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九)

来源:《求是》2023/23 2023-12-01 09:00:00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九)

果园港:“大有希望”向未来

《求是》杂志记者 李雯博

  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高速智能岸桥运转有条不紊,五颜六色的集装箱鳞次栉比。操作间里,技术人员轻点鼠标、慢推操作杆,几百米外橘红色的巨型岸桥应声降下钢铁“抓手”,将一个重达20多吨的集装箱平稳地吊装到集卡车上……“这样的智能化精准操作,每天都在果园集装箱码头进行数千次”,全国劳动模范、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操作部助理胡万琪自豪地说。

  “2016年1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果园港时,看到港口设施齐备、初具规模,称‘这里大有希望’,叮嘱大家把港口建设好、管理好、运营好。”回忆起总书记考察果园港的场景,胡万琪难掩激动。“当年,我们抓箱放箱全凭肉眼,如今这项技术活实现了智能化,这仅仅是智慧港口建设的一个缩影。正如总书记说的,我们确实‘大有希望’。”

  行走在果园港,智慧的气息扑面而来。在智能中控室,一名技术人员通过鼠标和操作杆就可完成2—3台岸桥的装卸船理货作业,码头前沿理货作业已实现无人化,智能理货系统将理货识别率提升到96%以上,彻底告别了“一个人、一支笔、一张纸”的落后模式;在集中监管作业场地,全国首套新一代双能、双视角、双加速器的快速检查系统(H986)投用,1小时就能查验200个集装箱,效率是传统检测设备的20倍,“翻箱倒柜”成为过去式;在仓储功能区,智能仓储和车辆预约功能,可实现自主预约、自助换票、智能称重,提货效率较之前提高33%;集装箱“无纸化”平台、智能闸口系统配合升级优化后的集装箱系统智能算法,实现了单证电子化、道闸无人化、服务自助化、理货智能化,全程无需人工交接,预约后外集卡通过智能闸口30秒内即可放行,电子单证使用率达到98%以上……智慧港口建设,有力推动了果园港争创一流设施、一流技术、一流管理、一流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服务好,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好,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服务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果园港的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我们始终牢记、深入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好果园港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平台作用,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中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果园港发展成为国内最大内河枢纽港,这是果园港的机遇,也是果园港的责任”,两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许宏球信心满满地说。

  如今,江面船只穿梭,班列汽笛阵阵,货车来往有序……果园港已建成四向开放通道,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铁公水多式联运枢纽港,不仅使地处内陆的重庆成为开放前沿,更成为辐射中西部省份的外贸货物中转港和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的新通道。向东,通过长江黄金水道,联通长江经济带各港口城市群,实现江海联运通达全球,2019年开通至今,沪渝直达快线已累计开行4688艘次、共发运117.9万标箱;向西,通过中欧班列(成渝),连接西北、中亚及欧洲,已开通线路通达欧洲10余个国家100多个城市;向南,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连接东盟、南亚,同时辐射云贵川等地,西部陆海新通道(果园港)铁海联运班列已辐射6大洲8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累计开行1360班(6.79万标箱);向北,通过“渝满俄”国际铁路班列,联通中蒙俄经济走廊。

  图为我国西部唯一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重庆两江新区果园港。在这里,长江黄金水道、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实现了无缝衔接。 重庆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陈力行/摄

  2016年1月5日,在考察果园港后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主持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果园港因长江而生而兴,守护一江碧水果园港责无旁贷。“不要小瞧这个大铁皮罐,就是靠它解决了船舶垃圾、生活污水、含油污水等‘水上漂’难题”,重庆果园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张福全指着一个蓝色的铁皮罐介绍道,这是果园港自行设计、制造的“基于集装箱建造的船舶污染物移动接收箱”,通过这个装置能够实现到港船舶污染物全接收、零排放。

  港区内,一张高16米、长3500米的巨大钢结构防风抑尘网,使果园港彻底与“大风一起,粉尘漫天”挥别;一台斗轮式堆取料机将矿石、煤炭自动“卷”到封闭式皮带机廊道,一路封闭上火车,果园港真正做到了“运矿不见矿,装煤不见煤”;一根缆线接入就解决了轮船靠岸烧柴油发电带来的污染难题,岸电建设让果园港的天更蓝了、港口更安静了;结合山城特点,果园港在平台边坡、建筑周边等采取绿化措施,打造三维立体绿化空间……一项项措施,全力打造长江航道绿色港口,守护“一江碧水向东流”。

  记者手记:

  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是习近平总书记宣布的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中的第一项。重庆立足“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的独特优势,积极推进果园港以智慧港口、绿色港口赋能“世界中转站”建设,在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与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双向奔赴中“大有希望”。

中车株机:跑出“中国速度”

《求是》杂志记者 刘名美

  在青藏高原,“复兴号”动车组如绿色的长龙,以时速160公里攀爬上“世界屋脊”;在地中海沿岸,中国制造的时速120公里等级全自动无人驾驶地铁,穿梭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简称“中车株机”)生产的列车飞驰神州大地、纵横五洲四海,彰显中国装备制造的力量。

  “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3年前的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深刻指出,要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勉励湖南“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扎根三湘大地的中车株机,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电力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动车组、磁悬浮列车、工程车多产品平台和轨道交通系统解决方案,在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跑出“中国速度”。

  “2020年,在国铁集团统筹下,我们受命牵头研发,要让‘复兴号’开上青藏高原。当列车第一次在拉林铁路上组装完毕准备启动时,大家突然发现,列车也像人一样出现了‘高原反应’。”当时参与项目攻关的中车首席技术专家、中车株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彭新平,讲起送动车组爬上“世界屋脊”的难忘经历,“研发团队突破生理极限,在雪域高原上坚持三班倒,仅问题清单就列了上千份,再逐项排除疑难。”针对高海拔、大坡道、低温度等环境特点,团队创造性制定和实施解决方案,首创“内燃+电力”模式双源牵引集成、监测智能网与控制网双网并行、一体化不间断自动供氧等技术,最终让动车组克服了车内供氧、车厢抗压力冲击、车窗防紫外线照射、动力系统自动除冰等难题。如今,“复兴号”列车已经在高原天路安全运营近200万公里,运送旅客超过200万人次。

  近年来,从大众熟知的动车组、地铁、轻轨、磁悬浮列车,到满足不同专业需求的客货运电力机车、调车机车,中车株机陆续推出了100多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中车株机党委书记、董事长傅成骏向记者介绍,中车株机1万多名员工中,超过四分之一从事研发工作,“如果跟随国外的技术路线,我们没有竞争优势,必须在技术创新上发力。关键技术突破常有一通百通的效果,突破一个,撬动一批”。目前,中车株机有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个国家级实验室,掌握系统集成、交流传动、磁悬浮等多项前沿技术。

  胶轮地铁具有爬坡能力强、行驶噪声低、加减速性能优等特点,能够适应复杂地形的运行条件。国内没有技术参考,中车株机的年轻技术人员潜心钻研,夜以继日开展攻关,实现了胶轮与钢轨结合,突破了胶轮钢轨制式关键车辆控制技术,搭建了我国首个胶轮地铁技术平台。2023年10月底,中车株机承建的墨西哥城地铁1号线整体现代化改造项目开通运营,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胶轮地铁首次服务海外。

  图为中车株机研制的高原“复兴号”动车组驰骋在拉林铁路上。开上雪域高原,标志着“复兴号”实现在31个省区市全覆盖。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供图

  不再跟跑,而是并驾齐驱,甚至领跑世界,中车株机在德国、奥地利、土耳其等地设立了海外研发机构,实现从技术引进到产品与技术输出的跨越。出口马来西亚的ETS动车组,创造世界米轨动车组最高速;出口德国的调车机车,采用领先的混合动力技术,实现能量循环利用,与传统机车相比节能超过30%……目前,中车株机的海外“朋友圈”已经扩大到51个国家和地区。

  “我们仅用6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首列地铁列车生产,这速度在世界上是遥遥领先的。今年1月,这趟地铁开始载客运营。项目为当地提供了200多个就业岗位,其中土耳其员工占比超过80%,实现了从人才培养到产业发展多领域国际合作。”中车株机土耳其公司总经理李阳阳讲述自己在伊斯坦布尔的工作和生活,感慨道,“中车株机正在用领先的中国技术、中国标准推动共同繁荣。”

  今天,中国列车通过一次次跨国之旅不断传递中国温暖,悠扬的汽笛声在“一带一路”上谱写和美乐章。以中车株机为中心,湖南株洲的田心片区形成了千亿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被誉为世界轨道交通“梦工厂”——在大约5公里范围内,能够实现80%以上轨道交通装备产品配套;用“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找到生产动车组所需的上万个零部件的配套生产企业。在这里,中国制造正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正向中国质量跃升、中国产品正向中国品牌腾飞。

  记者手记:

  “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大国和强国”,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谋划深远,指出“要把装备制造业作为重要产业,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奋力抢占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中车株机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坚持科技自主创新,抓牢关键核心技术,全力以赴做强做优制造业,不断创造更快更稳的“中国速度”。

在石峁遗址探寻中华文明

《求是》杂志记者 张淑虹

  清晨,陕西神木,驱车沿毛乌素沙地南缘一路疾驰,经过黄河一级支流秃尾河,顺着蜿蜒的盘山公路驶向山顶的一处高台。一座石块堆垒的巨大城垣——石峁遗址,渐次在黄土高原的沟壑纵横中进入视线。石砌城垣并不完整,但气势依然堪称雄伟。更令人惊叹的是,这是一座来自4000多年前的古城。

  初建于距今4300年前后,沿用至距今3800年前后的石峁城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点研究的四大都邑性遗址之一,被誉为“石破天惊”的重要考古发现。石峁遗址两次获得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称号;2020年,石峁遗址入选国外《考古》杂志世界十年(2011—2020)十大考古发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学术共鸣。

  沿着外城东门遗址的参观步道行进,经过墩台、瓮城、马面等遗迹,严密的城防结构清晰浮现。石峁遗址以其巨大的规模、多重的结构、复杂的城防设施和大量高等级遗物,显示其在距今4000年前后已经成为早期的都邑。考古工作人员介绍,石峁遗址以皇城台为中心,内、外城以石砌城垣为周界向内拱卫,面积逾4平方公里。皇城台三面临崖,内城墙围绕皇城台呈环形带状展开。外城墙依山势、地形,穿脊越沟,蜿蜒而去,将内城紧紧包裹起来。层层设防、众星拱月般的城垣结构,奠定了中国古代以宫城为核心的都城布局形式。此外,皇城台前设置广场,是中国古代都城正门设置广场的重要范例;从外城东门通往内城东门并连接皇城台的一条大道,体现出都城设置中轴线的理念。尽管石峁古城在兴盛几百年后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作为中国北方早期城市文明的代表,其体现出的都城规划理念一脉相承、赓续发展,作为文明基因传承下来。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何以走出一条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绵延不绝的道路,是中华文明探源研究需要解答的一个关键问题。石峁遗址为理解中华文明起源、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过程提供了全新的资料和独特的证据。“石峁有着发达的玉文化,考古发掘的一部分玉器,受到同样以玉器著称的良渚文化的影响。比如,良渚的典型器物玉琮,在石峁被切成了薄片,加工成刀、钺等器物。石峁的玉料来源比较庞杂,也说明它与周边文化交流频繁。”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院长、石峁遗址考古队队长孙周勇告诉记者,“研究结果揭示,石峁遗址古代居民与内蒙古长城沿线、甘青地区、晋冀地区、中原地区等周边人群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互动与融合,在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共同推进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越包容,就越是得到认同和维护,就越会绵延不断。”

  站在高处向皇城台眺望,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地域辽阔、环境多样,中华文明也因此经历了多元起源、碰撞交流、融合一体的独特进程。距今4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文明崛起,陕西石峁和山西陶寺两座巨型都邑相继出现,直至夏王朝国家诞生,从此开启了以中原地区为中心的王朝时代。从涓涓溪流到江河汇流,中华文明不断吸收、融汇着周围其他文化,中华文化认同超越地域乡土、血缘世系、宗教信仰等,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筚路蓝缕,跋山涉水,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

  图为2023年4月26日,参加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联盟大会的多国代表、东盟成员国来宾和相关国际组织代表在陕西石峁遗址参观调研(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贺/摄

  往事越千年。透过玻璃窗展示的壁画残片,仿佛可以看到,巧思善工的石峁先民正在用丰富的色彩绘制着精妙的几何图案。文物承载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通过石峁遗址发掘的文物,可以近距离感受4000年前中华文明的灿烂曙光:口簧、骨笛等乐器至今仍然可以吹响;骨针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针孔直径最窄仅300微米;大量麻、丝、毛类纺织品残片,展示了石峁先民纯熟的纺织技术;神秘的石雕、栩栩如生的陶鹰、掩藏在墙体中的玉器,反映出他们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独特的信仰……这些珍贵的文物,体现了中华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是蕴涵着丰富知识、智慧、艺术和精神的无尽宝藏,是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

  皇城台上,“石峁考古队”的红色旗帜猎猎飘扬。在石峁遗址这本厚重的“地书”上,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还在继续。随着一锹一铲的“翻阅”,更多不期而遇的发现将不断丰富历史的细节,与华夏大地上星罗棋布的文物遗存一道,更加真实地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记者手记: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对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石峁遗址,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显著成就的生动缩影。不断被实证的五千年中华文明厚重广博,塑造了伟大的中华民族,丰富了人类文明宝库,是新征程上激励我们踔厉奋发的强大精神力量。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芯蕊  校对 - 何晨琛 徐勇林 审校 - 夏明月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98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