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改革不断激发动力活力

2021年01月18日 20:47:09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魏天舒 徐辉冠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三明写下的《如梦令·元旦》,描绘了三明革命战争年代如火如荼的斗争场景。

  革命老区三明地处福建西部和西北部,全市总人口近289万人。

  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三明,经过深入调研后,富有远见卓识地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

  20多年来,三明牢记习近平同志嘱托,着力做好“红色三明”、“工业三明”、“绿色三明”、“文明三明”四篇文章,努力走出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发展之路。

  守好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三明这个昔日的重工业城市,如今森林覆盖率近80%,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如今的三明,正以“林深水美人长寿”的亮丽形象,吸引越来越多关注。图为三明市区。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志鸿/摄

  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曾经是困扰三明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2012年以来,针对这个民生难题,三明持续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改革,8年来减少药品耗材支出95.7亿元,全市人均医疗费用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为破解医改这一难题探索一条新路。

  “2020年医疗总费用19.3万元,经医保基金报销后需支出1.2万元,加上第三道精准补助,个人最终实际支出仅9408元、自付4.9%。”贫困户邓某的医疗账单,是三明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个缩影。

  2012年以来,三明市勇于涉“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闯出了一条破解医改难题的新路子。图为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的医保办工作人员(右)向前来咨询药品报销问题的居民讲解相关政策。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摄

  三明坚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努力做到发展与改革相互促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明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贯穿改革全过程,用群众的获得感评判改革成效。为了让群众享受优质、均衡、公平教育,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推出了以“总校制”、协同培养、教师编制周转池(全市统筹、保障急需、动态流转、用后返还)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教育改革,成为全省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为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促进小康“夹心层”群体增收等重点民生问题,抓住列入国家扶贫改革试验区机遇,推出了“348”精准扶贫模式(“3”为三步工作法,“4”为四因四缺致贫原因分类法,“8”为八种帮扶模式),建立了农村相对困难家庭“239”帮扶(“2”为两类困难家庭认定,“3”为三步识别程序,“9”为九种帮扶措施)等机制,找到了一条扶贫到村到户到人的路径。

  三明林改,紧紧围绕如何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创新林权流转机制和林业产业发展机制,让广大林农守护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2019年,三明市实现林业总产值1146亿元,真正把森林资源变成了“水库、钱库和粮库”。图为将乐县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员进山巡护森林。 三明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志鸿/摄

  坚持问题导向

  改革从来都是由问题倒逼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三明的改革也是一个直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比如,20世纪90年代,为破解“产权不清、管理缺位、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探索推进产权明晰、确权发证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活林木要素,实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出现的林地经营权难分置、“碎片化”林权难流转、森林资源难变现等问题,把创新普惠金融作为切入点,推进林票、福林贷等改革,累计发放贷款超140亿元、占全国1/10,成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化为生动实践。

  永安市小陶镇八一村“168”党建工作机制展馆的一角。 三明融媒体中心供图

  持之以恒抓改革

  20多年来,三明市历届党委、政府传承改革精神,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推出了一批改革举措。

  比如,推进融媒体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市级媒体机构整合;

  推进国企改革,理顺开发区体制,将28家市属国有企业整合重组为三大集团,资产总额突破1100亿元;

  打造“e三明”网上公共服务平台,群众随手拍,干部赶紧办,注册用户突破121万;

  推进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探索了“168”农村党建工作机制(“1”为建立一套村党支部领导下的组织目标管理和个人设岗定责机制,“6”为实行六步工作法,“8”为发挥村级组织和各支队伍八个方面作用)、“跨村联建”等做法,形成了系统常态化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机制,真正让“干好干坏大不同”。改革为三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动力活力。1996年至2019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172.62亿元增至2601.56亿元,年均增长10.9%;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由13.79亿元增至168.41亿元,年均增长11.5%。

标签 -
网站编辑 - 徐辉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