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学研究的时代使命

2019年11月25日 10:39:59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陈振明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治理体系深刻重塑,国际格局加速演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要求我们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管理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实践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积累了大量公共管理实践新经验。中国公共管理学的创新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研究和解决国家重大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领域的复杂问题,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需求,推动中国公共管理学的理论建构和公共管理实践创新。深入研究我国治国理政历史传统与经验,尤其是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成功经验、系统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经验,从中提炼具有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公共管理理论。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拓展与深化,人类社会正大踏步走向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和创新全球公共治理实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同时,很多国家的民众对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大幅提升,对公共服务的种类和质量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应对全球治理体系与治理实践变革,有效回应公众对公共服务的新要求,改进和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已经成为当代全球公共治理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国公共管理学应在聚焦国内公共治理实践创新的同时,紧跟全球公共治理新趋势,直面全球公共治理新场景、新实践、新问题,努力提供中国智慧、作出中国解答,进而推动研究范式与理论创新。

  强化跨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研究,推动多学科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一方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界限、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分野日益模糊,知识融合、研究方法互鉴已经成为各学科实现自身发展的新趋势;另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知识日益交融,基于特定学科领域对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的研究范式越来越显示出难以描述问题全貌的狭隘性,跨学科的合作性研究日益增多。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典型的跨学科、综合性、应用性学术领域,尤其需要强化跨学科、交叉学科和综合性研究,吸收借鉴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和研究方法。因此,中国公共管理学创新发展,必须关注其他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沿,主动融合其他学科知识,引入它们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技术,从有关学科的创新发展中吸取营养。比如,积极引入科学研究方法与范式,把脑科学、认知科学、神经心理学、量子理论、预测学、信息通信技术、智能化技术及虚拟技术等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公共管理学创新发展之中。

  (作者为厦门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标签 - 公共管理学,公共治理,研究范式,时代使命,跨学科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