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用“艾”敲开致富门

2020年08月26日 14:49:10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周彪 高天鼎

  一望无际的艾草随风摇曳,沁人心脾的艾香四处弥漫。8月25日,记者走进湖北省蕲春县赤东镇,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万余亩蕲艾种植基地里一片忙碌景象。

  “收割的时候,艾草能长到一两米高呢,现在的艾苗只有一尺多高”,正在给艾苗除草的当地农民王凤珍说。

位于赤东镇的万亩蕲艾种植基地

  艾草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植物。湖北省蕲春县是“药圣”李时珍故里,当地农民一直有种植艾草的传统,所出产的蕲艾为艾草中的优良品种。但是,过去的蕲艾种植规模普遍较小,附加值不高,农民经常是出了大力气,收入却不见增多。

  近年来,赤东镇先后引进几家公司,走一二三产业共生共促融合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看有基地,闻有艾香,吃有艾品,玩有场地,用有艾馆,研有学堂,住有庭院”。更重要的是,蕲艾产业的发展,群众得了实惠,集体也增加了收入。

  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

  五斗地村位于赤东镇东南,该村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主要以传统农业、养殖和农民外出务工为主。

  “过去我们都习惯了种植棉花、大豆之类的农作物,没人认为这么大片的地可以种植艾草”,五斗地村村民汪贵生说。

  2017年,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本村致富能人回村创业,创办了桂康艾叶公司。在公司能人带动下,村里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在“家门口”种植蕲艾。

  “过去传统的种植业经济效益不高,通过我们的宣传,加上各种帮扶政策,村民们才开始转变思想观点,开始种植艾草”,赤东镇党委书记朱文刚告诉记者。

种植基地里的创意塑像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五斗村流转土地3300亩建成蕲艾基地,赤东镇全镇建成蕲艾基地万余亩。

  农民将土地流转出来,每亩每年可得300-400元租金,同时务工有工资,贫困户每年可增收过万元。五斗地村与几家公司对接,安置本村及周边贫困户、闲散劳动力就业300多人,其中长期聘用100余人,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在农忙季节,企业聘请贫困户到基地灵活就业,参与蕲艾种植、除草、收割等工作,人均每天收入80元。同时,利用村集体空闲地边角料等进行流转,村集体每年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五斗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艾产品专业村,2019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15万元,由中度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

  “现在我有空就到基地来干活,一天有80来块钱收入,一个月有2000来块钱,加上家里七八亩地的流转收入,比以前的收入高多了”,王凤珍说,“主要是随时能回家,方便照顾还在读书的孙子”。

  党旗始终插在第一线

  织好蕲艾种植一张网,党旗始终插在第一线。

  每年年初,赤东镇都要制定蕲艾产业发展规划,组建“领导联片、国干联村、两委联垸、党员联户”的“四联”工作专班,划好蕲艾种植发展网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党旗插在蕲艾产业发展建设的一线。通过观摩学习、现场比武、互评互议,形成“比”“学”“赶”“超”的热潮。

  “如今,各村憋着一股劲,上下拧成一股绳,村村争当排头兵,全镇上下营造了‘没有人是旁观者,人人都是冲锋兵’的浓厚氛围”,朱文刚说。

桂康艾叶公司生产的部分蕲艾产品展示

  五斗地村党支部书记汪汉光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正在多途径为贫困户找到就业渠道,把这个大健康产业、脱贫产业,最后做成致富产业”。

  除了政策引导,蕲艾产业发展还靠“能人”。

  赤东镇培育一批蕲艾产业主体,扶持一批蕲艾种植大户,让强人办企业做蕲艾加工,让能人组建蕲艾专业合作社。

  目前,全镇已有蕲艾加工销售企业20余家,蕲艾专业合作社26余家,网络乡贤能人100余人,带动贫困户就业1000余人。

  赤东镇以蕲艾文化节、李时珍药物交易会为契机,大讲种植蕲艾的增收可比价值,大讲蕲艾产业带动脱贫的致富典型。让广大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引导贫困户发展蕲艾种植,通过“连点成线扩面”,推动“要我种”到“我要种”的理念转变,实现“一处美”转变为“处处美”。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