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采访记: “共富”路上

2019年04月30日 15:30:22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红旗文摘》记者 张少义

  “我到这里来,主要就是看中你们对农民的带动作用。大棚不错,希望继续努力”。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遵义考察现代农业园区时,曾如此勉励寿光蔬菜企业负责人,并对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给予肯定。

  在带动农民共同富裕这条道路上,寿光人已走过了30个春秋。1989年,三元朱村党员带头建设了17个冬暖式蔬菜大棚,当年试种反季节蔬菜成功,全村一下子产生了17个“双万元户”。时任县委书记王伯祥找到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希望他能把大棚向全县推广。

中共十九大代表、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4月1日向记者介绍技术扶贫情况。 张少义/摄影

  “自己富富不住,富大家才叫富。”王伯祥4月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为了拔掉“穷根”,让全县人民都富裕起来,1990年他在县里专门成立蔬菜推广办公室,给了王乐义和技术专家韩永山一台吉普车,到各乡镇教建大棚。当年,寿光县新建大棚5130个。蔬菜产业让农民群众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不能叫老百姓穷一半富一半,要共同富裕。”寿光南部种温室大棚蔬菜富起来了,王伯祥开始着手开发寿北的盐碱地。到1991年他离任时,寿光建成了20多万个年均收入两万元的蔬菜大棚,同时还有120万亩发展势头良好的棉田、盐田、虾池,以及4850多家财源滚滚的企业,全县一百万人民、23万农户,百分之七十的成了万元户乃至十万元户。

  致富的“火种”撒遍寿光的土地,之后又势不可挡地向四海燎原。王伯祥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规定凡来取经的,热情接待,全面参观,详细讲解,认真传授;凡被邀请到外地授课的,讲深讲透,有问必答;凡是要求派技术员的,要多少派多少,并且选技术高的人去。

三元朱村“农民共富”文明实践承诺。 张少义/摄影

  “一村富了不算富,农民兄弟都富了才算富,我们将继续无偿传播种植技术,争做新时期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排头兵。”这是三元朱村文明实践承诺。

  “这30年,我跑了几十万公里的路,除了西藏其他省区都去了。有的地方还去了不止一次。”王乐义4月1日告诉记者。在他的带动下,寿光常年外派技术人员赴全国各地指导蔬菜大棚建设,每年从各地到寿光学习蔬菜种植和大棚管理技术的多达30余万人次,这让成千上万农民共同走上了小康路。

  2008年5月,习近平同志到寿光市考察,在三元朱村了解寿光蔬菜推广情况后讲道:“只有农村实现小康,才有全国的全面小康。三元朱村是一个小康示范村,王乐义是大家奔小康的带头人,起到了示范作用。‘个人致富带动全村,全村致富带动全国’,乐义同志的这种精神非常值得大家学习。”

满载农民致富希望的寿光种苗。 张少义/摄影

  潍坊市委副书记、寿光市委书记林红玉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我们在抓好自身蔬菜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把寿光蔬菜的标准、技术推向全国,常年有8000多名农技人员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建设农业园区或指导蔬菜生产,全国新建大棚中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特别是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要求,在江西井冈山、贵州遵义等地区帮助建设大型蔬菜基地,提供农业问题集成解决方案,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在寿光本土领军农业企业的带动下,寿光的蔬菜种植技术和模式正加速推向全国各地,目前已建成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农业园区共200余处。

  “目前园区已有约3000亩大棚开始种植,全部建成后将直接带动12000多户贫困户增收脱贫。农民们不仅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和合作社入股分红,还能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寿光鲁盛农业集团董事长李胜向记者介绍的,正是由该集团在国家级贫困县江西省于都县建设的蔬菜产业精准扶贫示范园。这座现代化园区给革命老区农民带来了多重红利,将持续为当地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以及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服务。

标签 -
网站编辑 - 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