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战“疫”,“逆行”在最前线

2020年03月25日 17:07:03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孙珉 曾嘉雯 编制

共和国的战“疫”时刻(之三)

科研人员:战“疫”,“逆行”在最前线

  “没什么特殊情况,不要去武汉。”疫情蔓延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向公众发出紧急呼吁,自己却“逆行”冲往防疫最前线。

  一头华发、面色凝重、素有直名的钟南山出现在镜头里,让许多人安心,也给人信心。84岁的他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老院士闭目倚靠在高铁餐车座椅上的照片,在互联网上刷屏,让许多人泪目。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

  “有人传人,特别是有医务人员感染”,“抓住两个要害:早发现、早隔离”,“启动一级响应,目的就是减少互相感染的机会”……迅速判断,精准建议,从武汉到北京再回到广东,钟南山带领团队连续辗转多地,在科学救治和科技攻关两条战线上奋战。

  “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钟南山的话虽简短却有力。

  李兰娟院士脱下口罩后脸上留下的压痕令人感动 中新社记者 安源/摄

  饱经风霜的脸上,是一道道被口罩勒出的深深红印——有人拍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奋战在疫情一线的照片。

  曾在非典、H7N9禽流感等传染病防控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李兰娟,也是此次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之一。

  “国家大事,义不容辞!”在第一时间前往武汉调查研判疫情后,2月2日凌晨,李兰娟又率队驰援武汉。临行前,她撂下话:“这场战役不成功,我们就不撤兵!”

  对疫情每多一分认识,战胜疫情就多一分底气。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党中央审时度势、综合研判,及时提出战胜疫情的总要求。

  2月初,数以万计、与日俱增的病患,不断超出医疗资源负荷极限。疫情重压如山,如何尽快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把所有确诊的轻症患者统一集中收治隔离,避免更大范围的扩散,这是决战之地武汉疫情防控的关键问题之一,启用大空间、多床位的‘方舱医院’,是当务之急。” 2月3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这位非典时期曾担任北京医疗专家组组长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这样建议。

  2月5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右一)介绍项目情况。 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如果传染源控制不力,后果会更严重。”从两天前到达武汉,到马不停蹄调研,敏锐发现这个紧迫的任务,王辰分秒必争。方舱医院能在很短时间内,以最小的成本,解决大量轻症患者的收治问题,这是国家在非常时期的关键之举。

  短短10多天,一座座被视为“生命方舟”的方舱医院,在武汉三镇建设启用,大幅扩容收治能力。

  2月18日下午3时,位于洪山体育馆的武昌方舱医院,又有24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出院。

  “感谢医护人员,真心感谢你们!”“武汉必胜!”迈着不再沉重的步伐,出舱的患者脸上满是欣慰和感激。

  “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尽快增加医疗机构床位,用好方舱医院,通过征用宾馆、培训中心等增加隔离床位,尽最大努力收治病患者。”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坚定明晰。

  “要做到‘床等人’,绝对不能‘人等床’!”——在中央赴湖北指导组的推动下,截至22日,武汉共有16座方舱医院在运行,19座新的方舱医院正加快建设,床位可达3万张。

  2月17日拍摄的武汉体育中心方舱医院。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摄

  2月4日,经过48小时紧张忙碌的改造,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联合北京医院、武汉同济医院、江苏省医疗队共同建设的抗击新冠肺炎重症加强病房正式启用。临时科主任由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专家、北京协和医院内科重症监护室主任杜斌担任。

  当天17时,第一位患者转入。“极度呼吸困难,氧饱和度仅50%!”警示声声催耳,杜斌决定紧急气管插管,可环顾眼前的病房,尚未配齐三级防护设备。

  “我来!”眼看患者生命垂危,杜斌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毅然实施气管插管,患者的生命体征成功得到维持。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国内顶尖的医学科研人员,纷纷向湖北集结。瞄准新型冠状病毒,科技攻关跑出“加速度”。

  尽快拿出立得住的科研成果和可行建议,这样才能形成疫情防控的核心生产力。疫情发生后,一系列针对新冠肺炎的应急科研攻关迅速展开:组建团队、启动专项、分离毒株……科研人员以分秒必争的状态,全力以赴开展攻关。

  1月7日,中国科研人员就从样本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并检测出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及时向全世界公开全部信息,为对症治疗和疫苗研发奠定基础,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评价。

  如何快速识别病毒?大年初二,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陈薇院士紧急带领团队进驻武汉。将近两周,合眼休息的时间屈指可数。

  大大缩短核酸检测时间、加快确诊速度,是陈薇团队深入疫区进行科研攻关的成果之一。

  能否研发有效药物?从70000多个药品或化合物中筛选出5000个可能有效的候选药物,再反复试验选定100个左右药物在体内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实验,最后聚焦到磷酸氯喹、瑞德西韦、法匹拉韦等一批药物……

  武汉金域医学公司核酸检测实验室,这里的检测人员每天三班倒,18台PCR检测仪器24小时不停机,每日检测来自武汉、荆门、荆州、孝感、天门、黄冈等地采集的2000多份样本。 新华社记者 程敏/摄

  万、千、百、十,数量级次第减小的背后,是全国科技力量夜以继日协同作战、与时间赛跑,在已经上市的和正在开展临床试验的药物中进行系统化的、大规模的筛选,并递次推进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

  “部分药物已初步显示出临床疗效。”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副主任孙燕荣及时向公众通报了科技界的最新进展。

  灭活疫苗、重组基因工程疫苗、核酸疫苗、利用减毒的流感病毒疫苗作为载体……多条技术路线同步开展,实行挂图作战,每个工作节点精确到天。

  国内各方力量协作组成疫苗研发攻关团队,日夜奋战,在尊重科学、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缩短研发时间,各类技术路线的疫苗研制基本与国外同步。

  在抗疫战场上,科学的“硬核力量”不断显现,成为阻击疫情的有力武器:

  侯云德、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徐建国等40余位院士专家通过综合研判,提炼形成防控策略、疾病诊治等多条重要建议;

  关口前移,中西医结合,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用科学救治让更多患者痊愈;

  从病毒溯源、试剂检测,到药物、疫苗研发,再到大数据、人工智能显身手,高校、科研院所、企业,更多力量参与到疫情防控的科研攻关中……

  “这次疫情,科研人员比任何时候都懂得科学的分量。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就是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战胜疫情中。”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说。

标签 -
网站编辑 - 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