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四力”永远在路上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河南兰考蹲点调研札记

2019年05月10日 14:25:18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河南兰考调研组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调研

  按照统一部署和安排,我们调研组一行两人,前往河南省兰考县蹲点调研。得知去兰考,首先让我们想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去考察过,还想到了焦裕禄,再就是家里老人常说的“河南兰考,山东寿光,出去要饭的人特别多,是出名的。”除此之外,别的就没啥印象了。

  几次跟开封市委宣传部和兰考县委宣传部沟通,确定了调研时间,但调研的主题是影影绰绰的,当时无法一下确定,从党刊的定位来看,不能仅仅反映“衣食住行”等面上的东西,从部门和组来考虑,还是写党建的好一些。当时只能作如此考虑,别无其他。心想,单凭在北京空想,头脑里总是空空如也,索性去了再说,“绝知此事要躬行”。

  瞻“焦桐”,拜“焦公”

  4月16日12:43,我们乘坐的高铁在经停了郑州、开封两站后抵达兰考,兰考高铁站比想象中要好很多。见到了接站的兰考县委宣传部李科长,在简单与他交流调研打算后,我们提出先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几个地方看一下,比如焦裕禄纪念馆、张庄。

  午饭被安排在焦裕禄干部学院食堂。饭后步行路过校园中的一片焦桐林,习近平同志2009年来兰考考察时种植的泡桐树已是枝繁叶茂、桐花烂漫,人们习惯称之为“习桐”。学院门口过马路正对的便是“焦桐”。这两棵泡桐树时隔46年后的“相逢”相向而生,纯属必然,因为她们象征着我们党伟大精神的传承,生生不息。

习近平同志手植树 许华卿/摄

  来到焦裕禄纪念馆正是午后两点前后,天气热得很,比起北京的天气感觉热上好几度。进入馆内,我们瞻仰了焦裕禄的一生事迹。习近平总书记概括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通过他的事迹和朴实无华的话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焦裕禄纪念馆广场上矗立的焦裕禄塑像 许华卿/摄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

  “革命嘛,就得敢闯。成功了有经验;失败了有教训。只有敢闯,才能从困难中杀出一条路来。”

  “我想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飘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看到这些,一种感觉不禁油然而生,那就是焦裕禄同志真的把毛泽东思想学到骨子里去了,真是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典范。他的这种精神,这种活学活用党的理论的水平,我们的确是难望其项背的。焦裕禄同志不愧为“毛主席的好学生”。

  离开纪念馆前,看到大门出口处是纪念品摊位,里面除了泡桐制作的手工艺品外,还有领袖的标准照等纪念品。最让我们意外的是,竟然有仿印的1960年代《毛主席诗词》,买了一本翻看一下,让我们大开眼界,每篇诗词,都是有正文,有注释,有诗词五线谱,有的配有毛主席手迹。对此,我们是十分感慨的,宣传工作当如是,这不正是历史上的“四力”吗?

  张庄“偶得”

  锁定“张庄”,一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来这里考察过,二是这里是焦裕禄发现治理“三害”办法并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说是“偶得”,一是因为到张庄后得知1952年毛主席来这里附近考察过黄河,二是原本只想调研一个村庄,但不想以一个村庄串起了新中国70年,正合调研主题,所得过望,可谓不是妙手但却是“偶得之”。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后,到宾馆放下行李,洗把脸,略作调整,即乘车去了张庄。到张庄时,正赶上有来张庄学习考察的“大部队”。村里同志正给他们作介绍,“得来全不费工夫”,我们正好跟着听了全程的讲解。从老村室前的广场宣传栏,到老村室中习近平总书记来张庄考察的介绍,再到沿着村庄主干道——幸福路边走边讲解,我们对张庄的历史,对习近平总书记来考察后村庄发生的巨大变化,有了十分清晰的认识。较为健全的产业,整洁的街道,鳞次栉比的店铺,戏院、书院……这些以前是想也不敢想的,如今都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

在桐花书院听取县委宣传部干部介绍张庄情况。 许华卿/摄

  调研中,我们发现,虽然,张庄的集体经济总量还不是很大,但是相比它以前的贫困基础,应当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脱贫了,而且人均收入已经比较满意,正走在实现小康的路上,村容村貌村风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村民的文明素质明显提高。这一变化,正如接受采访的当地干部所说:“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兰考考察后发生的”。

张庄村墙壁上张贴的“1952年10月30日毛主席来到东坝头乡视察”照片 许华卿/摄

  也是在这次调研中,我们在村中墙上看到了毛主席1952年来张庄所在的东坝头乡视察的照片。在听取当地同志介绍后,让我们想起了《毛泽东传》中关于毛主席视察黄河的记载,书本和实地在这里相会了,历史和现实在这里碰撞了。这也是朝花夕拾,偶得的机遇。这确是让我们的这次调研有了更为清晰的线索。一下子,兴奋莫名起来。逐步想着把调研报告贯通新中国70年写一下,腹稿在边调研边交流中逐步形成。

  在听到当地干部介绍说毛主席当年视察黄河的地方就离这里几里路时,我们便决定要去实地看一看。毛主席当年意气风发,想骑马视察黄河,虽未能如愿,却也视察了黄河不少地方。新中国的治黄工程可以说是最先上马的,给当地和国家带来了泽被后世的大福利。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几乎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水患,更没有改道。这确是天大之功。《诗经》有言:“洪水茫茫,禹敷下土方。”我想,新中国的治黄功绩也应当是铭记于世的。

“九曲黄河最后一弯”,毛主席1952年视察黄河处 许华卿/摄

  想着想着,我们便到了毛主席当年视察黄河的大堤上。正赶上焦裕禄干部学院的学员也到这里实地学习。黄河以母亲河的气度与壮美展现在了我们眼前。以前开车去山东,每次都会路过东营黄河大桥,每次都是在大河之上匆匆而过,只是一瞥的印象。这次却是几乎零距离接触,浩渺的烟波,宽阔平静的水面,“黄河之水天上来”,确是如此,古人言之不虚,也由衷佩服古人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也是我们记者要好好学习的。

  离开此地前,看到了地上铺设的铁轨,问当地干部,他说是当时毛主席来视察黄河时修的。如今已过去了67年,但铁轨和枕木都十分坚固,并没有半个多世纪的沧桑之感。当地干部告诉我们,他们计划用这一铁轨发展小火车旅游。

兰考县黄河湾风景区“铁轨” 许华卿/摄

  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我们能给后人留下什么?

  回到驻地,就跟当地同志商定,第二天不再去调研,而是在驻地写稿子。因为,离京前我们即商定,调研的稿子要在调研中完成,不能带回去,要不然回去还有一头活等着,到时就没时间写了。写了一天,边写边调整完善思路,终于从张庄的“幸福路”这一当时该村脱贫后命名的主干道起笔,一语双关,写就了《张庄,幸福路上的村庄》。该文在求是网刊发后,被中央网信办当作范文在全网推送。我想,这也是我们以自己之力告慰可以告慰之人的最好礼物了!

  精神的“火花”

  调研第三天,当地同志带我们去几个推荐点看看,见几个“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这就是代庄村、杜寨村和县科协。

  原本是上午去县科协采访科协主席陈国平,但他临时有公务,只好转道先去代庄村。

  近一个小时的车程后到了代庄,见到了村支部书记代玉建。正赶上来村里学习考察的同志。据代玉建介绍,每天差不多都三四波人来村里参观考察,他都得作讲解。

  我们顺便听了他给来参观同志的讲解,很是精彩,一口浓郁的豫东方言,但能让我们听的很清楚,说的情真意切、娓娓道来。既是讲工作,更像是讲故事。他把自己的工作感悟化作了地地道道的故事,讲给我们听。

  随后我们和中国政协报的记者一并采访了代玉建。听了他的故事和代庄村这几年的变化,我们很是佩服。“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这几年代庄发生巨大变化的关键。

参观代庄村村室 许华卿/摄

  临近中午,我们又赶往杜寨村——兰考蜜瓜第一村,采访了第一书记张静。

  我们来到村里时,张静因为被提拔为乡党委委员正在乡里办公。得知我们来后他立即赶往村里。等待的功夫,我们看了看村部周围的大棚,一片片,白茫茫,承载着村民对致富奔小康的希望。

  张静在介绍杜寨村情况时说,实行“三带头、三不愁”和“四跟四走”的产业发展模式,即“干部带头脱贫不愁、党员带头群众不愁、产业带头小康不愁和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党员走、党员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

  这让我想到了宾馆房间里准备的《坚持群众路线的楷模:焦裕禄》书上的一首打油诗《十二愁》,这首打油诗是兰考干部给焦裕禄描述的,我觉得十分震撼就记了下来:

  吃也愁,穿也愁,住也愁,烧也愁,前也愁,后也愁,黑也愁,白也愁,进门愁,出门愁,愁来愁去没有头。

  从杜寨村现在的发展来看,这“十二愁”可以说是一去不复返了。

  如何让群众不愁,我想张静的一句话值得我们好好思考:“作为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作为年轻的干部、传承者,就应该发扬这种精神,扎根基层,只有把这个根扎下去,才能真真正正地把这个事干好。”这应该就是诀窍所在。

  访谈结束,已过中午。张静再三邀请我们在乡里简单吃个午饭,但是我们还是执意要赶回住处吃饭。这不是客气,更是纪律。

  当天下午,我们来到县科协采访陈国平。听这位60后老兰考,讲述自己十分丰富的工作经历和对焦裕禄精神的理解。我们发现,每个人都是一本书,都在书上记录着自己的点点滴滴,如果是有心之人,那么他就会得到很深的感悟。

在东邵岗一村大棚内调研 王传志/摄

  为了更加深入了解陈国平介绍的情况,我们翌日又专程来到他曾经任第一书记的东邵岗一村调研了解情况。通过实地调研,我们亲眼见到了东邵岗一村经过大棚蔬菜脱贫致富的成绩,听取了村干部和区干部的介绍,使自己对陈主席所讲有了更加深切的认识。一棚棚的蔬菜,整齐宽阔的蔬菜市场,大棚中干活的农民,大棚前做家务的老人和玩耍的儿童,我们见到的是一副生机盎然的农村画面。

  调研这三个点,采访这三位同志,本没有一个完整的思路。在调研路上,我们跟当地陪同人员边走边聊,得知这三位同志都是“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所以决定以这个点切入,但不能仅仅局限于他们个人的事迹,而应该从焦裕禄精神角度写,他们是精神的“火花”。

  采访陈国平后,时间尚早,我们就来到了旁边的兰考礼堂略作参观,当时礼堂内正在进行一场兰考讲堂,据介绍,县里抓学习还是非常紧的。

焦裕禄墓 许华卿/摄

  得知焦裕禄陵园就在附近,我们就决定去看一下。在瞻仰焦裕禄陵园后,构思已经成熟了,这就是把这三位同志的事迹一块写,用焦裕禄精神这条红线贯穿起来,这本身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来兰考考察屡次提到的。就这样,写成第二篇调研报告《精神的力量》。

  永远在路上

  调研结束前一天, 我们还到中国民族乐器村——徐场和兰考县行政服务中心考察。

  在徐场,我们听取了村长的介绍,并实地考察了两家乐器制造厂。通过调研,我们得知新鲜的泡桐是不能做高档的古琴、古筝的,必须是老的泡桐等木料才行。新鲜的泡桐一般用来制作家具和低端乐器。徐场的土地大部分都流转给几个人了,其他家庭大都是经营乐器制作。我们还知道,最近几年徐场乐器市场十分之大,文化自信在徐场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春江水暖鸭先知”。

  我们还看到了古琴的打磨上漆过程,当得知一把好的古琴制作周期前后一年时,由衷佩服“慢工出细活”的工匠精神。我们觉得,很多事情确实需要时间的积淀和打磨,我们确实需要耐下心来,增强“四力”,只有如此,才能拿出好的作品来。

在徐场村“七贤琴坊”调研 王传志/摄

  来到墨武琴坊,我们在聆听了琴坊主人《卧龙吟》的古琴演奏后,参观了车间和仓库,并与他们交谈。我们深深觉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民族就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的复兴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会。“徐场”古乐器业的兴盛,只是这个伟大复兴的一个序曲而已。

  徐场调研后,本想写“文化自信的徐场故事”,但限于资料等不足,就没再写,以免无病之呻吟,反而有违“四力”的本意了。我想,就让徐场这个未完的故事,作为我们这次调研一个待续的结尾吧,缺憾可能是更美好的!

在兰考县行政服务中心调研 许华卿/摄

  在兰考县行政服务中心,我们听取了“一窗式一网式改革”等介绍,并实地考察。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来兰考县行政服务中心调研时提出的“我们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在行政服务中心一个个小小的窗口中变为现实,在一次次的为民服务中变为现实,正践行着“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郡县治,天下安。”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根基,看到了进步,看到了未来。

  越走进人民,越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越走进历史,越感受到自己的浅薄。人民,是我们党由弱小到壮大的关键,是我们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增强“四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这一点。

标签 - 四力,蹲点,调研札记
网站编辑 - 李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