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采访记:做好“农”字大文章

2019年04月30日 15:30:22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红旗文摘》记者 张少义

  “你问我家住在哪,就在《齐民要术》里查,农圣故里是我热恋的家。种着三亩二分地,埋着金灿灿种子、长出翡翠般的芽……小小一把菜篮子,装着北京城的菜肴、大上海的瓜……一年四季好风景,美丽菜都我的家。”这首在齐鲁大地传唱广泛的《寿光谣》,呈现的是“中国蔬菜之乡”寿光的历史与现状,体现的是寿光人的成就和自豪。

  在这片“因菜而兴、因菜而荣、因菜而名”的土地上,30多年来以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明和推广,催生了席卷全国的“绿色革命”,成为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田和推广地。而今,寿光又以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试验和探索,为全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蔬菜产业化引领,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农民富裕、城乡融合、农村城镇化”,这样的“寿光经验”正在从“学天下”转变成“天下学”。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山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讲话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经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就出在诸城、潍坊,形成了‘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并称赞发展蔬菜产业的聊城市荏平县耿店村为“鲁西小寿光”。

  4月1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主题采访活动山东寿光站的第一次采访,开进了被称为“绿色革命”摇篮的三元朱村。在第六代蔬菜大棚里,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告诉记者,寿光的兴起从蔬菜起步,但一开始就与科技“挂钩”。寿光蔬菜种植历史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齐民要术》在北魏时期就记述有寿光蔬菜种植技术的文章16篇。改革开放以来,寿光蔬菜蓬勃发展,1989年“冬暖式大棚”及大棚蔬菜种植技术试验成功,成为寿光农业技术创新的标志。30年来,从单纯的“寿光大棚”,发展到“农业产业化”,再到以“蔬菜产业化引领的‘产城互动、城乡融合’”,寿光人民的技术创新、伟大创造一往无前。

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率先实现蔬菜全产业链标准的制定和示范。张少义/摄影

  “寿光用13年时间,解决了中国北方冬天吃不上新鲜蔬菜的问题,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不过,仅从蔬菜这点出发,还代表不了‘寿光模式’。农业增收、农民富裕,发展工业、工业再反哺农业,从而实现整体经济发展,‘寿光模式’首先是这样一条能向全国推广的路子。在这当中,农业很好地发挥了基础作用。再者,‘寿光模式’还应包含商贸物流好、城市建设好、文教卫生好等各个方面。”王乐义向记者谈起他对“寿光模式”的思考。

  打通农业流通环节,以农促工、以工助农,农工商一体发展、融合共进,这样的产业发展思路和发展格局,奠基于“改革先锋”王伯祥任职寿光县委书记期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他获评“打造寿光蔬菜品牌 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典型代表”。

  4月8日,王伯祥接受记者采访,用最简练的话语总结了1986年至1991年任期里的发展举措,“以建设蔬菜批发市场为突破,领导全县人民率先搞起市场经济;推动‘绿色革命’,使得蔬菜产业逐步成为寿光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改革全县工业布局,上马一批重点项目,公开考选、大胆启用优秀企业经营人才。”“一筐菜”带来的是大蔬菜、大农业、大产业、大市场、大流通、城镇化和市民化,并形成了良性互动循环机制。

寿光市农业大数据安全追溯系统应用广泛、便捷。 张少义/摄影

  “农业助推工业,进而推进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是寿光市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特色。”4月8日,潍坊科技学院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张友祥告诉记者。站在30年后的今天,他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寿光经验”看得更透彻。

  “寿光的发展,深入贯彻了中央关于‘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 张友祥说,在寿光的发展发展道路上,“蔬菜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农民市民化,农业助推工业、产业富民、产城互动、城乡融合”是其显著特色。

寿光市田柳镇北岭村建成山东全省最大的农村图书馆,方便了农民看书学习。 张少义/摄影

  在寿光半个月的采访中,记者的所见所闻与此取得了印证。2017年,寿光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95,明显低于全国的2.52,寿光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大大缩小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白天当农民、晚上当市民”,新型职业农民增多,农民市民化的脚步快了起来;“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迈进,“能就业、有住房、享受同城待遇、有城市融入感”,富裕起来的寿光农民充分享受到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和福利。

  而在工商业方面,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晨鸣集团已发展成为中国造纸龙头企业,在山东、广东、湖北、江西等地都建有生产基地,经济效益主要指标连续20多年在全国同行业保持领先地位。全福元商业集团2018年实现销售收入80.22亿元,位列中国连锁百强第67位,连续15年位列全国县级同行首位。这样的明星企业在寿光已蔚然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4月14日,在“新时代创新提升‘寿光模式’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名誉院长逄锦聚为寿光未来的发展把脉支招:“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主要是要抓好抓住新科技革命的机遇、深化农业农村改革等五方面内容,这也是新时代提升创新寿光模式的着力点。”他建议寿光既发挥蔬菜生产优势,更要大力发展科技,将这一次世界科技革命最前沿的内容应用到农业产业结构调优调活上,着力推进工农融合、农智融合、城乡融合。寿光应瞄准世界一流,引进在国际上有巨大影响、科技发展领全国之先的企业打造世界级平台。“一方面将寿光做法推向世界,同时也向全世界学习借鉴发展改善农业农村的经验。”

寿光市实施“良田—良品”工程,引导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张少义/摄影

  潍坊市委副书记、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告诉记者:“寿光市未来将坚持世界眼光、全国定位,以生产标准化、农业园区化、蔬菜品牌化、农民职业化、乡村宜居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不断赋予‘寿光模式’新的时代内涵,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寿光力量。”

  记者了解到,围绕“生产标准化”,寿光市将全力运行好部省共建的全国蔬菜质量标准中心,加快集成一批蔬菜全产业链寿光标准,力争用3—5年时间,把寿光设施蔬菜全部标准化,进而带动全国“菜篮子”的生产标准化。围绕“农业园区化”,寿光市结合灾后重建,新规划建设了18个高品质园区,全面推广大型水肥一体机、智能温控等新技术和区块链全程追溯系统,使每个大棚、每个园区都成为一个“绿色车间”“绿色工厂”。围绕“蔬菜品牌化”,寿光市以农发集团为引领,聘请农业品牌策划专业机构对“寿光蔬菜”品牌进行顶层设计,设立品牌蔬菜体验营销中心,让寿光菜成为“健康菜、绿色菜”的代名词。

  在“农民职业化”“乡村宜居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记者获悉:寿光市将依托山东(寿光)农村干部学院等平台,开好“寿光模式”讲习所、用好“田间课堂”,培养一批有技术、有见识、会经营的新型“绿领”农民。全面启动美丽乡村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提升三年行动,设立专项奖补资金,每年选取300个左右的村进行集中连片整治,确保3年内全市975个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示范村标准。未来,寿光市将更加注重农村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同步提升,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向基层延伸,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实现农业生态美、农村环境美、农民精神美。

标签 -
网站编辑 - 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