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思想与文明交流互鉴

2019年06月11日 08:41:33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杨姝

  习近平总书记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点主张,即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坚持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特质,在历久弥新的传承和发展中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社会理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和”“合”二字最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出现,并被引申为和谐、融洽。先秦时期的人们开始使用“和合”这一表达,并初步阐述了如何实现“和合”状态以促进事物发展。此后,经过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阐释、倡导和弘扬,“和合”思想逐渐浸润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标识和价值追求。以和为贵、以“合”求“和”,成为中华民族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基本准则,以及化解所处世界歧异问题的基本方法与路径选择。

  “和合”思想强调以“合”与“和”作为确立和处理所有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宗旨。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各类关系纷繁复杂,“和合”思想既尊重差异性和多样性,又强调在此基础上达成统一和谐和交融发展。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是极富圆融通达的东方智慧的哲学思想。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是彼此共存、相辅相成的。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只有肤色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所以“乾道变化,各正其道”,“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无论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还是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都应该“各自安止”,各自准确定位,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的关系始终保持和谐状态。

  “尚和合”的中华民族尊崇并致力于推进不同文明在开放中交流、在包容中互生,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和合”思想涵养了中华民族兼爱非攻、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成为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等理念和原则的思想文化渊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人类历史就是一幅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融合发展的宏伟画卷,只有在承认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相互尊重、彼此借鉴、和谐共存,这个世界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欣欣向荣。弘扬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思想,促进不同文明之间平等包容、交流互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

  “和合”思想是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忠恕之道、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原则的思想文化基础。“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君子和而不同”。不同文明之间要交流对话而不是相互排斥,要互融互鉴而不是相互取代。“和合”思想既始终强调“以和为贵”,又充分尊重“和而不同”;既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又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当今时代,不同国家和民族间的交流交往越来越密切,不同文明间的交融互通越来越深入。越是这样,越需要不同国家和民族、不同文明相互尊重,越需要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受过的苦和难,不要再强迫别人承受;自己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和事,不要强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喜欢或不喜欢。即使是自己认为很好的东西,别人愿意接受自然皆大欢喜;别人认为不好或者不适合自己,也应该宽容包容不强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已经证明,只有坚持平等相待、互学互鉴、兼收并蓄,在给予、尊重、分享、包容的基础上共同分享人类文明发展成果,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实现“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才能更好地持续推动人类文明创造性发展。

   (作者:杨姝,系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标签 - 和合,互鉴,兼爱非攻,文明对话,思想文化
网站编辑 - 赵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