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华文明起源

来源:求是网 作者:是说新语 2024-02-09 10:19:18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文明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就是连续性,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我们的文明为什么会如此生生不息、历久弥新?其中原因多种多样,但汉字是不容忽视的核心因素之一。汉字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字体系中,作为古老自源的表意文字系统,只有汉字沿用至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汉字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2014年5月,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的墨韵堂里,总书记对正练毛笔字的孩子们说道:“中国字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3000多年,3000多年来,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2022年10月,总书记在河南殷墟遗址考察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

  这件距今4000多年的陶扁壶上的“文”清晰可见。图为2023‎年‎6‎月‎28‎日拍摄的陶寺遗址出土的朱书陶扁壶(中国考古博物馆藏)。中国历史研究院供图

  文字的创制是文明出现的重要标志之一。恩格斯曾经指出,人类“从铁矿石的冶炼开始,并由于拼音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人类在经历过的几次“信息革命”中,第一次是发明了语言,人与其他动物有了分界;第二次是距今五六千年前发明了文字,从野蛮人变成了文明人。人类一旦创造出记录语言的文字,知识来源就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不再是口耳相传,因而知识快速积累,人智大开,社会快速进步。而没有文字的社会即使在某些方面取得巨大进步,受到时空限制也难以向前发展,不是陷于停滞就是慢慢消亡,最终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一个考古遗址,一旦发现了文字,其中的一切就是有史以来的文化,就是文明的存在。然而,每个时代的文字不一定都能保存在遗址中,距离我们年代越远,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就越小。在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了刻画在龟甲、骨器、陶器和石器上的大量刻画符号,不能排除它们具有文字属性的可能性。距今4000多年的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的陶扁壶上“文”清晰可见。约公元前20世纪至公元前16世纪的河南二里头文化,被认为属夏王朝时期,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也发现过许多刻画符号,有许多可以在甲骨文中找到相同或相似的字。在二里头文化之后发展起来的二里岗文化,分布地域范围大为扩展,文化类型也大大增加。属于二里岗文化最晚阶段的河北藁城台西遗址出土的陶片上刻有“目”、“天”、“止”等象形符号,河南郑州小双桥遗址出土的陶缸上有朱书的“尹”、“帚”、“天”、“東”等符号,其形体特征一如殷商时期的文字。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殷墟发现的甲骨文,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的成体系的汉字,它能够完整地记录当时的语言,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字系统。自发现以来,出土的有字甲骨约有10万片,单字数量已达4000个左右,当时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在甲骨文中都有所表现。甲骨文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是研究汉字发展和中国早期历史的宝贵材料,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实证。20世纪初,著名学者王国维根据甲骨文验证了商代世系真实性之后,就“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有“中国考古第一人”之誉的李济更是“把甲骨文的原始推远到公元前3000年以前了”。2017年,甲骨文正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西周时期,文字使用功能更加扩大,文字系统获得长足发展。这一时期主要文字载体发生了很大转变,现存主要式样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这些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其书写程序是先刻写于范坯,再经烧铸而成。东周时期,发现的文字载体日渐丰富,金文资料仍然占有相当比重,简牍、丝帛、玉石、陶器等材质也都是当时实用文字载体。特别是春秋晚期的侯马盟书、战国时期的楚帛书、楚简和秦简,保存了大量用软笔书写的文字。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汉字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富有逻辑性的文字系统。它具有强大的生成新字的能力,拥有巨大的表达潜能,可以游刃有余地承担记录汉语的功能。

  文字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传统的守护者,还是文明的传播者。汉字由最初的刻画符号和象形图形发展出表意、表音和形声等编码方法,突破以形表意,体现出中华民族由形象思维到复杂抽象思维的发展演变。古老的汉字见证着中华民族曲折辉煌的成长历程,成为中华文明的“活化石”。商周甲骨文和金文的形体构造往往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若干细节;春秋战国时代,字分五系——秦、楚、晋、齐、燕的局面逐步形成,秦国的篆文、古隶与东方六国的古文字并行,折射出列国争雄的历史场景;秦汉时期,繁难的小篆多应用于特殊场合,古隶和八分先后活跃于日常书写领域,与此同时,草书得到了迅速发展,凡此种种,无不是大一统国家机器有效运转、文化越发昌明兴盛的写照;魏晋南北朝时期,行书和楷书逐步走向成熟,从一个侧面反映着那个时代的风貌,《平复帖》、《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等流传千古的书法名帖映衬着优雅从容的晋代名士风度。汉字与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同呼吸、共命运,历经时代变迁而不改本色,既是中华文明连续性的重要体现,更为中华文明连续性奠定了重要基础。追溯汉字的演变历程,可以触摸到历史的脉搏,感受到中华文明深厚绵长的底蕴。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2024年第3期《求是》李守奎文章《汉字与中华文明传承》

  (策划:何雯雯)

标签 - 汉字,中华文明
网站编辑 - 汤宝兰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07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