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葆初心的筑“路”人

2021年02月24日 14:38:40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是说新语

  自从担任了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毛相林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筑“路”人。

  从1997年至今,他带领着下庄村的村民们开山凿壁、修通天路,打通脱贫致富路,拔除穷根,谋划乡村振兴路,过上富裕文明的好日子。他用苦干实干践行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书写下愚公精神的当代传奇。

  永葆初心的筑“路”人——毛相林。 新华社记者王全超/摄

  绝壁抠出向生天路

  “下庄像口井,井有万丈深;来回走一趟,眼花头又昏。”这是下庄村民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打油诗。

  这个位于小三峡深处的村子,整个被“锁”在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巨大“天坑”之中,从“井口”到“井底”,垂直高度1100多米。过去,全村4个社、96户人家就住在“井底”,连接外界的唯一一条“路”,是近70度坡度的山体上三个大台阶和108道“之”字拐。到1997年时,全村397人中有150多人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大山,160多人没见过公路……

  1997年7月,刚刚当上村支书一年多的毛相林坐在下庄村的“井口”之上,望着四周海拔1000多米的群山,下定了修路的决心:

  “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一定要让下一辈人过上好日子!”

  这句话激荡起村民们向贫穷闭塞宣战的决心和勇气。

  没有工具,他们就用最原始的方法:“土专家”放红绳,在半山腰荡着“秋千”勘测地形;村民腰系长绳,悬在空中钻炮眼,在“炸了一炮”的垂直山体上,用手挖,用脚蹬,硬是抠出了一条通向外界的向生天路。

  2004年4月,历时7年,毛相林以“愚公移山”般的决心和毅力,带领村民终于在几乎垂直的绝壁上凿出了一条长8公里的“天路”,下庄村人终于能够走出“天坑”,几代人的梦想终成现实。

  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这就是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

  打通脱贫致富路

  路通了,生存之路有了,但发展中的无形之山如何开凿?

  毛相林明白,要脱贫致富,除了修路还得发展产业。为了摆脱贫困,他又一次带领全村群众“开山凿壁”,向大山发起了“挑战”。

  脱贫之路注定是艰难而曲折的。毛相林带着村民们种过漆树、养过蚕、养过山羊,结果都失败了,让当初那些甘愿将命交出来随他一起在绝壁上修路的群众意见很大。一次次失败,让毛相林明白了“不能蛮干,得相信科学”的道理。

  经过不断探索以及县农业专家和农技人员的帮助,下庄村最后确定发展纽荷尔柑橘、桃、西瓜三大脱贫产业。几年下来,全村种下650亩柑橘,每年增加收入200万元左右。如今,650亩柑橘套种了小麦、红苕、土豆,150亩桃园套种了西瓜,全部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种植。

  发展产业的同时,毛相林还注重打响下庄村劳务品牌。10年来,下庄村先后有百余村民外出打工,全村每年劳务收入200余万元。

  在蓝色(劳务输出)、绿色(西瓜)、橙色(纽荷尔柑橘)“三色”经济的推动下,下庄村人的腰包鼓起来了,村民富起来了。2015年,下庄村在全县率先实现整村脱贫,2020年,下庄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84元,是修路前人均300多元的40多倍。

  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毛相林拿出共产党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把使命扛在肩上,向贫困挑战、同命运斗争,在前进的路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有着世外桃源般生活的下庄村新貌。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供图

  谋划乡村振兴路

  下庄村公路通了,村民们腰包鼓了,已年过六旬的毛相林依旧闲不下来。他相信,下庄村人还要走好乡村振兴的路,他愿当一辈子筑“路”人,将下庄的绿水青山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下庄村有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成了毛相林的新梦想。2018年,毛相林争取到下庄的乡村振兴开发项目:将下庄村建设集生态田园观光、民俗节庆活动、乡村文创、户外运动拓展、乡村康养旅居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三峡山村特色的休闲度假胜地。

  下庄村美好的明天勾勒出来了,下庄村原先走出去的年轻人又不断走回来接棒家乡的振兴事业——29岁的毛连长回到村里做电商,叫卖柑橘、西瓜等土货;27岁的彭淦是村里走出去的第一批大学生,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毛相林的儿子毛连军也回来了,正在参与旅游环线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非凡的意志和智慧,创造了中国反贫困斗争的世界奇迹。这样的奇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勤勤恳恳干出来的。毛相林在一次次“开山凿壁”中,诠释了一名基层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毛相林们所承载的“时代之光”,也必将照亮新的奋进之路!

  详见:中共重庆市委《“开山凿壁”的筑“路”人》

  (策划:蔡春玲 柴潇凡)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