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 留车“三变”奔小康

2020年10月16日 15:12:34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求是记者 张淑虹 王慧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踏入金秋十月的留车村,映入眼帘的正是这样一片丰收的景象。由当年中央苏区全红县即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县城一路向南,蜿蜒的山路两侧,崇山峻岭讲述着曾经的革命故事。时空交错,这样喜人的丰收景象更加让人欣慰。

  “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加快老区发展步伐,做好老区扶贫开发工作,让老区农村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一直是习近平总书记格外牵挂的事情。

算好生态账:从山穷水尽到柳暗花明

  今年59岁的黄小林曾经是留车村的脐橙种植大户,2016年因为一场黄龙病,他砍光了心爱的3万株果树,配套的脐橙果品加工厂也随之倒闭。

  竭泽而渔必将山穷水尽——这是黄小林总结出的道理。“以前种植脐橙,大家都有‘老表思想’,有利可图就铺开摊子使劲种,本来能对病灾起到阻隔作用的隔离带也种上了果树。”

  赣南脐橙火起来之后,留车村的很多村民都开始种植脐橙果树,2013年全村达到了种植脐橙的高峰。然而,无限密植,滥用农药,最终导致了黄龙病的暴发。

  “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会对土壤造成破坏,黄龙病暴发前,脐橙已经越来越酸了。”黄小林说。

  2004年就开始种植脐橙的黄小林有很深的“脐橙情节”,在党和政府的引导下,黄小林开始了脐橙生态复种之路。按照“山顶戴帽、山脊隔离、山腰种果、山脚穿裙、园路绿化”的生态模式建园,并配套植被保护设施和水土保持设施,生机勃勃的东江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了。

  生态复种后,脐橙不再大面积密植,但平均亩产量却显著增加了。通过施农家肥,土壤环境得到改善,脐橙比之前更香更甜了。

  “现在,酸果子没有了,我的脐橙卖7块钱一斤那是稳稳的。”说起现在的脐橙,老黄一脸自豪。

  让留车村老表们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还有在生态种植下日益兴旺的多种产业种植。

图为留车村日日红种植专业合作社中长势喜人的百香果。 求是记者 王慧/摄

  在脐橙果树被砍光之后,陈皆治到福建考察了一番,决定种植百香果。当年试种300株百香果,挣了5万多元,2018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现在年收益已达120多万。如今,在陈皆治带头的日日红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劳动入股的方式,每年可以得到3000元的保底分红。

  得益于留车村愈来愈好的生态环境,陈皆治种上了高端的、比普通百香果更加香甜可口的“黄金果”,即便论个儿卖也供不应求。陈皆治告诉记者,自己正在为“黄金果”申请注册商标,力争做出品质,创出品牌。

  除了脐橙和百香果,还有猕猴桃、枇杷、李子,金秋十月的留车村百果飘香。近年来,通过生态种植养殖、发展无污染产业以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土壤和水干净了,曾经飘在村里的农药味儿不见了,留车村逐步实现了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作为珠江水系干流的留车河,在山谷中静静流淌着,依山傍水的留车村湿地公园正在建设。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留车村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引进大项目:从外出务工到回家就业

  推开寻乌德青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玻璃门,一位身穿西装的客家姑娘迎面走来,笑脸盈盈。

  女孩名叫陈金霞,今年22岁,是刚毕业的大学生。疫情期间,为工作去向而迷茫的她得知家乡的德青源公司正在招聘,凭借自己的电子商务专业,顺利成为了一名公司的数据分析师。在公司安排下,陈金霞到安徽岳西进行了几个月的培训,回到岗位后,她渐渐在成就感中找到了职业方向。

  “德青源是大公司,规范化管理,平台也很高。和很多去广州、深圳打工的同学比,能在家乡找到满意的工作,我挺知足的。”

  陈金霞的家就在公司对面,不用像大城市打工的同学那样租房子挤地铁,这在金霞眼里也是一种人生的幸运。金霞告诉记者,亲戚家的几个正读大学的妹妹也在向她打听,希望毕业以后能来德青源工作。

  和金霞一样,今年入职寻乌德青源的还有5位大学生,他们现在正在广西培训。在家门口的大公司就业,是从前的留车村孩子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2019年3月,留车村脱贫摘帽。但是走好脱贫之后的致富路,还需要持续强劲的产业助力。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去年6月,中宣部协调引进国内蛋鸡养殖龙头企业北京德青源公司与寻乌县合作,在留车村建设金鸡产业园,总投资6.06亿,养殖规模300万羽,全面建成后将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蛋鸡养殖厂。

图为建设中的金鸡产业园青年鸡厂。 受访者供图

  “这两片分别是青年鸡厂和蛋鸡厂,那边是有机肥厂,利用鸡粪便制造有机肥,除了供给本村果农使用外,外面的销售空间也是很大的。未来还要成立包材厂,为寻乌鸡蛋提供蛋托、包装箱。”在工程机械热火朝天挥舞着铁臂的山头,驻村第一书记雍鑫介绍。

  已经初具规模的青年鸡厂在本月底就要迎来第一批主人,随着产业园各个厂区的逐步完工,今年年底第一批“寻乌鸡蛋”将走入市场。凭借赣粤两省交界的地理位置优势,这些高品质鸡蛋主要销往销粤港澳大湾区。留车这个小村庄将大踏步融入大湾区,成为大湾区基础民生产品供应保障基地。

图为蛋鸡厂的一栋在建鸡舍。 受访者供图

  留车村的村民们也参与着产业园的建设。头戴安全帽的陈丽斌是个年轻小伙子,在工地上做电工。“跟着师傅学一门手艺,产业园建好还需要我们电工的。”小陈的师傅是一旁的敖邦永,从前在深圳富士康工作,现在带着几个小徒弟在产业园做电路管线维护。

  “别在深圳打工了,外面还要租房,回村里的金鸡产业园干吧。”雍鑫的电话那头,是村里的贫困户曾进华。雍鑫介绍,产业园建成后预计可创造400多个就业岗位,优先保障贫困户,他已经动员了好几位在外打工的贫困户回家就业。

留车村电子厂的女工正在生产制作数据线。 求是记者 王慧/摄

  “以前在福建做纺织工,现在生了小孩,不能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在电子厂制作数据线的张够芳说。这也是很多选择留在村里就业的年轻人的心声。这样的电子厂,留车村共有 4 个,主要生产数据线、小喇叭等,合计吸纳就业近160人;还有小型制衣厂3个,合计吸纳就业70人左右。

  “建好了金鸡产业园,我们的选择就更多了,回来的人也更多了。”一位喇叭厂的女工说。

打起精气神:从靠天吃饭到创业奋斗

  沿着山路前行,车子拐进一条热闹的长街。饭店、宾馆、小超市一应俱全,你忍不住会问:“这是在村里吗?”

  “很多人第一次来都想不到这里是一个赣南村庄。最近村里还新开了几家奶茶店和咖啡店,时髦吧。”雍鑫笑着说。

  留车村是寻乌县留车镇圩镇所在地,有四百多年的圩场商贸文化,毛泽东同志在《寻乌调查》中还特别提到留车圩场是寻乌县第三大圩场。如今留车村的商贸、服务业依然发达。经过几年的发展,全村现有饭店17家、宾馆民宿11家、大中型商超4个,有物流服务点8个,可承接寻乌南部5个乡镇的货运物流。

  平整的马路,彩色的琉璃瓦,留车村一片欣欣向荣。

  赣州市生态环境局驻留车村工作队队员邱腾自2016年来到这里就没有离开,他见证了留车村精准扶贫以来的巨大变化。

  “最大的变化是人的精气神。那场黄龙病也要辩证地看,对于很多村民来说不失为一次警告。”

  从前,种植脐橙很安逸,干三月,休一年,大家都安于现状,一年里大部分时间都闲着。黄龙病暴发之后,重新创业的经历让村民们逐渐认识到,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艰苦奋斗来创造。

  留车村是寻乌县留车镇圩镇所在地,留车村的商贸、服务业发达,每逢农历三、六、九,周边乡镇及广东梅州的居民、商客都会到留车村赴圩交易,年节前后参与圩市的可达到 1 万人左右。图为留车村全景。 受访者供图

  国家实施精准扶贫以来,留车村“两委”坚持志智双扶。新时代文明实践、“赣南新妇女运动”等活动丰富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倡导农民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今年5月,留车村与深圳南岭村社区建立支部共建合作,通过党建引领实现产业互补、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今年由中宣部协调阿里巴巴落地留车的“养育未来”和“乡村寄宿制学校改造”项目,致力于乡村儿童的教育培养。此外,留车村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使村集体与村民同步富裕,村民们有了获得感、成就感,也就有了归属感和信任感。

  如今,留车村民们不再全靠天吃饭。在政府产业扶贫信贷、产业奖补等多种政策引导和鼓励下,许多村民主动探索种植不同作物,学习各种技能技术,积极发展生态养殖、茶油生产、酿酒、果品加工等等,多种产业齐头并进,村民们靠着勤劳和智慧,走出了一条蒸蒸日上的致富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不是坐享其成,等不来、也送不来,要靠广大农民奋斗。只有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老乡们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9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江西寻乌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社会调查,创作了经典之作《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按规律办事。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关怀和指引下,今天的寻乌留车村,也蹚出了一条自己的脱贫路、小康路、乡村振兴路。

标签 -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