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访谈 |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来源:求是网 作者:是说新语 2022-10-21 10:16:14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访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褚松燕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何领悟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求是网记者专访了党的二十大代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主任褚松燕。

  求是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时指出,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请您结合十年来社会建设取得的一系列标志性成果,谈谈认识和感受。

  褚松燕代表:新时代十年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列举了其中的代表性成就。我们大家都能深切感受到,很多成就有很多具体的可圈可点之处。

  比如,在教育方面,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其中,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

  在收入方面,2021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11890美元,较2012年增长1倍,达到中高收入国家高线。在2021年居民收入增长中,全国中低收入组居民收入增幅高于中高收入组增幅,居民恩格尔系数从2012年的33%降到29.8%,按照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标准,我国的人民生活已经进入相对殷实富足阶段。

  在健康中国建设方面,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从2012年的8.8%提高到2021年的25.4%,提前完成健康中国行动2022年的阶段性目标。尤其是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2年的73.5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

  在社会稳定方面,八类主要刑事犯罪2021年立案数比2012年下降64.4%;每10万人中命案数为0.5起,是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群众安全感由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21年的98.62%,10年来始终保持高位,是世界上最具安全感的国家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人民至上,深刻指出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各项惠民生、保安全的政策措施显示出鲜明的人民立场、人民情怀,我们的社会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也就成为必然。

  求是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对于这一重要论断您是怎样理解的?

  褚松燕代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除了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这个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体现了对人民创造历史的地位和作用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要自觉地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将为民造福全面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全过程,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求是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对于“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要求,您是怎样理解和认识的?

  褚松燕代表:“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社会建设时着重强调的一个基本原则。当前,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新特点。但是,“好”不等于“多”,而是强调生活品质的提升。因此,社会建设特别是民生福祉的增进,既要考虑客观标准的不断提高,更要考虑主观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既要考虑需要,也要考虑可能。这就决定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

  具体来说,尽力而为,就是要扎扎实实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不可有半点懈怠。要坚持社会政策要托底,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要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格外关注困难群众,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对困难群众实现应保尽保,做到一个也不能少。量力而行,就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好高骛远,作兑现不了的承诺,要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要让收入提高必须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福利水平的提高必须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要强调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

  求是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请问对此您有怎样的理解?

  褚松燕代表:应当说,这两句话指明了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在社会治理和社会稳定方面的一个主要着力点。当前,我国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互联网深刻改变人类交往方式,社会观念、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发生深刻变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关键在体制创新,核心是人,只有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才会安定有序。社会治理制度必须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使社会治理的所有参与主体的优势都最大化地发挥出来。尤其要发挥好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将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优势、社会组织参与服务供给优势和人民群众的行动优势有机结合,形成合力,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使社会既稳定有序又充满活力。

  实现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心安宁,要求必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人人有责、人人尽责”强调的是全体人民每个人都要承担起社会治理的责任,形成共同奋斗的群众力量,使社会事务处理得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符合各方群众的共同利益,而由此所产生的社会效益自然也就“人人享有”。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我国是世界上最具安全感的国家之一,就是人民群众“人人享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人人有责、人人尽责”有效群防群治的成果。所以,“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和“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对打牢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深厚社会根基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梁佩韵 审核:李艳玲)

标签 -
网站编辑 - 徐辉冠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073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