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不息,治沙造林不止

2020年09月19日 23:04:57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梁佩韵 侯亚景

  走过一段颠簸崎岖的小路,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我们来到了内蒙古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白音茫哈嘎查,这里是格日乐老人的家乡。

  白音茫哈,汉语意为“丰富的沙漠”,格日乐从小在这里长大。在格日乐的记忆里,黄沙是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大天敌。一刮大风,漫天的黄沙就会笼罩整个村落,沙粒打在脸上疼痛难忍,当地人为此吃尽了苦头。

  1992年,格日乐从原人民银行哲里木盟分行监察室主任的职位退下来之后,回到老家,看到日益沙化的土地和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亲戚们,便开导他们更新观念不要总是靠天吃饭。到了1998年,她又一次回到老家,这次她下定决心不但要宣传新的理念,而且自己要干出个样子。她抱着一种为乡亲们做示范的心理,先找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领导,把自己的想法叙述了一遍,村里也非常支持,当即划出近300亩的一块沙坨地,让她搞一个治沙造林示范基地。村里的工作做通了,可儿女们都认为父母年纪大了,农村条件艰苦,怕老人身体受不了。亲戚和一些老同志也都劝她好好享享清福,安度晚年。可这些善意的劝说,都没有动摇她回乡治沙造林改变家乡面貌的梦想和决心。她说,“我之所以这样做,就是要为家乡治理沙化出点力,为乡亲们做个治沙造林示范,帮助乡亲们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

  这一年,格日乐66岁,丈夫文都苏73岁;一位198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位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治沙前,两位老党员郑重向党宣誓:“生命不息,治沙造林不止。”

  格日乐为记者讲述治沙造林的故事

  从都市来到沙漠,他们便领教了第一个“见面礼”——沙尘暴。1999年4月的一天,沙尘暴刮了起来,遮天蔽日。到吃饭时间,格日乐才发现,沙坨子里连一处背风的地方都没有。没办法,只好临时用秫秸埋个障子,勉强吃了顿饭。造林第一年,他们投入了4000多元,购买杨树苗、果树苗共10000株,全部栽到了近260亩的沙坨子里。树栽完了,他们又开始领教沙漠中的第二个“见面礼”——干旱。尽管一天担了近30挑子的水,但仍无济于事,头一年,一多半的树苗没有成活。

  儿女和乡亲们都劝说,放弃吧,沙子里怎么可能种得活树?可是倔强的格日乐却不低头。她认真吸取了失败的教训,感到植树造林学问很深,必须采取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的办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人请教行家、并翻阅书本,寻找答案,还订阅了一些农牧林科技刊物。经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治沙的经验、技术日臻提高,一棵棵小树苗终于在悉心的呵护下茁壮成长。

  格日乐老人治沙造林时居住的房屋

  为了能一心投入治沙造林,格日乐老人和她的老伴在基地中心盖起了一间简易小房,开始了久居野外的生活。每年的3月份,河里的冰还未完全开冻,格日乐与文都苏就从温暖的家中走出来,几次换车辗转来到这大漠的深处。直到11月初,水桶里又结了一层冰时,他们才返回城里。无论面对怎样的困境,他们从没有退缩。2002年造林季节,格日乐老人植树时不慎摔倒,导致右手腕处骨折。她没告诉家里人,怕子女们知道会把她接到城里去治疗而影响植树的最佳时节。便找当地医生,边治疗边干活,挎着受伤的手臂坚持了一个春天。

  2010年3月,丈夫文都苏永远离开了她,可格日乐却依然坚守当初两人的誓言,没有停下治沙造林的脚步。终于,经过20年的努力,昔日白茫茫的沙丘已经变成了春有繁花、夏有绿荫、秋有硕果、冬有鸟兽的大漠绿洲。看到格日乐的造林成果,乡亲们也有了改变生活的信心。在老人的带动下,以当地妇女为主,发展了21位网格员,网格员们跟着格日乐老人学习造林技术,发展林木产业,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20年前栽种的树苗如今茁壮成长

  2018年,格日乐老人又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治沙造林基地全部无偿移交给村委会。在《治沙造林基地移交书》中,格日乐老人这样写道:“我们老两口一直秉承当初’生命不息,治沙造林不止’的信念。我看到自己为生我养我的家乡的沙漠披上绿装,感到特别的高兴和欣慰,因为这也是我毕生的夙愿。”

  望着郁郁葱葱的树林,格日乐老人动情地说:“这里的每一棵树都像我的孩子一样,虽然我从银行退休了,可这‘绿色银行’的行长我真的想当一辈子。”

  格日乐与文都苏老人所获荣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内蒙古是我国北方的绿色屏障,没有它的保护,整个华北平原都会遭受沙尘暴的袭击。正是有了一代又一代像格日乐、宝秀兰这样的治沙标兵,用自己的切身行动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蒙古马精神,守护这片土地,守护家园绿色,才以涓滴之力,把内蒙古建设成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

标签 -
网站编辑 - 曾嘉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