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访南疆 行走昆仑强“四力”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主题采访札记

2019年05月23日 20:38:28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求是》记者 李泾一 韩辰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开展了起来,当得知《求是》杂志社将派遣我们两位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一牧场采访时,便掐着手指头等待出发的日子。一则是迫切希望能够用自己浅显的笔端倾尽笔墨来描绘祖国的壮丽山川和人民的勤劳伟大,看看这70年来,中国这片大地上是怎样的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它的人民是怎样的一种慷慨激昂的精神。二则是我们两人作为西北大地孕育的孩子,具有一定人生阅历之后再回西北到娘家,更能再次深度触摸这块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区域,认识或是学习收获都当有大不同,对增强我们的“四力”大有裨益。

  就这样,我们一老一少,踏上了前往南疆的路,去触摸昆仑山下的风采。

  行前

  少年时期,手头所能读的书,只有家里长辈保存流传下来的《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等经典古籍著作,《山海经》《穆天子传》等记载华夏上古历史传奇的故事时时让人着迷。昆仑是此时常浮于案前的名字,虽然书中的昆仑山与今天的昆仑山是否完全一致,学界尚有争议,但是“昆仑”这两个字,彼时便有一种莫名的向往在心中根植。做正确的调查,必须要有正确的态度。这次在行前,按照我们二人的约定,提前已经查阅了各种历史资料,无论是新疆的山川地理、自然风光,还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史料,亦或是中央关于新疆和兵团的历次重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和兵团的重要讲话精神等。完成了采访前的摸底准备,力求有个完整的把握。

  李泾一同志算是第二次到新疆了,若干年前,他曾随中央巡视组跑遍了新疆的各个县城。在路上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交流。他一边介绍新疆各地的情况,一边谈及当年他来的感受及学习收获,我则用微薄的历史知识、地理知识、传说典故应和,加上在飞机上读完机场买来的《西域简史》,就这样上至天文地理,下至风土人情,我们互相补充,在脑子里形成了对这块壮美大地的感性认识。

  

IMG_256

  《西域简史》

  关于这次采访的框架和提纲,此时我们脑子里大多想的还是去看看70年来,这儿山山水水的变化,老百姓衣食住行的变化,以及民族团结有无可挖掘的典型,现在想起来,当时的认识还是稍显浅薄,具体留待后面揭晓答案。

  伴随着飞机的轰鸣声,我们经乌鲁木齐转机后飞越了塔克拉玛干这个中国最大的沙漠,即将降落和田机场。此时,发生一件插曲,因为和田市紧邻沙漠边缘而建,飞机降落时风沙较大,连续两次才成功落地。初次谋面,便是一场小惊险。出机场联系到前来接我们的兵团第十四师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方中同志,跟他叙述了落地的惊险,他很淡定的说:“都是常事,今天你们运气好,如果风沙再大些,可能就得掉头回去或者去其他城市降落了,以前常遇到。”闻言赧然,对我们而言的落地惊险,却是当地干部的家常便饭。至此,从早上6点到下午3点,9个小时的长途转机飞行,第一阶段的赶路告一段落,对“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这句话有了新的认识。

  

815fe23b9b8337a71f008aa2ab7ed21

  飞机穿越群山

  夜宿和田

  出了机场,已是下午三点,阳光莹莹点点洒落在路边,整个天气晴空万里。真是好天气,我们一路驱车直奔,前往十四师师部用餐,路上我们向杨部长问东问西,充满了初到贵宝地的好奇。杨部长则简单向我们介绍了十四师昆玉市的一些基本情况及这次采访的大致安排。

  看着路两边闪过的民房和来来往往的行人车辆,终于不是望眼皆是沙子了。我们不由得跟老家甘肃的城市面貌比较了起来,最终得出共同看法是两地相差不大,但是能在沙漠边矗立起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城市,前人的艰难困苦和后人的接力奋斗是分不开的。

  到了师部,我们会和了此次大采访活动的同伴,来自兵团媒体的同仁,至此我们的采访团算是成型了。用餐完毕,按照采访安排,6号下午是和十四师的几个“老宣传”开一场座谈会,他们分别来自十四师报社和电台等新闻单位。落座之后,令人惊喜的是,参加座谈的均是甘肃和河南的老乡,各自都因为不同的原因来到新疆、来到和田这块热土,投身边疆建设。大家在亲切的乡音中,你一言我一语地交谈了起来。

  听完杨方中同志的介绍,这儿的红色基因,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兵团第十四师源自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解放和田的一野二军一部,恰好我们对这段历史有些了解。

  1949年12月5日,1800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官兵从阿克苏出发,昼夜兼程行军15日,行程1585里,于12月22日胜利解放了和田,开创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这一“死亡之海”的奇迹,受到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政委习仲勋的通电嘉奖。这是有记载以来,人类第一次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当年初闻这段军史,令人感到震撼的是,在行军中,战士们拉着马尾,边走边睡觉,对于未曾亲身经历的人来说,是不可想象之事。如此艰难困苦都能克服,唯有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中国人民。

  李泾一老师代表此次采访团做了发言,主要介绍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大采访的活动背景和意义,尤其说明我们这次来是需要俯下身子摸摸泥土,前来拜师学习的,在走出机关大院以后,能够扎到基层看看生活的变化,对于增强我们的“四力”,更好的履行我们人民记者的职责,意义重大。

  180588cc2f4a34c6d99eee767c52008

  十四师座谈会

  初临第十四师和和田市,还有两个地方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个是矗立在第十四师师部机关大楼广场上的雕塑。壮观的雕塑底座高3.59米,寓意第十四师前身源自八路军三五九旅这支英雄部队。雕塑底座及雕塑高14米,寓意十四师。雕塑绛红色部分似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形状,象征十四师各族干部职工胸怀祖国,为了中华民族最高利益和祖国根本利益而屯垦戍边。雕塑自下而上像一把火炬,象征十四师事业红红火火。人物雕塑扶锨而立,象征十四师人“坚忍不拔、敬业奉献、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精神面貌。

  

9e1580a46e05b1c5987f57457635946

  十四师雕塑

  站在雕塑前,仿佛是穿越了历史时空与革命前辈对话,不由得感慨思考是什么引领他们不辞万里屯垦戍边,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大概就是我们中国人浇灌在骨子里的“家国天下”的追求和抱负吧。

  抚今追昔,内心闪过的人物是建功西域的张骞陈汤班超之辈,诗词高峰的边塞派大家隐隐约约在眼前飘过。英雄的儿女已经给我们指引着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当追随前人足迹,继续奋斗。

  另外一个则是热闹的和田夜市。夜间消费,向来是观察一个城市活力的指标之一。据杨方中同志介绍,和田夜市已经成了整个和田的旅游品牌,在整个新疆,尤其是南疆,都有很大的名气,现在也在考虑把和田夜市的品牌输出到内地旅游景点。

  走入夜市,络绎不绝的旅客、消遣的当地居民、谈生意的客商、热情招呼的小贩,“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嘈杂的声音中却是道出了它的盛世繁华。放眼望去,各式特色小吃次第成列,淮扬的小龙虾、四川的担担面、广东的烤生蚝、当地的烤包子羊肉串烤鸡蛋,色香味俱全,同台竞技,真是后悔极了,若肚子还有二尺空间,定当大快朵颐,品尝一番新疆美食。

  记得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当时插队在陕北,很向往这里。苏东坡诗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新疆有烤馕、抓饭、羊肉串、哈密瓜、葡萄等等,咱们有充足的理由说‘不辞长作新疆人’。”习近平总书记这番心里话,此刻真是让我们感同身受。我抓紧拍了个短视频,发布到了抖音,短短一会已是数万点击量,不知屏幕前的人们,此刻是否后悔未到新疆。

  走戈壁

  用过早餐,会合了兵团媒体的同仁。今天的安排是驱车200多公里,前往一牧场。

  当车辆逐渐驶出和田市区,便行驶到了荒凉的戈壁滩。此时若从天空俯瞰,便可看到一条笔直的公路向着广阔无垠的戈壁沙漠里挺近,道路两边是一根接着一根的电线杆,仿佛忠诚的哨兵坚守在哨位上。今天的我们已经难以想象当时修路的艰辛,然而像这样的工程在中国还有好多,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岭南丘陵,甚至是遥远的非洲,都留下了“基建狂魔”的身影。

  放眼望去,除了星星点点的草甸,偶尔闪过的零星绿洲,更多的便是穷目千里都望不到头的沙堆,这就是行走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感受。听同行的伙伴说,昨晚临近的团场刮了一场沙尘暴,黄沙铺天盖地而来,远观似黄云压城城欲摧。对比老家甘肃的生态环境保护,想起新闻报道的塞罕坝精神、毛乌素沙漠变森林,在中国这块大地上,生态保护提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正在上演着一代人接着一代人的豪情壮志,直到把荒山种成森林。

  此刻,我想每个人都能理解习近平总书记讲的“要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到底意味着什么。

  接近3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抵达了一牧场。令人感到惊喜的是,在一牧场场部前的大道上,两边载种的花草树木已经五颜六色地绽放着,仿佛欢迎我们这群远道而来的学生。终于脱离了戈壁滩上的单调色,身心感到一阵愉悦,路边高高的立着一块广告牌,上面书写着“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后面几天看到的一牧场的发展变化及实地采访感受,让我们感受到了新发展理念的春风已经遍洒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为了摆脱路途的疲惫,我们集体提议在一牧场迎宾大道上拍一张合影,隆重宣告此次采访活动正式启动。

  

IMG_7003

  采访团合影

  牧场第一日

  拍完合影,来到了一牧场场部。与一牧场的史治钢场长、魏娜副政委碰面后,我们进行了座谈会。座谈会上,史场长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一牧场的历史源流、产业规划、文化活动等情况。光听介绍,便已经感受到了一牧场的独特之处:兵团最遥远的牧场,“一红一绿”的形象概括,昆仑山上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我们的感性认识逐渐深化。

  既听又看。座谈会后,我们约好去场部走走,实地感受下这块沃土。

  

3

  参观场部

  语毕则动。史场长带我们走在场部大道上,边走边参观边介绍。在一排低矮的小房子里,传来咩咩咩……的羊叫声,史场长顺着声音告诉我们,那儿是养鸡养猪养羊的房子,产羔、剪羊毛都在那。在房子的左侧,一排低矮的房子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听完介绍,才得知原来这儿是以前90年代场部职工的住房。透过紧锁的大门依稀能看到当年条件的艰苦和创业的艰辛。参观完这块保留的旧房子,史场长指着远处的小区说,那是我们新盖的小区,大家现在基本都已经搬进了现代化的楼房,一应住宿条件齐全,比以前真是好太多了。

  

e17a6063fdadce6f730ebcbc2f5dfe4

  职工过去住的房子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百米,但已经可以让我们看到一牧场建场近70年来走过的风风雨雨。这几百米,历史的画面在眼前一帧一帧划过,有着穿透历史时光的魔力。

  谈到为何保留这些旧房子。场部的同志告诉我们,这是为了参观教育所留,再好的描述都不如以后带着娃娃来看这些旧物件,活生生摆在你面前,看看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那是很震撼的!

  

df71d26dadfc66d981c45fc5e54a321

  旧石碾子

  在整个场部参观中,有个词常常在耳边响起——“生态”。我想,比起走过的烟雨朦胧的江南,这儿的人更明白珍惜生态保护的意义。受制于水资源稀缺,场部水源供给基本都是依赖昆仑山的雪水。在这儿,种一棵树非常难,种活一棵树则是难上加难。看到花团锦簇的场部环境,这得花多大的精力和时间啊!这一切不由得让我们感慨,西北这块广袤的土地各方面要想发展起来,生态保护是重中之重,可以说在这儿,生态保护有着更为独特的意义,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一牧场城镇新面貌

  一牧场城镇新面貌

  下午,我们约了两位采访对象,进行了两场采访,主要目的在于了解近70年来一牧场的变化。他们分别是已退休的牧场副政委维吾尔族同志麦麦提·吐郎和社区党支部书记河北籍专业军人郝亮。

  之所以采访他们,我们是想让他们以一牧场历史亲历者的身份介绍下牧场这些年的变化。

  地窝子、干打垒、土坯房、砖木平房、现代化小区,住房条件逐渐改善,交通工具从骑驴骑马逐渐变成了汽车、小车、高铁、飞机,交通条件多种多样。衣食住行的变化,是老百姓最关心的,也是最看得见的变化。同时,他们纷纷感慨时代带给他们的机遇,给了更好的发展。以小见大,壮丽70年的辉煌画卷渐次铺开。

  bc631eb333ffa78b3fdd4387ea8c96e

  采访麦麦提·吐郎

  72bab04d8a5d09a0680840b85c67e2b  

采访郝亮

登昆仑 下田地

  在采访中,我们特别想了解老职工和新职工的情况。一牧场的同志推荐我们可以去昆仑山上二连的草场采访放牧的维吾尔族牧工,还可以去地里看看承包了田地务农的汉族新职工。

  我们决定去昆仑山里的二连。二连的驻地很美,号称云中牧场,距离场部开车向着昆仑山腹地方向攀爬30公里即到。

  接受我们采访的主人公名叫如则麦麦提·热杰普,今年55岁,他从15岁开始放羊,牧鞭已经挥舞了40个年头。而他放牧是接过了而今已经90岁父亲的牧鞭,今天他30岁左右的儿子也跟他一起在山上轮流放牧。

  我们的采访是在一处地窝子里进行。在跟如则麦麦提的对话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将近70年的发展,同样带给了他们翻天覆地的变化,不管是从住房条件的改善,还是从交通工具的变化,甚至是现在政府补助他们五险。但更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一家人三代放牧戍守边关的精神。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疆时,一身戎装的第十师桑德克哨所民兵马军武讲起在中哈边境线屯垦戍边26年、建设夫妻哨所的感人故事。听到他说“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时,总书记说“了不起”“非常敬佩”,并叮嘱他代向他妻子问好。而在今天,我们仿佛再次看到了这一感人的事迹在昆仑山上的二连续写。

  0dca422d6ccb658e5738924c5b1c2ae

  与如则麦麦提·热杰普合影

  说起对新职工的采访。其实我们主要是想探访他们来到一牧场的原因以及来到这儿的实际感受。接受我们采访的新职工名叫刘九福。令人感到高兴的是,我们再次在遥远的新疆碰到了老乡。

  来自甘肃文县的刘九福,汶川大地震后家里遭了灾,受到不小的损失,不服输的他决定来新疆闯闯,之前他已辗转北疆打工多年。因缘际会,看到了兵团职工招录的消息。他决定先来考察一番一牧场再做决定,他跟我们说,“我一来就是先看树长的咋样,结果看到的是路边一排整齐的杨树,就立在那儿,我心想这树能长这么好,种庄稼应该没问题,就一家人户口直接就转过来了。”

  兵团给夫妻俩分了60亩地,今年又乘着兵团深化改革的机会,承包了蔬菜大棚。从刘九福的身上,我们看到一点,就是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土地的眷恋。

  记得以前在网上看过一个段子说:只要给中国人一块地,就能生存下去。想一想不无道理,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能比中华民族更热爱土地,更善于打理土地呢?

  

8Y9A2371

  看看沙土地情况

  记得今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河南代表团审议时说过,“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仍然很大,现代农村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土地、希望的田野。”这句话从刘九福身上得到了验证,这个善于思考的甘肃农民,拉了8户人家组了个合作社,最近心里始终琢磨怎么带着大家致富。在把目光投向甘肃文县特产经济作物大红袍花椒后,他得到了答案。采访中,他告诉我们,他现在忙着花椒种植,第一阶段引进了500株幼苗,试验种植已经成功了,接下来是第二阶段的扩大种植,引进了2000株幼苗,最终目的是给一牧场甚至兵团搞出一条花椒产业链,这个产业目前新疆还没人做。

  

8Y9A2398

  刘九福夫妻在田地劳动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劈波斩棘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像刘九福一样的普通老百姓,虽不曾有显赫之权、尊崇之位,但是反而正是他们,浇筑了这个民族最扎实的地基,锤炼了这个国家最强的脊梁,朴实之中显风华,历史将永远镌刻下他们的功绩。

  拜人民为师,向人民学习,此言乃是大道。

  昆仑山上民族团结的一面旗帜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这点成为我们此次采访前规划的重点任务。采访途中,我们也一直在想到底从哪个角度去解读这个问题。直到我们得知了图妮萨罕和陈志文的故事,一个获得2017年全国“最美家庭”荣誉表彰的家庭。

  这个故事,能让我们从家庭这样一个独特的视角去解析民族团结背后的密码,而在家庭的背后则是“小家系大家”这样一层逻辑。

  

_MG_2486

  陈志文介绍情况

  陈志文一家的故事告诉我们很多。他们先后多次获得兵、师和自治区各级颁发的“民族团结先进”表彰,除了一牧场建场以来就有的民族团结传统的影响,更大的原因在于自己家庭的培养。图妮萨罕是一牧场的第一个大学生,从小受到普通话教育的培养,现在则是一名优秀的少数民族女干部。陈志文呢?则是一位重庆汉子,作为兵团引进的大学生,扎根南疆20多年。

  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父母的悉心教育培养和良好家风的传承。平等、包容、尊重、诚实、团结、友爱……脑海里飘过很多词语,但这些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厚重的积淀,而这些陈志文想着要让他们的女儿陈欣怡传承下去。

  这次采访有一遗憾,就是因为工作原因,图妮调到了新成立的昆玉市工作,没能一起采访到。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小家系大家,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如果我们每个家庭都能像图妮萨罕和陈志文家庭那样,把民族团结作为家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下去,就一定能凝聚起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和谐,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想,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民族团结一家亲,是一个新的思路,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思路。

  _MG_2495

与陈志文合影留念

文化高地

  作家贾平凹在著作《定西笔记》里提到:“在我的认识里,中国是有三块地方很值得行走的,一是山西的运城和临汾一带,二是陕西的韩城合阳朝邑一带,再就是甘肃陇右了。这三块地方历史悠久,文化纯厚,都是国家的大德之域,其德刚健而文明,却同样的命运是它们都长期以来被国人忽略甚至遗忘。”这是贾平凹先生对西北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一次很高的评价,事实上也是所言非虚。

  而经过此次大采访,我们认为,应该再加一块地方,即新疆。无论是过去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形成的西域文化,亦或是在中国古典文化大放异彩的边塞诗,再者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红色传统和屯垦戍边文化,等等,都共同让西北成了一块文化高地。见一叶而知深秋,窥一斑而知全豹,这些答案我们可以从一牧场身上看到。

  1

  巍峨的昆仑山

  在十四师,在一牧场,文化是伴随我们全程采访一个很深的印记。在十四师,有笔耕不辍坚持文学创作的杨方中同志,在他的牵头下,第十四师昆玉市文学丛书《记住乡愁》《昆玉情》已经刊印,他组织的和田笔会已经召开多届,正在考虑落户一牧场,昆仑山下笔会纵论,想想便是独有一番风味。甚至连昆玉市这个2016年成立的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名字也是源自经典启蒙著作《千字文》里的一句“金生丽水,玉出昆冈”,暗和和田产美玉之意,境界之美妙令人陶醉。

  

a0d20269fdc03c1af972918e1693d4d

  《记住乡愁》《昆玉情》

  在一牧场,我们先后观看了两场精彩的演出,有策勒县文工团和一牧场共同组织的“赞颂辉煌成就、兵地同心共筑”文艺汇演,有五连组织的麦西来甫舞广场舞。可惜的是因为农忙原因,未曾看到一牧场威风锣鼓队和秧歌队表演,以及因为时间原因错过了6月2号召开的旅游文化节。但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到牧场兵地文化交流、传统和现代文化交流,正在交汇融聚。

  

4

  兵地文艺汇演

  除此之外,我们想重点提下这儿的红色传统和屯垦戍边文化。

  2014年4月29日下午,习近平参观了新疆军区某红军师师史馆。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展示了这支创建于陕甘边根据地的英雄部队的战斗历程。习近平叮嘱部队领导,要把红色基因融入官兵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十四师、在一牧场都留下了身影。在参观场史馆时,我们翻看旧照片,解放和田的解放军战士,扛着钢枪手握牧鞭的放羊战士,连队火热的大生产场景,军民鱼水情深如一家人的感人画面……一张张旧照片仿佛在诉说着历史,扑面而来,让人肃然起敬。而这一切,正在传承。听十四师的同志介绍,《沙海老兵》在央视播出之后,反响很大,他们正在筹备的新电影《进军和田》即将在乌鲁木齐组织首映式。除了这些,一牧场组织的红歌大赛、军营歌曲比赛等红色文化节目更是一个接着一个。

  当时我们在想,在唐时达到顶峰的边塞诗,以昂扬奋发的格调,将边塞风光、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建功立业的抱负、将士思乡的主题无一不表达的淋漓尽致,传唱千古,讴歌了那个时代。我们今天来到这儿的记者,是不是也能够拿起笔墨,书写70年来兵团翻天覆地的变化,书写官兵为祖国戍边的精忠报国之心,书写兵团职工为美好生活奋斗的拼搏努力,做一回当代的“边塞书生”。

  

1645F1B30DF64ADF9D7813E2DF956B58

  战士放牧

  胜读十年书

  一次昆仑行,一生昆仑情。这次大采访虽然时间较短,但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写几篇报道,更多的收获则是对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情、对这些朴实人民的感恩。总而言之,这次采访学习可谓是仰取俯拾,左右采获。

  带着深情去触摸这片神奇的土地,必将会发掘精神的富矿,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家园,凝聚起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动力。在牧场,看到了满眼荒凉的戈壁、黄沙漫漫的沙漠、雄伟壮丽的昆仑山、草色渐青的牧场、成群结队的羊群……这一切都让我们觉得“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新疆不知新疆之美”。翻阅牧场的老照片,看过牧场新场部,两相对比,便知道什么叫日新月异,繁荣昌盛。跟牧场的新老职工聊了聊,从他们的嘴里所提及的一言一语,仿佛让我们听到了70年来共和国走过的风风雨雨,翻过的崇山峻岭,越过的大江大河。70年岁月,吾国今非昔比,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国家啊!

  带着感情去接触这里的群众,必将多一分理解,更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牧场,见到了热情的维吾尔族大叔大妈、移居兵团的甘肃老乡、朴实微笑的牧民、干练的兵团职工干部、长期蹲点扶贫的党员干部……采访期间,除了两次必要的座谈会,我们更多的是希望直接到田间地头去聊聊日常劳作,上门入户去拉拉家常,一线采访获得一线素材,得到一线感受,这一切都让我们感慨“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只要我们继续持之以恒的奋斗,好日子还在后头。

  带着热情去投入工作,必将会有收获,更加努力地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在哪儿,宣传思想工作的重点就在哪儿,网络空间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的新空间,那就也应该成为我们党凝聚共识的新空间。此次采访我们也是比较多的尝试了多媒体报道方式,注重网络表达,让报道更加丰富多彩。一方面服务了网民,一方面也增强了自己的本领。很荣幸,此次到兵团主题大采访共计完成5篇采访文章,鉴于向往昆仑的激动心情,统一命名为《昆仑纪行》系列,分别是《昆仑纪行:牧场初印象》《昆仑纪行:致富路上的排头兵》《昆仑纪行:白云深处有牧场》《昆仑纪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昆仑纪行:文化浸润多彩牧场》,以及整体描写一牧场的《昆仑山那个牧场》采访报告。除此之外,我们还尝试了现场抓新闻点,及时以百字文和美图配合的方式在求是官方微博及时播报,以及实时录小视频素材,利用手机剪辑软件,方便快捷制作时下较为流行的Vlog,在求是网抖音和微视官方账号发布,效果比起以往单独的文字更为突出,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最后,最重要的是我们学习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论述,积极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地对比学习了做好调查研究的“五字诀”,即“深、实、细、准、效”。在此次“四力”教育的活动中,更加明确了好记者好编辑永远向实践学习的态度和做法,这应该是我们职业终身应有之追求。

  很遗憾,因笔墨稍浅,功力未深,无法做到完美描绘大美新疆、大美兵团、大美牧场。希冀继续努力,继续把身子扑到泥土的芳香里,把心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里,把眼睛向下做一个小学生。

  增强“四力”,永远在路上。

标签 -
网站编辑 - 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