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八)

来源:《求是》2023/19 2023-10-01 09:00:00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八)

中国一重:在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求是》杂志记者 周璐铭

  2023年8月10日,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小型核反应堆“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被高高吊起,向着核岛方向缓缓移动,吊装成功。这是继“华龙一号”后我国核电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国一重在核电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破解“卡脖子”难题、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又一重大突破。

  “玲龙一号”反应堆核心模块的承制者——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总部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其前身为第一重型机器厂,是国家“一五”计划期间建设的全国156项重点工程项目之一。走进中国一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一重不断攻克和解决重大装备“有无”问题,累计为国家开发研制出421项新产品,填补国内工业产品技术空白475项,为各行业提供机器产品近600万吨,有力保障了我国国防安全、科技安全、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

  装备制造业被誉为“工业之母”。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2013年8月28日,总书记来到中国一重,为老国企振兴问诊把脉,勉励中国一重“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2018年9月26日,总书记再次视察中国一重,给广大干部职工鼓劲打气,“我们必须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中国发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总书记的深切关怀和殷切厚望,激荡起中国一重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

  “我们始终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为基础战略支撑,深耕核电、石化、钢铁冶金等十大装备领域,全力以赴抓好打造大型铸锻件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高端装备现代产业链链长等重点工作,全面打造创新型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产业集团”,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信心满满。近年来,中国一重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着力创建一流人才培养平台、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一流企业创新平台、一流新型研发平台,成立核电大型铸锻件联合研究中心,组建高端锻件制造技术变革创新团队,实施“洁净钢平台建设”等一批强基项目,推进人才新政47条,实施百名人才工程,设立创新工作室152个,凝聚各类创新人才3000余人,构建全员全方位科技创新动力机制,使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

  随着企业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幅提升,中国一重国家重大装备项目捷报频传,承担的16项国家项目全部攻克,突破重型H型钢万能精轧机组设计等9项“卡脖子”技术,取得核电百万千瓦整锻低压转子国产化等24项重大科技成果,替代进口产品为国家节省成本1000余亿元……

图为中国一重炼钢车间,工人采用“五包合浇”方式浇注5.5米轧机机架。 中国一重供图

  如今,创新意识已经成为每位中国一重人的自觉,转化为挺起民族工业脊梁、加快锻造“大国重器”的豪情壮志和时代担当。在水压机锻造车间,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水压机锻造厂副厂长刘伯鸣指着身边的一件号称“轧机之王”的5.5米支承辊向记者介绍说,这个由499吨钢锭制造而成的超大锻件,从出炉到冷却回炉的3个小时内,每一秒工人们都要和温度赛跑。“‘趁热打铁’,是对我们工作最形象的描述。我们打铁人,就是在和逐渐冷却的温度抢时间,充分利用每一次挤压、翻转,让工艺更加精准,不断实现技术创新。”刘伯鸣说,“这些数十吨乃至上百吨的‘巨无霸’,锻造误差要控制在毫厘之间。我们深切感受到,没有核心技术就没有核心产品,只有把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中国一重,像刘伯鸣这样的高级技师和工作团队还有很多。铸锻钢事业部党委书记、总经理宋传宝说:“我们要练好‘内功’,在原材料选用、工作流程优化、利用率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中国一重牢记总书记“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嘱托,始终以壮大民族装备工业、维护国家产业安全为己任,奋力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转变,使企业在科技创新中不断焕发新的光彩、迸发新的活力、实现新的突破,在创新的赛道上奋力奔跑。

朱村:中医药特色卫生室惠民生

《求是》杂志记者 狄英娜 中国中医药报记者 张 昕

  “这是我们村的中医药特色卫生室,中医设备齐全,还有专业的中医大夫每天坐诊。现在村里的卫生健康条件越来越好,不出村就能享受这样的中医服务,真是太方便了!”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朱村,说起村里的中医药特色卫生室,村民们赞不绝口。

  作为红色革命圣地,朱村留下了抗战初期沂蒙人民踊跃支前、钢八连抗击日伪军救百姓等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10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观看支前模范村村史展,了解革命老区群众生产生活。“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总书记考察朱村时留下的殷殷嘱托。

  从支前模范村到绿水青山、文明和谐的富裕村,10年来,朱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擦亮革命老区的“红色名片”,不仅带领村民实现了物质生活的富足,而且通过中医药、家庭医生等特色服务让村民“小病不出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便捷的中医药特色服务,身体健康也有了贴心保障。

  走进朱村健康服务中心,宣传架上摆放的健康教育宣传页映入眼帘。腰痛、胫腓骨骨折、“三高”……这些宣传页是临沭县中医院针对多种常见疾病提供的中医健康指导,吸引着许多村民驻足阅读。9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正在朱村健康服务中心喝中药养生茶,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里看望,如今,老人家身体依旧硬朗,每年坚持体检。“这儿开门了我就来转转,过来喝个养生茶,量量血压。”王克昌说起村里的变化,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我们这个健康服务中心承担着弘扬中医药文化和红色教育的双重任务。”朱村健康服务中心负责人曹磊向记者介绍说,“2021年,朱村在红色景区成立了健康服务中心,通过图文、视听、实物、设备体验等方式,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中医体质辨识、中药养生茶饮、驱蚊安神香囊等特色服务。节假日我们还会邀请临沂市中医院名中医坐诊,为村民和游客现场诊疗。”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要求“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服务体系、服务模式、管理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使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近年来,临沭县把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生活和业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县中医药服务能力。临沭县卫生健康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临沭县在建设中医药服务体系上抓活镇街、提升网底,针对农村卫生室进行重点提升。截至2023年9月,全县已新建村卫生室80处,改造提升196处,建设完成中医药特色卫生室126处。”

  赵尚霞是朱村卫生室的全科医生,她1995年参加工作,见证了这里的变迁:过去,卫生室又矮又小,只有一间屋子,基本没有什么设备;2015年,新的卫生室建成,药房、诊断室、治疗室、输液室、健康教育室完备;2018年,卫生室推广使用中医药治疗法,配备1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的康复理疗师出诊,为村民提供防病治病、日常保健服务。2023年以来,已有500余名村民接受了中医适宜技术服务,村民们对周到的中医药服务越来越满意。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期间专门来到83岁的“老支前”王克昌家中看望。如今,老人家身体依旧硬朗,每年坚持体检。图为2023年9月18日,医务人员正在为王克昌老人讲解体检报告。 山东省临沭县卫生健康局供图 高熙鹏/摄

  为做好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的日常治疗保健工作,朱村卫生室专门配备了家庭医生团队,运用中医药特色疗法开展入户诊疗并进行中医药健康管理。家庭医生会根据村民的不同情况,进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以及中医干预治疗,制定中药茶饮保健小处方、中药食疗方案等。

  58岁的村民王经林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之前一直在临沭县中医院开药,因为怕麻烦,他经常忘记开药,血压一直管理得不太好。2021年,王经林签约了家庭医生,这让他的健康状况有了改善。“有了家庭医生后,再也不用去医院排队看病、拿药了。”王经林对记者说,“医生一周来一次,上门给我测血压、血糖,还做艾灸、针灸,告诉我按哪几个穴位能降压。配合上中医治疗,我的血压控制得好多了。”

  近年来,朱村在宣传中医药文化、用中医药增进老区人民健康福祉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利用中医药文化大讲堂,定期开展中医药知识宣讲活动,传授中医健康养生之道;编排中医药养生操,带领村民练习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注重将中医药知识转化为健康生活方式;介绍“四时养生”、“食疗药膳养生”、“冬病夏治和夏病冬治养生”、“中医治未病”等群众易于接受且行之有效的医养方法……2021年,朱村卫生室被评为临沂市中医药特色卫生室、省级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

  朱村党支部书记王济钦介绍:“下一步,朱村将在强化中医药健康文化普及、提升村民养生保健素养、培育健康生活方式上继续努力,不断增强老区人民健康福祉。”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山东作为首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省份,把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获得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临沭县朱村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努力护佑老区人民身体健康,把“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殷嘱托落到了实处。

兰考蜜瓜比蜜甜

《求是》杂志记者 刘名美

  “总书记好!我在新发地市场经营蜜瓜生意。我把好的技术、好的品种带到兰考,发展蜜瓜产业,从当初的一千多亩发展到三万多亩。兰考的蜜瓜让当地的百姓富裕了,也让首都市民有了口福!”

  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张宗志作为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商户代表,向总书记汇报了自己的经营情况。时隔半年,记者在河南兰考的蜜瓜大棚里见到张宗志。阳光折射进棚里变得有些斑斓,湿热的空气中弥漫着土壤的味道,一排排瓜藤上坠着许多浑圆的绿色果实。张宗志如数家珍般介绍着蜜瓜的品种,自豪地说:“兰考蜜瓜比蜜甜!”

  寻着蜜瓜的香气,记者了解到这份甜蜜背后的故事。

  2011年,31岁的李永健当上了兰考县杜寨村村支书。他是土生土长的兰考人。“历史上,我们村人穷、地穷。1963年焦书记就来我们村调研过。像我父亲那辈人,最怕的就是挨饿。”为带领村民脱贫,村里尝试搞过养殖,也种过几种经济作物,都不灵光。

  2016年1月,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走访调研发现,兰考的气候条件和弱碱性沙土特别适合种植新培育出的蜜瓜“玉兰香”,计划在兰考搞蜜瓜种植试点。世世辈辈种粮食的村民要改种蜜瓜,行不行啊?李永健决定带头试一试。当年2月,杜寨村村委、驻村扶贫工作队集资1500元,在当时的老村室院墙后,开辟了第一块试验田。令人惊喜的是,瓜秧不但结了果,而且产量高,果形端正、网纹规整,水分大、口感甜。从此,蜜瓜在兰考扎根结果。很快,杜寨村成立了蜜瓜种植合作社,用25天时间建起了45个大棚,一年发展到两百亩,带动9个村脱贫。

  2017年,兰考蜜瓜成为县里第一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还申报了绿色食品认证。彼时,张宗志已经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经营蜜瓜生意多年,第一次到兰考收瓜。来到这里的第一个晚上,张宗志就被当地干部群众的干劲儿强烈感染,激动地说,“我来干个示范园”。没想到的是,第二天一早他就接到电话,示范园的用地落实了!这就是兰考蜜瓜的甜蜜加速度。

  蜜瓜标准化示范园服务农户、培养能手、打造产销一条龙,探索出“龙头企业做两端、农民群众干中间”的模式,选种育种企业来抓,种植当地农民负责,销售由企业为农民兜底。张宗志把自己的蜜瓜事业在兰考扎下了根,成为许许多多投身于此干事创业的“新兰考人”的一员。

  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品牌化,说到底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在兰考,蜜瓜种植从小到大再到形成特色产业,累计带动323户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本地就业13000人,促进农民增收约90亿元。蜜瓜成了兰考人民的致富果。

  兰考蜜瓜规模化经营后,不仅可以通过北京新发地的兰考“直通车”销往首都,还插上网络的翅膀“飞”到全国各地。“网络销售量能占到30%左右”,兰考县蜜瓜协会会长张树锋说。是的,兰考有一个“蜜瓜协会”,协会发挥着对接销路、发动能人、组织学习等重要作用。张树锋介绍,兰考蜜瓜经常供不应求,需要提前预订。现在,蜜瓜看重销量更看重品质,还发展了饼干、果醋等延伸加工链和采摘、研学等文旅项目。特色产业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兰考瓜农的增收致富渠道更宽了。

图为瓜农在展示兰考蜜瓜。 新华社记者 冯大鹏/摄

  蜜瓜成了兰考的“宝”。兰考县副县长刘九玲给记者讲述了兰考变“三害”为“三宝”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面对困扰兰考的风沙、盐碱、内涝“三害”,焦裕禄同志带领兰考人民种植泡桐、花生、大枣,既防风固沙,又适应盐碱地、沙土地特点培育作物、提升经济效益,为兰考留下了“三宝”。进入新时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眼界思路开拓,兰考形成了三万亩蜜瓜、八万亩红薯、二十五万亩花生组成的乡村振兴特色产业“新三宝”。“今天,兰考的宝贝多了起来。大风成了吹动新能源发电和绿色发展的动力源,沙地和盐碱地孕育了泡桐、红薯、富硒小番茄等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和高收益富民产业,全域水环境治理解决内涝的同时灌溉高标准农田。”

  59年前,焦裕禄同志在《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题目下列了四个小标题,其中第四个是“精神原子弹——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以此表达兰考人民有战天斗地的精神,一定能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兰考历任班子都注重传承弘扬焦书记留下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谋发展。”陈维忠是焦裕禄同志任后的第17任兰考县委书记,谈到未来,他坚定地说,“兰考干部群众一代接着一代干,学习弘扬焦书记对群众的那股亲劲、抓工作的那股韧劲、干事业的那股拼劲,一定能把焦裕禄精神转化为兰考现代化建设的巨大能量。”

  记者手记:

  兰考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两次到兰考考察调研,在全国两会、新春佳节等重要时刻,多次表达对兰考的牵挂。党中央的关怀,全国人民的关心,让兰考的干部群众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身上都洋溢着一种自豪,散发着被这片土地点燃的激情与斗志。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  校对 - 夏明月 高胜军 审校 - 乔雪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89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