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在保护中传承 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求是网 作者:是说新语 2024-03-09 22:02:18

  两会访谈|在保护中传承 让文物活起来

  ——访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 马萧林

  编者按: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2024年3月5日下午,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广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馆事业搞好。博物馆建设要更完善、更成体系,同时发挥好博物馆的教育功能。”围绕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求是网记者专访了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

  求是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物馆是重要阵地。请您结合河南博物院的工作谈谈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和体会。

  马萧林委员: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留住文化根脉、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指导、部署推进,鲜明提出了“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新时代文博事业蓬勃发展,为文化传承发展注入强大思想动力。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在这所大学校,最重要的资源就是文物,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首先要保护好、管理好。河南博物院有近百年的历史,是中原腹地最大的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中心,现有藏品17万余件(套),上溯远古,下及近现代,尤以青铜器、陶瓷器、玉石器、石刻造像最具特色,是见证和体现华夏文明起源形成与发展脉络的重要文化遗产。珍贵馆藏文物贾湖骨笛有力证明了早在8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是七声具备;偃师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爵,见证早在4000年前的夏代,我国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青铜铸造业;北宋汝官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作为汝官窑遗址考古发掘中唯一一件完整的天蓝釉器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华文明的创新发展……在把这些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的同时,要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教育引导广大参观者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我们倾力推出“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基本陈列和“明清河南”、“国宝特展”、“中原楚国青铜艺术”等专题陈列。“泱泱华夏 择中建都”展览整合河南地区丰厚的文物资源,以中原的建都历史为主线,中原文明发展历史为纲,世界文明背景为参照,再现中原文化的悠久辉煌及影响力和辐射力。这个系列展览是河南博物院陈列展览的主体,可谓我院的扛鼎之作。2023年,河南博物院接待观众超过了270万人次,其中18岁-45岁占比超过了65%。来博物馆看展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特别是年轻人新的生活方式。这些数字和现象背后,是中华文明的血脉传承,值得人们骄傲与自豪。

  求是网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请您谈谈如何推动文物活化利用。

  马萧林委员:

  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不仅在于见证历史、记录历史,更在于其启迪后人、服务当下的现实意义。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让老百姓看得懂、感兴趣、想参与、有收获,让文物和文化遗产焕发光彩、永续发展。

  让文物活起来,一要深挖内涵,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就是把考古代表的“传统”,与盲盒象征的“时尚”结合起来,碰撞出火花,让大家体验到了发现“文物”的惊喜感、代入感和满足感,激发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二要创新表达。《唐宫夜宴》就是从河南博物院展示的文物当中获取的灵感,让一群彩绘陶俑从博物院里“走出来”,还原、活化历史场景,唤醒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产生情感共鸣。而华夏古乐团则是复原演绎了贾湖骨笛、编钟、编磬、琴、瑟等音乐文物,在现场演奏过程中打造沉浸式体验,从而吸引观众更好了解古代音乐和历史。三要科技赋能。新技术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穿越时空,古今对话变得真实可感;新媒体又让文化精品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传播出去,形成网络顶流,引发公众关注。比如,我们整合数字资源,推出博物馆云展览、虚拟博物馆和网上直播等,线上4部云展览,观看达3200多万人次,有力发挥了新时代博物馆的教育功能。

  求是网记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请您谈谈文物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和对做好这项工作的建议。

  马萧林委员:

  文物普查是文物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是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我国分别从1956年、1981年、2007年开始开展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通过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将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全面掌握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

  做好文物普查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刻领会普查重大意义,明确普查新形势新任务,践行应保尽保,丰富文物内涵,推动系统保护,为全面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夯实工作基础。一要做好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建立科学规范、易于操作的普查标准和实施细则,组建国家和省级普查专家组,指导各地普查工作;二要做好人员培训,由省级专家组对市级和县级普查队伍开展全面系统的普查培训;三要用好科技设备,完整准确地传输并储存普查中采集的文物数据信息;四要做好普查宣传,发动群众征集文物普查线索,在普查中培养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让普查成为提高全民文化素养的文物保护大行动。

  (记者:何雯雯)

标签 - 文化遗产,文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网站编辑 - 汤宝兰 张利英 审核 - 李达
01009027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087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