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宝贵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

2021年02月20日 15:38:58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是说新语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有一个镇子名为“闽宁镇”。

  1997年,这里只是一个小村。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提议,福建和宁夏在此共同建设生态移民点,并将其命名为“闽宁村”。他说:“闽宁村现在是个干沙滩,将来会是一个金沙滩。”

  2016年7月19日,阳光明媚,绿意葱茏。习近平总书记故地重游来到宁夏闽宁镇原隆村调研考察。原隆村是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安置了来自固原市的14个村组10515人。他先乘车绕着小镇转了一圈,看到红瓦白墙、小楼鳞次栉比的新村新貌,感慨地说:“闽宁合作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这个宝贵经验可以向全国推广,做一个示范,实现共同富裕。”

  1996年,东西部扶贫协作开启壮丽征程,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经过20多年脱贫攻坚,作为两省区扶贫协作的示范窗口,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昔日“干沙滩”变成了如今的“金沙滩”,从西海固地区搬迁来的6.6万生态移民过上了好日子。图为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的移民新村原隆村。申进湘/摄

  走出“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

  宁夏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长期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其贫困之深不亲临其境难以想象。

  为了改善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群众生活,20世纪80年代,宁夏按照党中央“三西”建设部署,开始实施西海固地区的生态移民搬迁,动员当地一部分贫困群众,到近水近路的地方建设“吊庄”,另谋生活出路。

  作为闽宁村的第一批移民,42岁的谢兴昌带着媳妇和孩子,用一根扁担挑起全部家当,从固原市西吉县王民乡搬了出来。搬迁的决定,始于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那一年山里再次因干旱产不出粮食,一个庄稼人得进县城买粮吃,还凑不够钱,我脸上烧得火辣辣。”

  处于建设初期的闽宁村,除了简陋的街道,周围几乎都是荒滩。谢兴昌说:“当时,一眼望不尽的是大戈壁滩,树木没有,房屋也没有,什么都没有。天上飞不出鸟鸟,地下长不出草草。风吹沙子满地跑,就这样荒凉。”面对黄沙烈日,寻梦的人,接踵而来,又相继离去。老婆哭闹着要回家,“死也要死在老家院子!”

  “闽宁村奠基那天,习近平同志代表对口帮扶领导小组发来贺信。我就站在台下听人读那信,听着听着就哭了,虽然那时闽宁村还是一片荒凉,但我知道搬出山沟沟一定会有希望”。正当谢兴昌夫妇进退两难时,习近平同志的贺信让他们坚定了留下来奋斗的决心。

  “这里地势平缓,庄稼能浇上黄河水,有水有路就有盼头,强过山里看老天眼色等雨种庄稼!”谢兴昌从附近的地里掰了4个玉米棒子、4个高粱穗子捆起来,踏上了返乡的班车。

  几天后,他说服家乡10户人随他一起搬到闽宁村。“大家一看,闽宁村真是个长粮食的地方,就留下了。”

  东西部扶贫协作创奇迹,宁夏闽宁镇旧貌换新颜。自福建与宁夏结成帮扶对子以来,20多年间通过资金支持、引入项目、培训技能、帮扶产业等多方面举措,在戈壁旱塬间书写下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壮丽篇章。上图为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建设初期,移民群众在戈壁滩上开荒种田(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下图为闽宁镇原隆移民村的光伏蔬菜大棚(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搬出来还要稳得住,靠什么?

  早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之初,习近平同志就明确指出,扶贫协作要以基本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重点,以产业协作为基础,加大企业和社会力量扶贫协作的规模和力度。在习近平同志亲自谋划下,闽宁村转变发展思路,一边兴修水利、整理土地、引黄入滩,一边从福建引资引智引项目,培育发展特色产业。

  上世纪80年代,福建闽西山丘荒秃,“悬河”高出两岸耕地一两米,水土流失严重。随同福建科技扶贫考察团一起考察的林占熺教授,下决心研究"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技术。三年夙夜攻关,1986年秋,菌草技术成功了。这种神奇的草,可以用来代替树木栽培食用菌、药用菌。

  1998年10月,福建农业大学向福建省政府提交了《关于赴宁夏开展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情况汇报》,建议发挥学校科技优势,利用包括菌草技术在内的多项技术,在宁夏实施小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习近平同志对此作出批示,明确指出“菌草是我省之优势”,要求“扬长避短”,“要做自己‘拿手’的”。这个批示为菌草技术对口帮扶宁夏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和工作思路。

  闽宁村位于银川市以南50千米处贺兰山下的一片戈壁滩,是西海固地区西吉县8000多个移民的新家。林占熺到访闽宁村却发现,不少村民把房门用砖砌起来,又回到西吉居住。原因无他,生计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发展快速脱贫致富的‘乐业’,才能解决吊庄移民群众‘安居’问题。”他说。

  菌草,被寄予厚望。

  “教授,你知道吗,这里是宁夏,不是福建。天气非常恶劣,天上不飞鸟、风吹石头跑的地方,没有树也没有草!”当地扶贫干部给了林占熺善意提醒。

  “没有草,可以想办法种!”林占熺不言放弃。为了让所有参与菌草生产的农户都能实现脱贫致富梦,经过埋头钻研,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的菌草扶贫新方案。

  菌草种什么菇?如冬季栽培气温太低,要用温室,成本太高,因此选用我国食用菌主产区夏秋季不能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双孢菇作为首批规模发展的品种,与南方主产区错开生产季节。

  要降低农户参与门槛,必须简化技术,把技术标准化、规模化、本土化,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因此,林占熺等菌草专家采用技术包干的方法,从备料、搭菇棚、管理到采菇,手把手、人盯人地全程指导。

  菇栽培出来了,往哪里卖呢?“你们是专家,如果你们不包销,农民就没有信心,那么菌草技术扶贫这事就做不成了。”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对林占熺说。于是,林占熺硬着头皮签订了包技术包销蘑菇协议,跑遍了全国主要蘑菇市场,组织福建销售企业助销“菌草菇”。

  菌草扶贫之路,越走越宽。1998年9月,闽宁两省区党政领导现场考察后,认为这是宁夏贫困地区脱贫的好项目,要求迅速扩大规模,在全区贫困县推广。到了2000年,仅闽宁村每天通过航班运输的蘑菇便近60吨。一大批宁夏贫困户,通过菌草告别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

  不只是菌草技术,还有葡萄种植、光伏农业、肉牛养殖……数以万计的福建人在宁夏创新创业,几万宁夏贫困群众在福建稳定就业,闽宁合作成了东西部协作扶贫的典范。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给“穷沟沟”带来山乡巨变,实现“苦瘠甲天下”到“绿水青山”的蝶变。当年十年九旱的西海固地区通过移民搬迁、退耕还林、平整土地、保墒增收,如今生态得到了极大修复,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图为宁夏西海固地区西吉县震湖乡小流域治理生态修复区。强继周/摄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

  闽宁镇坚持物质脱贫与精神脱贫并重,着力在“拔穷根”上下功夫。

  漳州台商投资区每年向闽宁镇投入教育助学资金20万元,用于帮助闽宁镇及周边地区贫困学生。福建省选派12名骨干教师在闽宁镇支教,闽宁中学与福州一中结成友好学校,通过互派互访、网络教研等方式促进共同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闽宁镇以争创“全国文明村镇”为抓手,从扶贫、扶志、扶智入手,广泛开展道德典型选树、民族宗教和谐建设、农村文化队伍培育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居民整体素质,使全镇人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20多年过去了,闽宁村发展成了闽宁镇,老百姓的人均年收入从当年的500元增加到1万多元,增长了20多倍。昔日“天上不飞雀,地上不长草,风吹沙砾满地跑”的干沙滩,脱胎换骨成了金沙滩。今天,这里已成为常住居民6万余人、回族人口占83%的特色小镇,成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样本。

  (综合自:人民网、求是网、《福建日报》)

  (策划:梁佩韵 柴潇凡)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