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2019年11月27日 11:53:53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李庆刚

  近期,由《学习时报》策划并组织撰写的系列文章——“从创建共产党到成立新中国”陆续刊发。系列文章共29篇,每篇文章聚焦一年,以编年形式对1921—1949年中国革命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展开铺陈,以晓畅生动的语言、简洁明快的笔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奋斗历程进行了全景式的立体呈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这一系列文章的刊发,既是不忘初心对新中国诞生之路的深情回望,又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在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要求的具体体现,给人以深刻的教益和启迪,引发了良好社会反响。

  齐心着墨理想信念,协力绘就革命画卷

  系列文章记录的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征程中艰辛备尝的奋斗史。28年中,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困难与风险世所罕见,所作出的奉献和牺牲世所罕见,可谓“创业艰难百战多”。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国共产党在风浪考验中不断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领导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奥秘何在?很多人都在探索追寻答案。司徒雷登在回忆录中指出:“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成员对它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应该说,作为一个在华近50年的“中国通”,司徒雷登的看法是准确的。但如果再进一步追问,是什么推动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无私献身呢?究其根源,那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那就是信仰的力量,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的感召。

  29篇文章,不同的作者,每篇文章自然有其特殊性和个性,但字里行间,笔触所及,都浓墨重彩地书写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使其成为28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画卷中最浓厚、最鲜明的基调和底色。从夏明翰的凛然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到周文雍的绝笔诗“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中林祥谦不惧威胁英勇就义,到掩护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后陈树湘亲手扯断肠子壮烈牺牲;从白山黑水杨靖宇等率领东北抗联义无反顾奋勇抗日,到太行山上八路军五壮士狼牙山大义凛然英勇跳崖;从1927年革命低潮时期朱德立下“中国革命一定会成功”的斩钉截铁誓言,到1949年胜利在望时毛泽东发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革命到底命令等,无一不彰显出这样一个真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

  29篇文章,把中国共产党人所经历的苦难辉煌写充分了,把中国革命胜利的奥秘写清楚了,使人产生强烈共鸣,深感元气淋漓,正气充盈,是坚守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抓住主题和主线,把握主流和本质

  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的历史,可以从不同角度、立足不同领域来展开研究。但既然28年革命史属于党史的一个重要时期或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书写就应抓住党史的主题和主线、把握党史的主流和本质,而不能信马由缰,没有章法。2010年7月,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着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这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党的历史,就是党围绕这个主题和主线领导人民进行的不懈奋斗史、理论探索史、自身建设史,这就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系列文章抓住了主题和主线,把握了主流和本质。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自觉地把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初心和使命,镌刻在心上、承担在肩上。系列文章的第一篇《1921:开天辟地一声雷》就定了基调,直至最后一篇《1949: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个主题和主线一直贯穿系列文章始终。这也将中国共产党与一切旧式政党划清了界限。

  当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我们党所处的环境极其险恶,所面对的敌人极其强大,要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唯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不懈奋斗才能最终取得胜利。系列文章,是对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历程的真实写照,体现了党史的主流和本质。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对象、动力是什么?前途如何?这一系列重大问题,如毛泽东所说,“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都没有弄清楚,或者说没有完全弄清楚”。因此,党内产生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自动放弃革命领导权的“二次革命论”,和以王明为代表的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主张“毕其功于一役”的“一次革命论”,并把十月革命的经验、共产国际的指示神圣化教条化。这都给中国革命造成了极大危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独立自主带领全党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革命道路,最终形成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成熟。1945年党的七大会场上的横幅标语,赫然写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1930:星星之火可燎原》《1938:理论之光廓迷雾》等文章,集中体现了党的理论探索史这一党史的主流和本质。

  另外,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我们党高度重视自身建设,这使得党虽然犯过错误,但最终都能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勇于修正错误、改正错误而获得新的成长和进步。正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八七”会议告全党党员书》中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的党公开承认并纠正错误,不含混不隐瞒,这并不是示弱,而正是证明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正在于我们是最先进的阶级,无产阶级之先锋队能够在自己错误经验里学习出来,绝无畏惧地披露自己的错误,并且有力量来坚决的纠正。”从古田会议提出思想建党,到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提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再到延安整风,《1929:党指挥枪铸军魂》《1942:思想建党聚伟力》等文章,集中体现了党的自身建设史这一党史的主流和本质。

  抓住主题和主线才会有目标、不迷失,把握主流和本质才会有定力、不虚无。主题和主线突出,主流和本质鲜明,这是系列文章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根本所在。

  独具匠心,守正出新

  通观29篇系列文章(28年党史),在写作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可谓独具匠心。其采用的编年的写作形式,经纬分明:从横向的平面视角来看,一年中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得以集中在一个历史舞台上呈现;从纵向的联系角度来看,28年革命历程中大事完备无遗、前后贯通、本末清楚。这既体现了策划者在统筹规划、谋篇布局上的别具一格,又体现了29位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相互照应、通力合作的协作精神以及编辑在穿针引线、删减增改等方面的努力,实在是一项不小的创新工程。在保证史实准确的前提下,系列文章在表现手法上力图通俗化、大众化,增强可读性:每篇文章以一年中的重大事件或其特征和影响为标题,提纲挈领、用语简练;每篇文章的导引性文字,便于读者较快地抓住文章要点和灵魂。比如,写抗战最困难时期的1941年,以“剑犁并铸度劫波”为标题,开篇短短二百余字就把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反“扫荡”反“清乡”、有理有利有节就皖南事变与国民党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加强根据地建设开展大生产运动等主要内容涵盖在内,一语道尽。这种行文结构和表现手法,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提供给读者最重要的信息,既是方便读者的人性化之举,又能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党史写作需要守正,也需要出新。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生产要素的重组就是创新。就党史写作和研究来说,史料的重组也是创新。系列文章没有运用过多的新史料,却为何让人耳目一新?原因就在于对已有史料进行了新的整合。古语云:“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系列文章对已有史料的取舍运用,印证了这一道理。唐代著名史学家刘知几提出,治史要兼备才、学、识三长,尤以识为要。识不高,就会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就会淹没在史料当中不能自拔,最终写出来的东西既不能说服人更不能打动人。系列文章,无论对于决策酝酿、会议过程,还是对于事件发展、人物活动,都未因史料繁多而顾此失彼,而是抓关键性节点,选代表性材料,化繁就简,描述到位。系列文章虽是通俗的党史文章,但由于做到了重要史实都有出处、重要数字都有来源、重大论断都有依据,即便以学术眼光来审视,也是严谨规范、经得起推敲的。比如,文中谈到关于早期党组织成员的人数,长期有不同的说法,“权威党史读本采用了58人之说”。文中所提“权威党史读本”,指的应是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的《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其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员名录”中所列的就是58人名单。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组织29位作者撰写29篇文章书写28年党史,看似寻常,却最别出心裁、出奇制胜。系列文章之所以深受广大读者喜爱,原因正在于此。这一成功策划不是偶然的,是《学习时报》长期以来在如何讲好党史故事、增强党史宣传效果上积极探索、不断推陈出新的结果,其表现出的开拓创新精神,可敬可佩,可喜可贺。

  〔作者: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共党史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标签 - 1927年,1941年,党的七大,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国革命
网站编辑 - 徐辉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