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脚里的百年风华

2021年06月10日 15:03:39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求是杂志社调研组

  “山水分远近之趣,楼阁得深邃之体,人物具瞻眺生动之情,花鸟极绰约谗唼之态。”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千百年来以巧夺天工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苏州孕育了苏绣的灵动气韵,苏绣承载了苏州的温婉柔美。在太湖之畔的苏绣小镇——镇湖,轻挑慢捻的银针、溢彩流光的丝线,经过绣娘们的巧手匠心,变幻出人间百态、世相万千,也勾勒出小镇“刺绣艺术之乡”的美名。

  当传承千年的艺术底蕴,遇上建党百年的盛事华章,注定会在苏绣的历史上留下熠熠生辉的印记。在建党百年之际,镇湖百名绣娘历时半年、“行走”14亿针,完成巨幅绣品《初心盛放》为党献礼:金色阳光的照耀下,重重叠叠的白玉兰纯洁无瑕,寓意中国共产党人不变的初心;画面远处是中共一大会址石库门和陆家嘴现代建筑群遥相呼应,党的百年奋斗和伟大荣光,仿佛都在针脚里娓娓道来。

  苏绣作品《初心盛放》(作者:姚建萍工作室) 苏州高新区工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这代人可以说是见证了家乡的腾飞和时代的巨变,深切地体会到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国家和民族一步一步走向复兴,从积贫积弱,到傲立东方,平视这个世界,”回忆《初心盛放》的创作初衷,主创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姚建萍感叹说,“适逢建党百年盛事,我们应该拿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表达我们新时代苏绣工作者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和祝福,也完成我们这一代人应该承担的创新责任。”

  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而每一幅绣品都传递着绣娘们特殊的时代表达。百名绣娘绣百年,绣的是百年风华,绣的是感恩祝福,折射的是新时代东方大国的万千气象,辉映的是一个民族历经苦难而辉煌的自尊自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多次强调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苏绣在新时代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镇湖聚焦苏绣特色产业发展,构建产业载体、吸引人才集聚、激活内生动力,以传承、创新焕发苏绣技艺新活力,“绣”出发展新画卷。

  苏绣作品《红船》(作者:张黎星) 苏州高新区工委宣传部供图

  “闺阁家家架绣绷,妇姑人人习巧针。”目前,镇湖拥有专(兼)职刺绣从业人员超8000人,相继涌现出2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2位国家级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及近百位省市级工艺美术师等,一个涵盖设计、版权、生产、交易、人才等产业要素的完整苏绣产业链,也正加快打造形成中。

  如今的镇湖,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苏绣生产和销售中心。在四大名绣中,苏绣产值占80%左右,而其中八成又来自镇湖。镇湖刺绣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也日益提升,已有80余件苏绣精品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国际友人,近百件苏绣精品被世界各地博物馆或名人收藏。

  苏绣作品《开国大典》(作者:邹英姿) 苏州高新区工委宣传部供图

  “苏绣艺术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能闭门造车,而应‘绣随时代’,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通过新的表现手法讴歌时代变化、弘扬时代精神、服务人民需要,为刺绣技法与形式注入新的活力,”这是姚建萍对苏绣艺术不断探索的经验总结,也是镇湖苏绣在新时代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对“90后”姑娘姚兰来说,能够参与“百名绣娘绣百年”,意义重大。她说:“这不仅是一次创作,也让我们年轻人重温了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的征程和一个世纪的伟大成就,这是一件充满感动和祝福的作品,是苏绣艺术和伟大时代相结合的产品,让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可以带着更强的文化自信投入到文化艺术的推广和传播工作中去。”

  新时代赋予了苏绣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灵感源泉,苏绣则以飞针走线为新时代留下生动的注脚。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展望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走过千年的古老苏绣艺术,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新的魅力。

  

  来源:求是网

  采写:旷思思

  审核:吴强

  监制:于波

标签 - 苏绣,针脚,百年
网站编辑 - 韩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