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

2020年09月20日 14:59:13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李艳玲 张建平 狄英娜 高天鼎

    “鲤鱼伴水水更清,星星伴月月更明,我们过上好生活,永远不忘党恩情……”一首《十颂党恩》,唱出了毛南族人民整族脱贫的激动心情。

  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得知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乡亲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我感到很高兴”,总书记强调要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毛南族群众用歌声唱出幸福生活 求是记者狄英娜拍摄

  毛南族整族脱贫的秘诀在哪里?环江县扶贫有哪些有效作为?未来又有哪些期待?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探寻毛南族整族脱贫的密码。

  发展产业是根本之策

  “七分种、三分收,玉米红薯度春秋”,这是过去人们对环江经济生活的朴实描述。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环江狠抓产业拔穷根,发展多项前景看好的产业,带来了脱贫致富的喜人成效。

  图为环江县伍香源食品有限公司的油茶生产车间,直接带动当地126人就业,间接带动1500多人就业。 求是记者张建平拍摄

  只需稍作例举,就会对环江的特色扶贫产业有个初步认识:

  环江是“中国菜牛之乡”。目前已建成10多个乡(镇)级菜牛养殖场,初步形成“县有基地、乡有牛场、村有牛舍”的发展格局。发展牛产业,壮大牛经济,打响牛品牌,做足牛文章,菜牛养殖使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富了起来。

  环江的特色水果产业远近闻名。大安乡中国·毛南柚美环江示范区、水源镇沃柑水果产业示范区、明伦镇九万李特色水果产业示范区、思恩镇生态富硒红橘种植示范区、大安乡金桥油桃种植示范区,20多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激活乡村振兴动能。

  环江是广西桑蚕生产基地县。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环江因地制宜发展桑蚕生产,使之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当地群众唱道:“小小蚕虫吐‘金丝’,不尽财源滚滚来;做大‘蚕业’致富快,山乡百姓乐开怀。”

  ……

  县有扶贫支柱产业,村有扶贫主导产业,户有增收致富项目。“十三五”时期,环江重点发展桑蚕、优质稻、柑橘、猪、杉木、菜牛、油茶等7个特色主导产业,均已取得累累硕果。“因地制宜、发挥特色,长短结合、种养兼顾,党建引领、龙头带动,群众致富、集体增收,这四条经验是我们在摸索中不断总结形成的,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河池市委书记何辛幸向记者介绍道。在环江,全新的扶贫产业格局已构建成形,有了这个根本支撑,更多的笑容正在贫困群众脸上绽放。

  创新模式是“点睛之笔”

  环江的地还是那片地,环江的水还是那道水,环江适宜发展的产业还是那些产业,脱贫攻坚如何就能激活发展潜能,使这些产业提质升级、凤凰涅槃呢?秘诀正在于不断创新产业发展的管理模式。

  综合精准脱贫,发挥资源优势,通过“广西油茶双千计划项目”,环江县现有油茶种植面积达12.2万亩,同时有1个千亩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和4个油茶高产高效示范点。图为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油茶产业核心示范区。环江县委宣传部供图

  精准脱贫这几年,环江聚焦经营主体培育,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全县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614家,共带动贫困户77835户,有效解决了小农户生产经营面临的困难,为扶贫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沛动力。

  “管理模式一顺畅,企业谋发展的动力就更足了。现在我们不仅仅是做食用油,还做成护肤品、洗涤类的山茶油产品,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带动更多的贫困户。”环江伍香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韦维说。

  韦维所说的管理模式创新,正得益于环江这几年的改革探索。按照“万亩国有林场+政府平台公司+产业项目基地+万户贫困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环江创建万亩现代特色产业园,企业在产业园中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产业园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激发其内生动力,增强“造血”功能,为贫困群众稳固脱贫提供了助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在毛南族的所见所闻,使我们感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的脱贫攻坚之所以取得成效,正是因为他们能够按照总书记指示的方向不懈努力,立足实际而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受益于产业扶贫,毛南族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3570元增加到2019年的1.17万元。“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这样的脱贫才能稳得住”,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县长黄炳峰对未来充满期待。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