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 | 羊角山下 龙凤呈祥

——广西桂林阳朔县乡村振兴调查

2020年11月28日 09:15:10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求是记者 刘名美 周璐铭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广西代表团讨论,就曾谈起他的“漓江情结”:少年时代,他曾来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还和几个同学在漓江游泳,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人们又说:“阳朔山水甲桂林。”此言不虚。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荟聚了漓江流段的“九马画山”“20元人民币背景图”等经典景色,可谓“造化钟神秀”。

  在当地方言中,“阳朔”与“羊角”谐音,得名于县境内的羊角山——舟行江上,远观两个山峰形状酷似一对山羊角,是游漓江“必看”的奇峰之一。自古就有“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赞誉,再经过近40年的旅游开发,阳朔美景可谓“山水甲天下”桂冠上的明珠。

  自然禀赋独特,旅游开发早、发展相对成熟,阳朔的“旅游饭”还能做出什么新花样?

  阳朔山水素以“人在画中游”著称。既是一幅画,能不能在精描细摹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指引阳朔找到了锦上添花的落笔之处,逐步找到了“一乡一张图、全县一幅画”的发展思路,唱响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山歌。

  阳朔美景 刘昌武/摄 中共阳朔县委宣传部供图

遇龙河的腾飞

  “山歌好比春江水”。美丽乡村的时代牧歌,正荡漾在遇龙河的碧波上。遇龙河是漓江在阳朔县境内最长的一条支流,有“小漓江”之称。绿水微澜、群山叠翠、茂林修竹、奇桥飞跨,漂流遇龙河上,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既可享受世外仙境的静谧,亦可体验曲水嬉戏的欢闹。

  遇龙河故事的主角,正是泛舟江上的竹筏哥。

  “过去呢,抢得上、撑得多就挣得多点,不然就少些。现在都归公司管了,排号、打卡,不用抢客人,统一分配很公平。一趟45块钱,每天2趟到3趟,一年差不多有4万多块钱的收入。”

  47岁的徐小送,家住遇龙河畔的阳朔镇鸡窝渡村,皮肤黝黑,身材结实,一头黑黑的圆寸,看起来还像个年轻小伙子。从2004年开始,他就在遇龙河撑竹筏。徐小送说,那时候遇龙河旅游刚刚开发,许多小老板买下竹筏、雇佣筏工载客游河。散户老板之间有竞争,管理秩序比较混乱。码头设施简陋,河面还有许多个人搭建的照相台,影响美观,也不安全。

  2014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阳朔县着力打造遇龙河生态乡村示范区,范围涉及沿岸阳朔镇、白沙镇和高田镇3个乡镇8个行政村、44个自然村近2.25万人。成立遇龙河景区公司,统一规划、管理景区,集中收购、运营竹筏,清理河面私设照相台,修葺码头,还新建了游客服务中心。

  “现在所有筏工都要经过公司统一培训才能上岗。”徐小送说,公司统一运营、规范管理后,一度流失的游客“又回来了”,旅游搞得更旺了。“最大的好处是每年每人都有分红,差不多600到800块。”徐小送一家4口人,一年能拿到两三千元的分红。

  聚分散为合力,集中统一管理,企业化运营,既提升了景区品质、优化了旅游服务、升级了产业发展,更稳定了群众就业、增加了百姓收入,真正普惠于民。

  “公司还有一个福利,就是照顾很多贫困农民。”徐小送说的这个福利,筏工陈志武一家受益最大。

  38岁的陈志武家住在白沙镇遇龙村的遇龙河畔,离遇龙桥步行只有几分钟的距离。他和67岁的老母亲相依为命,俩人一度因病致贫。陈志武的身体慢慢康复后,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一年前到遇龙河公司就业,成为一名筏工,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在村干部的鼓励和帮助下,陈妈妈还在家门口摆起了小摊,向游客贩卖饮料和零食。陈妈妈拉着我们的手介绍家里的大小物件,这是帮扶干部帮忙安装的窗户,那是帮扶干部送来的电视……“去年我身上长了疱疹,他们特意帮我找了偏方,拿来了药,涂了就不痒了,现在都好了。我记性不好,还有好多事记不住了”,她激动地说,“我不会说话,只一句,干部们好啊”!

  遇龙河漂流 中共阳朔县委宣传部供图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遇龙河旅游产业的发展,给沿岸的贫困百姓创造了在家门口赚钱、脱贫的机会,保障全村都能和全国人民一起过上全面小康的生活。

  2019年,阳朔县进一步推进建设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立下了在“甲天下”的最美山水间建设最美乡村的目标。

  遇龙河畔有个月亮山,山顶上有个天然贯通的大圆洞,远看仿佛山间高悬的一轮明月。随着人的移动,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月缺月圆的变化,实乃鬼斧神工。登上800级石阶还可以走进山洞、亲临“月宫”。然而,过去山脚下却凌乱地搭建了各种各样的收费观景台、照相台。游人只能从简易板房和广告牌的缝隙间窥见山上的月亮,一度红火的“月亮村旅游”渐渐冷淡。

  不破不立。遇龙河度假区开展“五拆五清五建”,月亮山下的高田镇历村拆除了违法建筑、废弃栏圈、遮挡围墙、乱搭乱盖、违法广告,清理了乡村道路、门前屋后、田园果园、沟渠河道、污水垃圾,新建了统一风貌、乡村道路、村屯绿化、五彩田园、长效机制。经过一番整治,山脚下杂乱的观景台、照相台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连绵的绿茵,一片片小雏菊、向日葵点缀月亮仙子最美的衣裙。如今的“月亮新村”,“三水带千山、田居河两畔”,山美、水美、田美、村美,远道而来的客人从走马观花的“窥月”回到了怡然自得的“赏月”。“月是故乡明”,越来越多的人来这里寻觅浓浓乡情。

  历村的经历,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只有守护好生态,让山水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呈现最美风貌,让乡村回归屋舍俨然、阡陌交通、良田美池、芳草鲜美,才能让人记得住乡愁,才能吸引游客、留住游客。

  阳朔田园风光 麦光荣/摄 中共阳朔县委宣传部供图

  自由自在地行走在遇龙河流域,只见三千亩金稻风吹成浪,三千亩油菜花映日成辉,五千亩柑橘硕果累累……特色农业能不能和旅游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许多城市人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梦想,“梦幻遇龙”田园综合体就是实现人们“隐居梦”“田园梦”的地方。田园综合体不断创新“旅游+”模式,把耕种、采摘等务农体验,与旅游中的吃、住、行、娱、购结合起来,吃当地、吃当季,推出春赏油菜花、夏戏水中荷、秋收黄金果、冬摘香草莓的全季田园旅游项目,打造忘却缠身琐事、感受农家生活、修身养性、返璞归真的体验。

  特色农业产业、清新的空气、优美的景色、宜居的乡村、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遇龙河的田园综合体建设把一二三产业巧妙地融合起来,拓展了全域旅游、全季旅游的概念,推广一种新的农旅、康养方式。

  今日遇龙河的腾飞,不是传说中的神兽腾云驾雾,而是两岸乡镇、村庄欣欣向荣的发展,是沿岸老百姓小康生活的蒸蒸日上。

鸡窝变凤巢

  这次要“深度游”的村子,就是徐小送的家乡鸡窝渡村。

  鸡窝渡村是阳朔县阳朔镇矮山村(行政村)下辖的一个自然村。过去鸡窝渡这个名字,颇有名副其实的意味——道路坑洼不平,乱搭乱建混杂,排水排污差和垃圾处理难成为顽疾,整个村子真有点像鸡窝一样脏乱,虽然与县城的“阳朔仙境”只有五六公里的距离,却引不来游客,吃不上旅游饭。大部分村民种植庄稼靠天吃饭,“有女不嫁鸡窝渡”成了当地人的难言之隐。

  2019年7月,鸡窝渡村迎来了“野鸡”变“凤凰”的机会,被列为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首个综合整治村屯,拆除危房、废弃房、猪牛圈和围墙,新铺村道、旅游木栈道和通讯、电力地下管线,新建污水处理设施和排污管道,改造老旧房屋外立面、微庭院、微菜园,绿化空地。

  “最大的感受是路,村里现在的路太好了,再也不是晴天土、雨天泥。”徐小送说起新村建成后的生活,喜悦溢于言表。进村的柏油路干净宽阔,路边有精心设计的池塘、小桥、甬路,白墙灰瓦的民居门前有花园、门后有菜园,如今鸡窝渡村“女大十八变”,颇有小家碧玉的模样,为遇龙河的山青、水碧、竹翠、桥奇再添一“村巧”。只叹马致远先生没有看过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倘若看了,或会少些愁绪,多些释然。

  “不说别的,现在咱们坐在院子里喝茶吃水果,聊天看美景,多么舒服惬意。放在过去,早就坐不住了。”阳朔镇党委书记廖元强聊起村貌改造了然入怀。

  “为什么会坐不住呢?”

  “因为放在过去,苍蝇早就围上来啦!”廖元强笑道。

  鸡窝渡村“整容”前后对比图 中共阳朔县委宣传部供图

  鸡窝渡的村貌“整容”,不仅让人惊喜于其“脱胎换骨”之彻底,更让人赞叹于其“风驰电掣”之迅速。从决定改造,到规划、动员、拆改、新建,4个月时间全部完成。

  怎么做到的?

  首先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先改造“脑袋”。以“两山”重要理念为引领,鸡窝渡村的拆、清、建核心原则是把生态优势发挥出来,清除人为破坏,降低人为干扰,让青山常在、绿水常流、空气常新成为发展的着力点、增长点。“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让广大人民群众成为生态文明红利的第一分享人。

  理念引领行动,“然后就是一个字,干。”廖元强说,干部先明白、统一思想,然后就是抓落实,做群众工作,让村民也明白村貌“整容”是为了鸡窝渡的发展、为了大家过上更好的日子。大道至简,实干为要。从给家族代表开会,到拿着改造设计效果图挨家挨户做工作,还组织部分村民代表到厦门参观学习先进村庄建设经验,让160户603名村民人人知道“我们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干”。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徐文通是鸡窝渡村民以自然村为单位选举出来的村长,他带头从自家院墙拆起,还主动让出了一部分庭院用作村容绿化地。很快,村里的党员、干部纷纷带头拆除自己家的废弃房屋和围墙,还有许多让出自己的庭院拓宽巷道。大到村口用什么路面、墙体设计什么风格,小到景观池塘里铺什么石头、不同季节种什么花草,从县到村的干部可谓事事都精心、处处都抓实。

  “感触最深的,还是人的变化,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村里的老少,精神头都更足了。”回忆鸡窝渡变身记,廖元强如此感慨道。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在身边,看到设计效果图上的美景真真切切出现在自己眼前、更多游客留宿装修精巧的民宿,许多村民很快转变观望的态度,积极参与新家园的建设,自发清理房前屋后、道路沟渠,热心为建筑工人提供方便,自愿、无偿让出自己院落修建绿化点和村道。截至目前,鸡窝渡精品示范村创建过程中,没有发生过一起纠纷,村民没有要过一分钱补偿。

  “没有各自的院墙了,乡邻之间更亲近了。”徐小送也对乡风民风的变化有切身感受,“谁也不好意思唯独就自家房子外脏乱差,慢慢也都习惯把垃圾送到回收站了。”

  鸡窝渡村“整容”后村景 任安/摄 中共阳朔县委宣传部供图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坚持生态优先,这个青山环抱的村庄绿色发展动力十足。“鸡窝渡”变美了,吸引越来越多的“金凤凰”栖身。乡村改造和资金、人才引进互促共进,共同打造民宿“凤巢”。

  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的李婉华,笑称自己是鸡窝渡的新村民。“刚来的时候,我女儿还在肚子里,现在她都已经在这里上幼儿园了。”她从事旅游业研究与教学,还是个户外爱好者,走过许多山山水水,终于被阳朔的美景留住。看中了桂林山水、阳朔旅游的名片,李婉华在鸡窝渡村经营了一家民宿,用4年时间打出了自己的文旅品牌。

  “现在村子更美了、更宜居了,游客当然也更多了。”说起鸡窝渡村这些年的变化,李婉华说,像她一样从事旅游业的投资商、经营者感受很深。鸡窝渡摇身变为“凤栖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酒店和民宿开发商。“今年疫情后复工初期,我们组织了心灵疗愈的文旅项目,县里和镇村大力支持旅游复业,给我们送来了很多防疫物资。”

  鸡窝渡村“整容”改造、服务升级对旅游发展是重大利好,酒店和民宿经营者们也真情回馈、热情参与,纷纷出谋划策、共商村事、共谋发展。李婉华主动捐款支持村内建设,还带着酒店员工参加村庄清洁行动。村里有大事、喜事,都少不了“新村民”们的身影,今年重阳节李婉华还组织民宿员工开展敬老爱老活动。“村民思想更开放了,现在我们相处得像老街坊一样。”

  “我家的房子租出去给人家盖民宿了,签了20年,一年15万。老婆在村里的酒店做零工,也有工资。”旧房改造后,徐小送把老房子的宅基地租了出去。现在,不少村民像徐小送一样,把多余的房屋租给民宿商人,在村里的酒店和民宿务工也成了热门就业选择。还有一些村民改造自己的家,把落伍的小旅店、农家乐改造成更时髦的民宿。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3.7万元,鸡窝渡村提前进入了全面小康快车道,乡村风貌提升的好处和实惠落到了老百姓的小康生活上。

  “现在的鸡窝渡,推窗见绿、出门入景,家家户户窗外就是风景,一步一换,都不用挂装饰画了。下一步我们想打造成一个网红民宿村。”廖元强兴致勃勃地介绍鸡窝渡这只金凤凰振翅飞翔的美好愿景。

  鸡窝渡村“整容”前后对比图 中共阳朔县委宣传部供图

  调研手记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乡村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

  乡村振兴,要遵循什么规律?首要的就是坚持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拥有近14亿人口的大国,实现乡村振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创举,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我国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探索。”

  阳朔县乡村振兴的活剧,给我们提供了分析思考的样本。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阳朔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找准路子,“缺什么补什么,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形成了“扶贫一村一品牌、小康一屯一特色”的特点。党员干部真抓实干、带头苦干,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一体设计、一并推进,发展现代企业变个体“单打独斗”为齐驱并进的集群效应,拓展“旅游+”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挖掘“民宿相关收入+种植业+旅游公司务工+X”多种创收模式,守好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让老百姓成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最大受益人、最有力建设者、最忠诚守护者。

  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管理精,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画卷,尽情铺展在希望的田野上。2019年,阳朔县完成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230个、设施完善型村庄建设20个、精品示范型村庄建设44个,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8377元提升至2019年的18354元。

  羊角山下,遇龙河畔,有凤来仪,乡村振兴从脑中“一张蓝图”化为眼前“一幅实景”——月亮山下有新村,人约黄昏后,把酒赏婵娟;鸡窝渡里凤凰栖,暧暧远人村,复得返自然;筏工哥们唱起了新时代小康生活的新山歌。

标签 - 阳朔,遇龙河,乡村振兴
网站编辑 - 韩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