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组织部门能做啥?

2020年05月08日 08:20:05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蔡春玲 唐淑楠 编制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指标和底线任务。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那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组织部门能做些什么呢?

  留下“三笔财富”

  助力“五个振兴”

  给钱给物,更要建个好支部,建强村党支部,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是摆脱贫困的治本之策。图为吉林省敦化市三河村党支部书记谷凤杰在村民家了解养牛情况。新华社记者 段续/摄

  “政治财富”

  助力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建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留下一笔“政治财富”,推动干部、人才等资源向农村流动,助力组织振兴和人才振兴。

  内培外引选“头羊”,选优配强村书记;

   整顿后进强“软肋”,补齐村党支部建设短板;

  第一书记增“底气”,建强基层组织、留下一支不走的工作队。

  吉林省驻村第一书记协会设置网络直播间,每天组织优秀第一书记直播销售代言产品。图为靖宇县大北山村第一书记高世龙(左)和蛟河市青背村第一书记曾丽圆(右)直播销售代言产品。(吉林省委组织部供图)

  “物质财富”

  助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留下一笔“物质财富”,实现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增强贫困村自我“造血”功能,助力产业振兴、生态振兴。

   推出产业发展“代言人”,组织第一书记和村书记对接市场、走向市场,代言销售特色农产品;

  抓住产业发展“牛鼻子”,突出抓好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形成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投入和监管、农业农村部门加强项目运行管理、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打造产业发展“发动机”,成立驻村第一书记协会,提高全省第一书记、村书记的组织化程度,共同发展产业、扩大规模、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是吉林省首批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汪清县在各级党组织的坚强领导下,依托地区自然环境优势,在实施产业扶贫过程中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特色食用菌种植产业,为群众脱贫创收开辟新路径。图为汪清县天桥岭镇农民在当地一家菌袋厂内搬运制作好的黑木耳菌袋。新华社记者 许畅/摄

  “精神财富”

  助力文化振兴、全面振兴

  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留下一笔“精神财富”,既扶贫又扶志扶智,既治穷又治乱治散,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助力文化振兴、全面振兴。

  割掉影响平安稳定“毒瘤”,整治涉黑涉恶村、整顿软弱涣散村、清理有前科劣迹村干部,大力铲除农村黑恶势力滋生土壤;

  夯实乡村治理制度“基石”,强化村党支部政治引领作用,推动村务、财务、党务公开透明,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积极性;

  形成共抓共管共治“矩阵”,建立党委领导下的乡村治理工作协同运行机制,组织、宣传、政法、农业农村、民政、妇联、团委等分工负责、合力推进。

  助力脱贫攻坚

  组织部门大有作为!

  详见:中共吉林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晓萍文章《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为乡村留下“三笔财富”》

标签 - 组织部门,乡村治理,精神财富,物质财富,助力
网站编辑 - 唐淑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