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五)

来源:《求是》2023/14 2023-07-16 08:27:42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五)

建设海上牧场 打造“蓝色粮仓”

《求是》杂志记者 盛 玮

  福建省宁德市三都澳白基湾海域风光秀美,浮动的渔排鳞次栉比,连接成片,蔚为壮观。成千上万的养鱼网箱内,一条条大黄鱼欢快地甩着尾巴竞相逐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既向陆地要食物,也向海洋要食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牧场、“蓝色粮仓”。福建是海洋与渔业大省,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3752公里,居全国第二。近年来,福建以海上牧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不断丰富“中国饭碗”,海洋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点。

  “这个海以前环境污染太严重了。”三都澳养殖户宋向国感慨地说。宁德是中国大黄鱼之乡,却一度因无序、无度“耕海”,陷入困局。2018年以来,宁德开展大规模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累计投入45.48亿元,用环保塑胶制成的深水抗浪网箱、新型小网箱和空心浮球升级替代木质渔排、泡沫浮球等传统养殖设施,清退和升级改造渔排142.7万口,规范了海上养殖布局,让三都澳重现碧海蓝天。

  “综合整治后,虽然养殖面积减小了,但产量上来了。因为传统木制网箱才4米多深,亩产量只有30多吨,现在深水抗风浪网箱深达12米,亩产可以达到50—60吨。”宋向国高兴地说,综合整治还给渔民的生活带来巨大变化,“5G、太阳能等各种设施一应俱全,在海上生活与陆地没有太大差别了。”

  “三都澳地理位置优越,海水水质好,适宜大黄鱼生长。养鱼网箱升级改造后,养出来的生态大黄鱼条形好、成色佳、品质高,预计今年养殖量能达8000多吨。”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尤维德说。

  水清滩净,鱼鸥翔集,人海和谐,渐次绘出新时代海洋牧场的壮阔图景。2022年宁德市大黄鱼产量达19.47万吨,占全国产量73%以上,产值88.75亿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发展深海养殖装备和智慧渔业,推动海洋渔业向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转型升级。遵照总书记指示要求,福建大力推进“福海粮仓”建设,实施深远海养殖试点三年行动,加快装备技术集成,全省累计投建深远海养殖平台17台套,规模居全国前列。

  “智慧养殖涵盖了水温监测、水体环境监测、洋流监测、自动投料等方面,声呐可以帮助我们很好观测大黄鱼的生长动态,监测数据让我们从靠传统经验养殖转变为标准化和规模化养殖。”“闽投1号”运营总负责人许航说。发展智慧渔业,对促进海洋养殖渔业转型升级十分重要。传统水产养殖高度依赖人力、经验,靠天吃饭、风险难控,依托新技术尤其是智能技术不但实现了降本增效,养殖品质也大幅提高。

  图为福建宁德三都澳白基湾海域新型塑胶渔排鳞次栉比,与蓝天碧海相映,成为海上一道亮丽风景。 宁德市委宣传部供图

  “闽投1号”立于福州市连江县定海湾水域,是一种新型绿色智能化深海养殖平台,长92米、宽36米,养殖水体约6万立方米,预计每年可以养殖优质大黄鱼600吨,年产值可达1.2亿元。“闽投1号”设有50平方米的智慧渔业中心,智慧渔业系统集合声呐、光学等多种探测技术,可多维传输数据,并通过自主研发算法,建立评价体系,指导生产及运营。

  “与传统的养殖方式相比,我们一个工人就能检测整个台套3个网箱,效率提高数倍。”“闽投1号”工作人员范永杰说。据了解,“闽投1号”从附近渔民手里收购3两多大小的鱼苗,在不同网箱接力养殖一年多长到1斤左右再上市。许航说:“相较于近海养殖,远洋牧场里的鱼能够自由活动的空间更宽也更深了,天然饵料更加丰富,同时还会经过风浪历练,这样的大黄鱼肉质更紧实、回味也更甘甜。”当前,“闽投1号”正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积极展开产学研一体化合作,进行深海养殖技术攻关,拓展养殖更多高经济价值的鱼类。同时,养殖、加工、冷链、物流等全产业链技术创新也在不断深化,正打造年经济价值可达10亿元的深海养殖产业链,“蓝色粮仓”从近海逐步推向广袤的深远海。

  “躬耕”万顷碧波,“放牧”蔚蓝家园。在福建,越来越多的海洋牧场出现在大海中,“田园”从土地走向海洋,渔民用创新科技耕海牧渔,不断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2022年福建海洋经济规模继续保持全国前列,全省海洋生产总值1.2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23%。全省水产品总量862.4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548.9万吨,居全国第一;水产品人均占有量200余公斤,居全国第一;水产品出口额85亿美元,连续10年居全国首位。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是一个14亿多人口的国家,民以食为天,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除了吃粮食,吃陆地上的食物,还要靠海吃海。”辽阔的海洋就是蓝色的粮仓、丰茂的牧场。福建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一手抓环保、一手抓科技,不断开拓深远海养殖,努力把建设“蓝色粮仓”这篇文章做精做好。

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

《求是》杂志记者 李民圣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碧波荡漾,林木葱郁,树上白鹭翔集,树下鱼虾游弋,恰如一幅美丽和谐的生态画卷。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保护区东部的麻章区湖光镇金牛岛红树林片区,察看红树林长势和周边生态环境。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这片红树林是‘国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坚持绿色发展,一代接着一代干,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中国,为保护好地球村作出中国贡献”。

  红树林,既可防风消浪,又能净化海水,还为鱼虾鸟类提供栖息之所,素有“海上森林”、“海洋绿肺”、“海洋卫士”之称。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自然保护区,有真红树和半红树植物15科26种,记录鸟类312种,在净化海水、调节气候、保护海岸、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总书记殷殷嘱托我们要把这片红树林守护好,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为我们做好红树林的保护工作指明了根本方向”,回忆起当时给习近平总书记介绍红树林保护的场景,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张苇依然心情激动,“我们要继续提高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提升红树林保护的精准性与科学性,为红树林保护作出贡献,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

  一个个实时监控画面整齐划一,监控触角覆盖整个片区;无人机在高空中来回穿梭;打开手机APP,各类监测指标跃然屏上……这是保护区一个管理站的一幕。针对保护区管理区域面积大、管理单元分散、人为活动干扰因素多的实际情况,保护区通过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护等高新技术,及时掌握区内红树林资源变化和人类活动情况,提升红树林保护的精准性与科学性。

  用智能科技提升保护管理能力,正是当地不断创新红树林保护管理方式的生动印证。近年来,当地坚持生态优先,以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抓手,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创新巡护管理模式、建立多部门联防联控体系等方式,统筹推进红树林系统保护和集中连片修复。通过开展保护区退塘还湿、大力开展红树林营造修复等活动,“十三五”期间保护区共新造红树林5700亩,封育补植18900亩;开展入侵物种清理工作,清除互花米草410.5亩,有效改善红树林生长环境。

  “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就是要全力以赴保护最珍贵的东西。”湖光镇世乔村党支部书记许伟宁是土生土长的湛江人,对红树林的热爱根植在他的记忆深处。他说,“村里不管是老人小孩,都知道红树林很宝贵。特别是总书记嘱咐我们要守护好红树林,大家更觉得多了一份使命感,也更有信心把祖祖辈辈留下的红树林保护好”。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红树林郁郁葱葱,白鹭翔集。图为保护区一景。 湛江市委宣传部供图 彭镇强/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红树林湿地生态价值不可估量,如何才能将生态价值转化成经济价值,推动红树林保护工作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经过不断实践,当地摸索出红树林种养耦合模式,即在宜林塘基、堆岛等较高处种植红树林,在养殖塘、潮沟等较低处养殖水产品,形成红树林、水域(潮沟)、裸滩交错的种养耦合布局。用此模式营造红树林,只占用养殖塘部分区域,其他区域可以继续养殖;同时,在养殖塘里“挖土堆岛”种植红树林,塘内容纳水的体积没有减少,养殖品种的收成自然也不会少。而且,种植红树林还可以吸附养殖残饵和养殖动物排泄物,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反而能增加养殖品种收成。麻章区自然资源局一位负责人说,“红树林种养耦合模式,既能满足养殖户的养殖需求又能够保护红树林,解决红树林修复难题。经济账、生态账、发展账算清楚了,大家的积极性也高涨起来了”。

  “我们将通过创新智慧管护模式、完善科研监测体系、提升科普宣教能力等举措,进一步加强红树林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同时,推动红树林生态保护与滨海旅游、观光农业、休闲渔业等业态深度融合。”张苇介绍说,目前湛江正优先实施保护区内宜林滩涂、宜林养殖塘造林,按节点完成红树林营造修复任务;加快建设“红树林之城”,打造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全力推动金牛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等,把红树林这个“国宝”保护好,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前往金牛岛红树林片区的路上,有一句标语特别醒目,“守护红树林海洋湿地,建设绿美碧海家园”。守护好“国宝”红树林,正成为湛江人的共识和行动。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湛江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建设“红树林之城”为抓手,像爱护眼睛一样守护好红树林,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富民利民的生态文明之路,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绿色动能。

“数”融百业 “算”启未来

《求是》杂志记者 周璐铭 贵州日报报刊社记者 李 坤

  海内外“大咖”云集纵论数字经济发展,20项领先科技成果面向全球重磅发布,签约项目70个、投资金额603亿元……在贵州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数博会”),聚焦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关注前沿热点科技,侧重创新成果转化,展示数字科技新实践,可谓亮点纷呈、成果丰硕。

  作为全球首个以大数据为主题的国家级博览会,数博会已成功举办9届,从一个地方性展会成长为国际性盛会、世界级平台。数博会见证了贵州角逐数字经济新赛道的发展印记,发出了推动全球大数据领域交流合作的时代声音。

  数博会这张亮丽名片的熠熠闪光,贵州大数据和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高度重视和关怀指导。2015年,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2018年、2019年,总书记连续两年向数博会发来贺信,极大推动了数字经济发展,提升了数博会国际影响力;2021年,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希望贵州“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贵州在大数据“突围战”中抢先机,建设首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数字新产业、解锁数字新技术、打造数字新场景、构建数字新生态,大数据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华为、苹果、腾讯、网易、美的等一批科技巨头纷纷落户贵州,贵阳贵安成为全球聚集超大型数据中心最多的地区之一,贵州数字经济增速连续8年排名全国前列。

  行走在黔贵大地,“一脸通行”让贵阳进入刷脸乘车时代,黄果树等景区开启智慧旅游新体验,化屋村数字乡村建设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贵阳贵安信息产业园“5G+工业互联网”带动上万家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跑出深度融合加速度,处处涌流着数字经济发展的强劲脉动。

  贵州加“数”奔跑,有着地质结构稳定、生态气候凉爽、能源供给充足的先天优势,更有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的战略定力,一次次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的大胆尝试。

  2022年2月,国家级工程——“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贵州入选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之一,贵安新区也成为重点打造的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之一。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赋予贵州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的重任,支持贵州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

  “贵州算力枢纽以贵阳贵安为核心承载,这是贵阳贵安的重大机遇。”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马宁宇说,贵阳贵安正围绕“算力”这个核心生产力和“数据”这个核心生产要素,加快形成“云、算、数、网”融合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国家数据生产要素流通核心枢纽。

  全国首个以大数据命名的交易所——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在全国率先探索数据流通交易价值和交易模式,发布全国首套数据交易规则体系,成为全国首个数据要素登记OID(对象标识符号)行业节点,2023年上半年交易额超过10亿元。登录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官方网站,全国首个“气象数据专区”、“电力数据专区”、“算力资源专区”等一览无余,企业可以根据需要,购买数据产品和服务以及算力服务……这样的新场景正成为一种日常。

  2023年5月26日,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在贵州省贵阳市拉开帷幕。图为开幕当天参会者在会场内参观。 新华社记者 刘续/摄

  位于贵安新区核心区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目之所及,市民中心、算力中心、孵化中心、贵安中心等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举全省之力打造的贵阳大数据科创城,正在成为数字产业和人才集聚区、数字场景应用示范区、生态文明展示区,面向全国、全球吸引大数据企业和人才团队创新创业。

  正在建设的网易贵安数据中心是网易自建的第一个大型数据中心。未来这里将承载元宇宙、云音乐、严选电商等网易核心业务,为全国超10亿用户提供互联网在线服务,将为贵州枢纽节点建设提供样本、贡献力量。

  贵安超级计算中心作为贵州着力打造的“东数西算”重要平台,这里的算力可称得上是贵州“最强大脑”。如果用一台普通电脑制作一部3D动画电影的特效渲染,需要几年才能完成,放在贵安超算中心只需要3个月,这一切都得益于超强算力服务。《长津湖之水门桥》、《流浪地球2》、《三体》等国内多部电影在此得到了云渲染算力服务支撑。贵安超算中心负责人夏海表示,2022年,该中心为50多个国家和地区逾20万用户提供云渲染服务算力支撑,参与约50部影视作品共计6900万小时的特效渲染。

  “东数西算”的春风,正催动着贵州数字经济乘风破浪、扬帆远航。随着一批“东数西算”工程项目的实施,贵阳贵安已形成数据中心集聚、算力企业环绕、计算产业生态链逐步完善的发展格局,为贵州进一步做大数字经济版图,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打下了坚实基础。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指出:“要着眼于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贵州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脚踏实地、种“数”耕“云”、久久为功,从借“数”起步到数实相融,从“东数西存”到“东数西算”,冰冷的数据正变成火热的能量,推动数字经济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

“苦”尽“甘”来元古堆

《求是》杂志记者 那非丁 甘肃日报记者 杨世智

  “定西苦甲天下”,“元古堆苦甲定西”!流传甚广的老话,道出了一个深度贫困村令人心酸的记忆。

  元古堆,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山沟沟里一个小村子,海拔2440米,三面环山,曾是远近闻名的“烂泥沟”。2012年底,全村农民人均收入仅为1465.8元,贫困面高达57.3%,属于典型的深度贫困村。

  2013年2月3日,农历小年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元古堆,进村入户看真贫,看得仔细、问得深入。

  “马老,您多少岁了?我给您拜年来了。”习近平总书记走进马岗家的院子,环顾低矮破旧的房屋,关心地问:“你的房子哪年盖的?住了多长时间了?”总书记从墙根水缸里舀起一瓢水尝了尝,苦咸的滋味让他眉头紧锁。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国务院扶贫办将渭源县确定为直接联系县,省、市、县、乡共同发力,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形成领导带头、单位牵手、干群联合、社会助力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脱贫从修路开始。原本只有又窄又烂土路的元古堆,不到3年时间,踏平坎坷成大道。村子完成道路油化、硬化37.39公里,实现村内道路硬化全覆盖。

  变化在危房改造中实现。2013年,元古堆的危房改造战役全面打响。在加快3个集中安置点建设的同时,协调甘肃酒钢投资进行坡屋顶改造,修建130套安置房,并为每户配套建设52平方米养殖圈舍,配套建设62个养殖暖棚,扶持农民发展养羊产业。全村累计完成危房改造338户,实现危房清零。

  元古堆的“改厕”更是快马加鞭,只用了5个月时间,就迅速补齐了这块民生短板。

  干旱缺水是困扰元古堆脱贫的一大难题,治贫就要引水。尝过农家苦咸水之后,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甘肃省渭源县引洮供水工程工地考察工程建设情况,嘱托要让老百姓“喝上干净甘甜的洮河水”。此后,惠及甘肃几百万群众的“引洮工程”加快了步伐。经过不懈奋斗,2014年5月,元古堆率先实现户户通自来水。清水进村入户,润了民心。

  一水兴百业。脱贫攻坚以来,元古堆这个2013年以前几乎没有产业的贫困村,发展思路逐渐开阔,如今已成为以百合种植为主,马铃薯、中药材种植为辅,包括乡村旅游、家禽养殖、食用菌种植等新兴产业的美丽乡村。产业因水而生,村子因水而兴。“苦甲天下”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村容村貌变样了,电网改了灯亮了,自来水通上了,道路硬化宽敞了……致富的信心更旺了。”一曲村民自编自唱的“花儿”,唱出了元古堆的崭新风貌。

  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全国人大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当天第一个发言的就是时任定西市委书记的唐晓明。他向总书记报告,元古堆村2018年已经整体脱贫,引洮二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图为2023年6月拍摄的元古堆村。 渭源县委宣传部供图

  元古堆这10年,物换星移,沧桑巨变。10年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帮扶下,元古堆村广大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先后获得“甘肃省文明乡村”、“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甘肃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走进元古堆,远远地就能看到“脱贫不忘共产党,致富感谢总书记”的标语,村口牌坊“沐党恩并肩同筑小康路,过盛世携手共圆中国梦”的对联十分醒目,横批“群策群力”。昔日破败的村貌已成为历史;浴火重生的村庄,党建广场成为村民活动中心。广场中央,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广场四周,南有学校,北有养老院,西面是村委会办公楼和党群服务中心。隔着一条平展展的水泥路,东面一溜儿是电商馆、村史馆以及一排排红瓦白墙的新民居。

  202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216.8元,较10年前增长近10倍,脱贫人口人均收入13884.25元,较10年前增长15倍,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0万元。

  看得见的变化背后,还有元古堆村民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的内生动力和坚定自信。

  新民居改造成民宿,围墙变矮透绿见景,房间布置可媲美城里的酒店;“萌宠乐园”里分区饲养的矮马、鸵鸟、珍珠鸡、兔子,正等着游客体验亲子游的快乐;在“松森鹿苑”里,饲养员一敲打饲料桶,山上林间一只只梅花鹿奔跑而来,游客只要手捧玉米粒便能与之亲密接触;“红火花海”中是一大片万寿菊,其间点缀着或巨大或乖巧的稻草玩偶,为游客营造出花海中的动漫世界……

  这些元素,生动展现着元古堆村民的红火日子,也为外来游客营造出美丽乡村的现实场景。

  在村史馆“村民谈变化”展板中,元古堆村老支书刘海东说出了大家的肺腑心声:“几辈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全变成了真。”

  记者手记:

  “咱们一块儿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在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大力支持下,元古堆村从一片苦瘠之地蜕变成美丽乡村,老百姓喝上了干净的洮河水,过上了甘甜的好日子。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  校对 - 高胜军 夏明月 审校 - 何晨琛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74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