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新发展

2019年12月14日 13:11:19
来源: 法制日报 作者: 评论员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性、服务性和保障性工作。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在今年年初的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尽快建成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

  近年来,我国公共法律服务建设投入稳步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初步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截至今年5月底,各类法律服务人员420万人,各类服务机构85.3万个;建成县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近3000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近4万个,    

  覆盖率分别为99.97%和98.29%;为全国65万个村(居)配备法律顾问,覆盖率达99.9%;中国法律服务网功能齐全,“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覆盖全国,24小时服务。

  为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和水平,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服务平台功能有效发挥,服务网络设施全面覆盖、互联互通,公共法律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持续推进,人民群众享有的基本公共法律服务质量和水平日益提升。”意见的出台,为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建设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作出了顶层设计,指明了努力方向,对于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高品质法律服务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司法部不断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提出到2020年,公共法律服务平台要全面实现普及化、一体化、精准化,法律服务资源有效整合,覆盖全业务、全时空的法律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人民群众对公共法律服务知晓率、首选率、满意率显著提升。

  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司法部坚持以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和满意度为目标,着眼贫困地区和重点人群,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拓展创新法律服务领域,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改革创新法律服务供给体制机制,巩固提高司法行政全业务、全时空服务能力;全面建立法律服务标准体系,不断提高法律服务质量。

  为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司法部以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为抓手,使人民群众感受到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加快资源整合,实现全业务服务;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三大平台融合发展;以智能化信息技术推动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

  在司法部的直接部署和推动下,各级各地司法行政部门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要求,扎实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已成为各地、各级司法行政机关“一把手”工程,服务触角深入到街道、社区、乡村,“抬头能见、举手能及、扫码可得”,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引领,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即可获得服务。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公共法律服务是一项民心工程,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形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让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法律服务成果,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更是建设法治中国、推进中国之治的题中之义。

标签 - 法律服务,人民群众,体系建设,发展思想,人民调解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