外行业机密。为突破这一核心技术,36岁的高级技师杨永修带领团队每天埋头对着图纸琢磨,在一堆代码中反复修改尝试,最终总结出了精密参数,在数控加工上实现了完全自主。近年来,中国一汽“四能”(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机构能增能减)改革给了许多年轻人更多施展才华的空间。

  聚力创新发展,勇于开拓奋进,中国汽车,一路向前。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中国一汽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努力抢占全球新一轮汽车产业发展制高点,在转型中突破、在蝶变中成长,以创新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不断把民族汽车品牌做强做大。

深哈产业园:同声唱响“双城记”

《求是》杂志记者 陈有勇 黑龙江日报记者 丁 燕

  六月初的哈尔滨,天高云淡、惠风和畅,丁香花的香气沁润着整座城市。记者走进哈尔滨松花江北岸的深圳(哈尔滨)产业园区(简称“深哈产业园”),近观深圳与哈尔滨牵手孕育的成果。在这里,楼宇拔地而起,企业相继落地,梦想扎根沃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振奋人心。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要以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对口合作为依托,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和交流合作,使南北互动起来。”深哈产业园是广东、黑龙江南北两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落地之作。

  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表示,深哈对口合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新征程上,必须一以贯之、坚定不移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积极推动东北振兴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对接,持续深化对口交流合作,以新担当新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强省建设。

  “双城”合力共建产业园,不仅仅要打造一个物理上的空间,更要“带土移植”深圳经验,推动“深圳经验”转化为“哈尔滨实践”。哈尔滨具有的优良产业基础、科教资源、区位条件、生态环境等比较优势,为深哈产业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本着“能复制皆复制,宜创新即创新”的原则,深哈产业园累计“带土移植”深圳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126项。园区规划范围26平方公里,先行推进1.53平方公里核心启动区建设,由深圳市属国企投资、控股,派驻深圳管理团队,着力打造北方的“深圳湾”。

  科创总部项目是深哈产业园首个启动项目,也是推动深哈两市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标志性工程。从2019年5月启动建设以来,科创总部项目一次次创造着“深哈速度”。1天实现公司注册成立、11天土石方工程动工、36天取得施工许可证、63天综合展览中心封顶、一标段提前126天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折算下来,创造了“两天一层楼”、“两年崛起一座产业新城”的建设新速度。

  “马上就干、干就干好,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充满活力和干劲。”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张钟莹告诉记者,她是哈尔滨水投集团派驻到产业园的成员之一,很喜欢这里敢闯敢试、注重效率的创新创业氛围。

  “我们投资建设和自主运营的深哈科创总部项目,很多企业家现场看完之后,觉得就像到了深圳。”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奉均衡对产业园的发展充满信心。产业园聚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材料、智能传感器、高端装备与机器人、现代农业等产业,积极引进优质企业落户。制定深哈科创总部项目优惠政策,对符合园区产业准入目录的500强企业、上市企业、总部企业等12类企事业单位给予最高3年的免租政策,同时为入园企业的专家、人才提供最高3年的公寓免租政策,可实现拎包入住。园区坚持“有事服务、无事不扰、服务前移、贴身周到”服务理念,建立了从企业签约到入驻办公阶段的闭环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政策服务、党群及政务服务、信息交流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商业与商务服务等全要素服务保障。

图为深哈产业园科创总部。 深哈产业园供图

  良好的营商环境释放出“强磁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投资者在深哈产业园扎下根来。产业园已引进华为“一总部双中心”、奇安信、思灵机器人、库柏特机器人、善行医疗等重点产业项目共62家。

  “我们在深哈产业园参观了1个小时,当即决定落户在这里。”在奇安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齐向东眼中,深哈产业园魅力值满满。

  “深哈产业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我们可以和华为、东软等企业合作,同时园区还能为我们提供和深圳资本对接的机会,有助于未来的科研成果落地。”哈尔滨库柏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鑫说。

  “今年以来,又有10家企业入驻深哈产业园。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注册企业569家,注册资本达213.95亿元;正式签约62家,签约入驻率达83.34%。”深圳(哈尔滨)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祁涛向记者介绍,产业园正着力推进以“哈尔滨大学大所+深哈产业园+深圳科技企业”为核心的合作机制,促进深圳市科技领军企业与哈尔滨的大学、大科研院所在航空航天、新材料、海洋装备、新能源、传感器等硬核科技领域进行联合攻关、产学研用合作。推动成立10亿元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园区的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产业占比达74%,初步形成了以数字经济、生物经济为核心的产业集聚发展趋势。

  2022年,深哈产业园建设及成效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对口合作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2023年,科技部印发的《科技创新赋能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也明确深哈产业园为赋能东北振兴试点示范区。

  记者结束采访离开时已是傍晚,高处眺望,太阳余晖中的深哈产业园辽阔美丽、生机勃勃。

  记者手记: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广东、黑龙江两省积极探索对口合作的有效方式,推动深哈产业园从一纸蓝图发展成为投资创业的热土。当前,深哈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蓝图渐成现实,未来更加可期。

传统纺织产业升级“蝶变”

《求是》杂志记者 盛 玮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迎丰科技公司印染车间,看不见污水,闻不到异味,处处干净整洁。“只要在这边一刷卡,想要出哪一缸布,它就从仓库里自动取出来,全部是无人化操作……”公司负责人傅双利自豪地说。隆隆机声、汩汩污水、滚滚浓烟不见了,水清天蓝树绿的柯桥,颠覆了大家对传统纺织印染行业的印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腾笼换鸟,集聚发展,作为传统纺织业重镇的柯桥刚刚经历过产业转型升级的阵痛。

  柯桥,是历史悠久的纺织之乡,更是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纺织产业集群基地。从“一根丝”到“一块布”,再到“一件衣”,柯桥被称为“托在一块布上”的新兴城区,市场主体超15万家,大部分与纺织业有关联,印染产能约占全国1/3。

  “10多年前,柯桥有212家印染企业,分布在14个镇街,区域分散,管理粗放,配套落后,设备低档,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与压力。”柯桥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好介绍。柯桥的印染设备原来各式各样、各个年代的都有。彼时的“低散乱”,让柯桥印染业饱受高耗能、高成本、高污染的困扰。2009年,柯桥区染布156亿米,利润仅13亿元,平均每米只挣8分钱,但耗水达12.7公斤。

  从2010年开始,柯桥启动实施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定位,大力推进设备提升、绿色发展、创新驱动、时尚引领,打造全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绍兴样板”。王好感慨地说,“当时,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通过激励和倒逼双重机制,共淘汰落后印染设备2023台(套)以上”。按照“整合集聚一批、兼并重组一批、倒逼关停一批”的原则与路径,绍兴全面完成柯桥、越城两个区的印染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印染企业从原来的259家(其中越城区47家)整合成110家。

  “现在,绿色高端是我们最大的竞争力。”浙江越新印染有限公司负责人濮坚锋表示,目前公司一半以上的订单来自欧美市场,每米布的附加值达3元以上。“这些年,一些世界时装连锁品牌机构的印染资质认证我们基本拿了个遍。”

  数据显示,柯桥印染企业国际先进设备比重达到60%以上,染色设备平均浴比由1:10提高到1:5,全区印染行业亩均税收提高至25.1万元,每米印染布附加值提高15%以上,形成了全国生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市场销量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纺织印染产业集群。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赋予的机遇。传统的纺织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不是“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和设备升级换代,必须深化产业数字化变革。

  在柯桥区印染产业服务中心,“织造印染产业大脑”中的“数字孪生工厂”模块正在有效运作,实际业务和生产场景被模拟、分析、追踪、比对、测算,产品质量、成本等信息实现全程追溯。“我们的数字孪生可视化系统能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负责人王韬介绍说。截至目前,由柯桥建设的“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在省产业大脑能力中心上线,累计接入数字供应链、设备云联、智能排产等应用场景20个,接入织造、印染、机械、环保等各类企业1700多家,其中印染企业基本实现全覆盖,推动行业生产效率提高8%以上,能耗降低10%以上,良品率提升15%以上。

图为正在忙碌生产中的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印染聚集区。 绍兴市柯桥区委宣传部供图

  “互联网+”、“智能化+”的发展模式下,柯桥的纺织印染企业在数字化、智能化赛道上加速奔跑。“智能化改造带来了效率提升、环境改善。”迎丰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徐叶根介绍,过去人工配色,稍有不慎便会染料溢出、污水横流。如今,只需在操作台输入指令,系统便可精准调取对应染料,自动输送至对应染缸,减少染料浪费。宝纺印染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进行数字化改造,仅在染色工艺上的一个改进提升,就直接让水耗下降20%,每年成本节省上千万元。

  近年来,绍兴注重科技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纺织产业再升级。柯桥全区印染企业在智能化技术改造方面的投入每年都在4亿元以上,目前45%左右的企业有测配色系统,80%的企业有半自动、自动染料助剂称量输送系统,100%的企业有用能、排污检测系统,70%以上的企业拥有生产制造和购销存管理系统。2022年,柯桥大纺织实现产值1296亿元、增长7.6%,占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55.8%;纺织品出口超1000亿元、占区出口总额的77.7%。

  新时代新征程,柯桥纺织业坚持转型升级不停步,正在积极探索“从无到有”新可能,不断攀登“人有我精”新高度,摆脱“传统产业”、“夕阳产业”的刻板印象,加速向先进制造业、高附加值产业迈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柯桥通过企业集聚发展和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使得高污染、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华丽转身为“新兴行业”、“朝阳行业”,成功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下好创新“先手棋”

《求是》杂志记者 黎海华 合肥日报记者 苏晓琼

  巢湖之畔,创新潮涌。位于合肥滨湖新区的安徽创新馆内,科技创新成果琳琅满目,吸引一批批参观者驻足观看。安徽创新馆是全国首座以创新为主题的场馆,自2019年开馆运营以来,不仅成为安徽科技创新的“窗口”,更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大市场”。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创新馆参观考察时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靠创新。要进一步夯实创新的基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育新兴产业,锲而不舍、久久为功。”近年来,合肥努力下好创新“先手棋”,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合肥高新区,数十家量子科技产业链企业汇集云飞路两侧。今年5月31日晚,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内,176比特“祖冲之号”量子计算云平台在合肥正式上线,它刷新了我国云平台的超导量子计算机比特数纪录,是国际上首个在超导量子路线上具有实现量子优越性潜力、对外开放的量子计算云平台。围绕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等,合肥吸引培育40多家量子科技企业。

  6月5日至6日,2023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合肥举行,会议主题是“携手高质量一体化、奋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次座谈会上,签署了上海张江安徽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作共建协议,再次为合肥插上科创的翅膀。

  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合肥努力打通“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关键环节。目前,合肥已建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42个,搭建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1600多个。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必须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推进科技创新。在合肥高新区,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的在线数字地球产品正在“上新”。中科星图高级副总裁唐德可说,“数字地球”作为打通天上卫星资源与地上行业应用的承载平台,融合了新一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产业,可赋能千行百业。

  5月30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合肥经开区签署协议,宣布总投资近10亿欧元的大众汽车(中国)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落户合肥经开区。目前,比亚迪、大众安徽、蔚来等一大批头部新能源汽车企业落户合肥,集聚从整车到关键零部件生产、配套及回收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0余家。2023年1—4月,合肥新能源汽车产量达17.2万辆,同比增长约4倍。

  从“靠创新起家”到“靠创新当家”,合肥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努力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如今的合肥,创新企业渐成丛林。2022年,合肥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834家,平均每天诞生5家,总数达6412家;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200余家,同比增长近七成;新增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8家,总数达139家。2023年一季度,合肥16条重点产业链加速“奔跑”,产值同比增长8.0%。

图为安徽创新馆。 合肥日报记者 张大岗/摄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合肥加快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不断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今年5月,磁约束聚变能研究开放创新试点在合肥正式启动。这是中国科学院启动的首个开放创新试点领域,意味着我国正依托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EAST)建设国际一流聚变研究共享基础设施。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建国介绍,磁约束聚变国际合作作为试点项目,将在科学岛及其周边打造一个适宜中外青年科学家学习工作生活的生态空间,推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

  5月29日,“合肥请您来,20万个岗位供您选”活动首场现场对接会在合肥举行,万余名大学生前来求职应聘。这一面向毕业生发出的“青春之约”,诚邀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来合肥就业创业,现场不少毕业生直呼“够专业”、“很贴心”。

  城市与人才同频共振,在创新中互相成就。合肥出台一系列人才激励政策。例如,在合肥市重点产业链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就业,且在合肥无自有住房的高校毕业生,可按相应标准免费租住国有租赁公司房源3年。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合肥出台人才支持专项政策,做好医疗服务、子女就学保障等精细化服务。全方位的产业和人才政策,使合肥吸引越来越多链上企业“扎根”、创新人才“扎营”。

  满怀激情,开拓创新。新时代新征程上,合肥正乘风而起,飞向未来!

  记者手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合肥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升级。一项项原创成果从“实验室”走到“应用场”,一户户“高精尖”企业从幼苗长成大树,一批批人才点燃创新创业新引擎……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合肥在创新道路上奔跑前行。

奋力争做“三个排头兵”

《求是》杂志记者 刘名美

  国产首台套辊底炉,宽约3米,长100多米,像条工业巨龙,正在轰隆隆地工作着。监控室内,工程师盯着6块大屏幕和6个监视器目不转睛,双手熟练地操控着70多个按钮。生产线上,一块块巨型铝合金板材滚滚而来。这是记者在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南铝加工”)看到的景象。这里生产的高端铝材“上天下海入地”,广泛应用于天上遨游的火箭、海里巡航的船舶、地上驰骋的高铁。

  南南铝加工是一家铝精深加工企业。2017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南南铝加工,了解企业发展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海洋船舶等领域高性能铝材产业情况,指出国有企业要做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排头兵、做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做实施国家重大战略的排头兵。

  “6年来,我们牢记‘三个排头兵’的使命责任。做高端铝材,首要的就是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南南铝加工副总工程师何克准说。他曾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时介绍过企业前沿产品。如今,这位“80后”已成长为技术骨干,带领年轻的航材团队攻关航空航天铝合金材料生产技术。

  铝是世界上产量和用量仅次于钢铁的金属。高端铝合金材料导热性好、易于成型、比重轻、强度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轻工、通信、电子等领域。但是,一些高精尖铝材生产技术长期被少数发达国家垄断。

  “过去,宽幅铝合金板材无法自主生产,给我国重大工程建设带来制约。”何克准告诉记者,宽幅铝合金板材是我国航天工程的关键结构材料,自主生产关键材料是建设航天强国必需闯过的关。“冷却水参数对大规格高品质铝合金铸锭生产有重要影响。然而,水温、水质和流量等参数,我们当时全部无从得知。”

  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怎么办?航材团队不服输:“国外能熔铸,我们也一定能!”3个月攻坚,他们扎根生产线反复研究,磨坏了一双又一双劳保胶鞋,埋头实验室调整参数,奋战过一个又一个通宵达旦,历经700多次攻关,开发出可移动刮水环铸造技术,一次性成功铸造世界最大规格7X50铝合金扁锭。7X50、7X04、2X19、2X24……这些外行人看着陌生的合金牌号,镌刻着南南铝加工自立自强、推动我国跨入少数能生产航空航天关键铝合金材料国家行列的坚实足迹。

  不仅不再被“卡脖子”,还将拥有自己的“杀手锏”。“设备从国外引进,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国外技术人员维修,还要向对方提供一些关键数据。”南南铝加工冷轧制造中心副总经理卓义富向记者介绍,关键装备依赖进口,工艺需求和重要参数得等国外专家现场调试,不但成本高,时间上没保障,而且难以保护自己的技术安全。

  “现在可不一样了!”顺着卓义富手指的方向看去,一个5米多高、300多米长的大家伙,一眼望不到头!这正是我国首台套气垫炉生产线。“和此前的进口设备相比,国产气垫炉的辊子从230多根减少为100多根。可别小瞧这个数字,每少一根就意味着减少了一个质量风险点,对保障生产高表面产品的质量是极为有利的。”

在南南铝加工冷轧制造中心,工人正在操作机器调运铝卷。 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供图

  这是我国第一条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高品质铝合金板材连续热处理生产线,不仅突破了核心装备研发和制造方面的瓶颈,而且实现了性能优化升级,在国际竞争中弯道超车。

  “排头兵,就要帮助我们的国家把发展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怎么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化?根本上要依靠创新。”77岁的张新明是南南铝加工的首席科学家,他20世纪80年代公派留学回国后,投身铝合金材料研究,如今坚持奋战在科研生产一线,见证了南南铝加工走自主创新之路、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探索和成果。

  为“复兴号”轨道研发枕梁型材,支撑“中国速度”稳步攀升;为新能源汽车研制高性能汽车板材,挑战全球最高质量批量化生产标准,助力我国绿色发展;为高端电子产品提供关键材料,嵌入全球泛半导体产业链供应链,服务新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南南铝加工获得授权专利159项,参编国家标准5项。“今天的中国是最肥沃的创新热土,南南铝加工有自信也有能力,为中国的自主创新贡献力量。”对未来,张新明信心十足。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勇于创新创造给予了肯定。”谈起总书记的关心和鼓励,南南铝加工党委书记、董事长韦强感动又自豪,“总书记两次来到南南铝加工。2010年第一次来,看到的还是建材类传统产品;2017年第二次来,看到的已经是高铁、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类的新产品。如今,我们的多项技术达到领先水平”。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现代化蓝图。让新材料成为新的增长引擎,铝材料大有可为。”韦强坚定地说。南南铝加工,正拥抱新时代新机遇,继续走好创新路,奋力争做排头兵。

  记者手记:

  坚持自立自强、勇于创新创造,南南铝加工的故事,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生动实践。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将以科技创新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  校对 - 乔雪 高胜军 审校 - 夏明月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95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