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 走进现场:广西南宁智慧型猪舍是怎样建成的

2020年11月19日 10:14:34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求是记者 郭斐然 何晨琛

  我们赶到的时候,已时至傍晚,但映入眼帘的却是灯火通明、车辆穿梭、焊花飞溅的一片繁忙景象。标高测量、塔吊安装、打砼浇砼、外架搭设……钢构、土建等几个班组80余人正紧张有序、热火朝天地忙碌着。

  这是位于广西南宁市西北部西乡塘的一个在建的牧原种猪培育扶贫项目,总投资8000多万元,占地面积191.9亩,建筑面积173.52亩,年出栏7.5万头猪,预计2020年年底前完工。也就是说,仅仅2个月之后,眼前这片荒野上,一座高科技智慧型猪舍就将拔地而起。

  施工方丰和公司负责人贾明理是一个40多岁的中年人,已经连续蹲守了几个昼夜,用略带沙哑的嗓音给我们介绍着施工情况:

  “打地平、定坡度,偏差必须小于0.5公分”“所有建筑材料非常规范,严格到每一颗螺丝钉,全部使用指定品牌”“10月10号进场,24小时三班倒流水线施工,每道工序用多少天、用多少人精算到每一个环节,克服了雨季、电力不足等问题,确保45天内全部完工”……

图为牧原4厂怀孕猪舍1-7单元地坪浇筑混凝土排粪口技术交底作业中

  一座猪舍,工程要求竟如此严苛?

  贾明理进一步作了解释,从施工角度来看,现代化猪舍的功能需求非常高。打个比方,猪舍地平的坡度有严格要求,这是为了让粪自动流入下面的存粪装置,坡度是精心计算好的,要保证光滑度,不允许猪沾粪,否则会滋生细菌,对猪的健康就有影响。再比如要实现与外界隔绝的全封闭功能,土木作业首先就得过硬。

  

图为猪舍地台混凝土塌落度实测

  那么,智慧型猪舍究竟会具备怎样的功能?

  张海,一个20多岁的内蒙古小伙,牧原集团广西西乡塘项目负责人,给我们作了解答——一间猪舍至少有三重系统保障。一是空气过滤系统,在智慧型猪舍内,进入猪舍的空气全部经过高效过滤,猪圈不再臭哄哄。还把粉尘、细菌、微生物全部隔离,保证猪的健康。出猪舍的空气经过除臭墙过滤除臭,避免对生活在周边的村民造成任何影响。二是温度、湿度监控系统,配合巡检机器人,24小时红外线测量猪体温,摄像头监控采食情况,一旦出现异常,监控中心就会第一时间收到提示。三是终身监护追溯系统,智能猪舍内,所有猪一出生就要上保险、打疫苗,接受定期体检。打了疫苗,就可以不再吃抗生素。猪吃的饲料要经过原料消毒、饲料加工消毒等多道工序处理。还配备了兽医、专门的哺乳保育室。从而实现了从养殖端到屠宰端的设备、饲料、物品、人员等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图为智能化猪舍的框架结构

  接下来,我们又参观走访了不远处的配套工程垃圾处理厂,了解到了另一项黑科技——黑膜发酵工艺,可以将猪的粪水最终转化为有机肥,于每年春、秋两季还田。

图为已经建成的猪舍配套工程垃圾处理厂

  在一阵阵惊讶、赞叹声中,我们结束了短暂的采访,但心中的波澜却难以平复。小小猪舍,集中应用了基因科学、材料科学、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甚至率先实现了5G智慧农牧应用。

  “猪粮安天下”。这句古谚充分说明了粮食和猪肉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种粮和养猪,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一直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进入新时代,很多地方仍然流传着“穷不丢书、富不丢猪”的说法,也深刻反映了在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消费大国,畜牧业发展、畜产品供应,始终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如此严重,但我国社会始终保持稳定,粮食和重要农副产品稳定供给功不可没。

  随着发展阶段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不高的问题突出起来。具体到生猪养殖,如何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如何确保生物安全、食品安全,如何妥善处理好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疫病防控能力、利好环境“绿色养殖”等各方面关系,成为新的重要问题。智慧型猪舍不啻为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高效设施农业的一次有益探索。

  抬头望,正可谓“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科技兴农,正当其时。

标签 -
网站编辑 - 刘小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