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域下智能化战争制胜机理

2019年12月24日 11:00:48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董治强

  引言

  战争形态嬗变总是与产业革命相伴相生。近年来,智能化浪潮汹涌而来,并在军事领域广泛深入应用,使人类社会迎来智能化战争。智能化战争根植于智能社会,以“人机智能融合”为主要特征,智能的赋能使认知在作战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认知主导制胜将成为战争制胜的重要机理。

  战争发展的历史自然地把认知推向主导地位

  信息时代战争同时发生在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之间。需要指出,物理域、信息域和认知域都不是信息时代战争的专属领域,一切战争甚至一切历史,都源于三者的共同作用,它们在战争历史长河中此起彼伏,交替成为作战制胜的主导要素。

  (一)能量主导打速度、打力量。当战争形态发生嬗变,物理域的机动力、杀伤力和防护力的跃升,经常成为作战制胜的关键。冷兵器战争的铁器、战马,热兵器战争的火枪、火炮,机械化战争的舰船、坦克、飞机都是如此,概括起来就是能量主导。能量主导打速度、打力量,谁的主战平台更好、更快、更强,往往谁就更容易取胜。但武器效能不能无限发展,如今平台机动力已经囿于人的生理极限而遭遇瓶颈;核武器又告诉我们,不管火力发展有无上限,使用必将严格受限。

  (二)信息主导打精度、打整体。信息域重点关注信息的传输和共享。信息化战争的发展,使作战双方的对抗“逐渐从强度、物质和能量问题转变为结构、组织、信息和控制问题”,信息取代能量成为作战制胜的关键。信息主导就是打精度、打整体,谁的武器平台打击精度更高,谁的作战体系信息共享能力更强,谁就更容易取胜。但信息优势到决策优势的关联也并非线性,随着信息量的持续提升,决策优势的形成还要诉诸于认知域的智力支撑。

  (三)认知主导打智能、打设计。认知域包括感知、判断和决策等,自古以来便为兵家之所必争。《孙子兵法》等古代兵经有“庙算先胜”“上兵伐谋”等丰富的智胜思想,战争史上依靠谋略取胜的战例更是不胜枚举。认知主导打智能、打设计。尤其是当战争形态趋于成熟,势均力敌的对手之间的对抗,总会以认知为主导。如果说过去能量和信息的发展水平,对指挥员筹划设计作战还有很大制约。那么今天两者的极大发展,则为他们有效达成意图提供了条件。想到即能做到,正在使作战制胜的主导要素自然地向认知转移,智能水平更高、设计能力更强的一方,往往就能主导战局发展。

  智能化将给认知主导赋予特殊时代内涵

  智能化不是要让机器智能超越、取代或淘汰人,而是用它辅助、解放和增强人,通过人机智能融合,实现人的自我超越。它使千百年来一直利用认知改造世界、改变战争的人类,首次有能力改造认知本身,这种改造不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能力的跃升;不再是少数精英的专利,而是整个社会的特征。当它广泛渗透到作战领域,战争形态便跨入智能化战争,认知主导也就有了新的内涵。

  (一)认知空间拓展。当今时代,人的因素、武器因素结合得越来越紧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无人机、智能化。“智能化”主要指自主系统,即模拟、物化人的智能,并移植到机器中。机器智能赋能将使自主系统轻松突破人的生理极限,以人类无法企及的速度,进入人类无法承受的环境,并凭借一定的“现场智能”,完成人类不能或不愿完成的任务。它未必能真正提升人的认知,但却一定会在空间上延伸人的认知,使作战空间向深空、深海、深地等极限领域拓展。

  (二)认知效率提升。认知制胜的战例不可胜数,但个中原因不外有二。要么靠感性认知,即情报。信息匮乏年代,决策水平与信息量成正相关,信息量由小到大,决策质量几乎线性提升,所谓“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要么靠理性认知,即判断和谋略。克劳塞维茨说:“战争中行动所依据的情况有3/4好像隐藏在云雾里一样,是或多或少不真实的。”优秀指挥员总是能够凭借经验和推理,揭示出“迷雾”背后的信息,所谓“众人所知,已成已著也;我之所见,未形未萌也”。但当信息从匮乏走向过载甚至“爆炸”,决策质量与信息量间的函数曲线也开始下滑,利用繁杂信息形成准确判断变得难上加难。此时,智能化似乎如约而至,计算智能未必可在逻辑能力上逾越人类,但其强大的处理速度,却恰好使信息过载带来的决策困境迎刃而解。

  (三)认知互连共享。作战是武装集团间的暴力对抗,无论决策还是行动,都需要作战人员之间进行及时有效地交流。信息主导的优势是信息共享,但由于认知的主观性,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往往见仁见智,甚至大相径庭,相同信息并不意味相向而行。随着机器智能、脑机接口等技术的发展,它们的“硅脑”将凭借明显优于人脑的可链接性,推动网络形态由物联网向脑联网演进,作战交互将随之由信息共享迈向态势共享、决策共享,作战体系将真正实现并向发力。

  认知主导将在智能化战争中得到广泛应用

  即时优势制胜,就是“在向敌发力的那一时刻,在战争决定点的对抗,具有能战胜对方的综合能力和有利态势”,它是战争的根本制胜机理。夺取和保持即时优势的主导要素因战争形态变化而不同,在智能化战争中是认知主导。

  (一)依靠认知夺控时间优势,先知先决、先发制人达到新水平。时间是唯一不可还原的作战要素,先发制人是亘古不变的制胜机理,智能化战争对时间优势的夺控将更趋激烈。首先要先敌感知。2017年美军提出“算法战”概念,就是要利用智能分析技术,从海量数据中快速提取高价值情报。而未来智能的普及,将前推情报的智能感知,从源头上确保先敌发现。其次要先敌决策。人机融合的混合智能,上下联动的网络智能,将助力实现分布式的作战同步筹划,编成内各个层级可实现作战方案一体生成。第三要先敌行动。部队可根据联动决策的具体进程,紧前展开作战准备,一旦作战方案生成,可立即转入作战。

  (二)依靠认知塑造兵力优势,无人集群、族群作战将成为典型新战法。以多胜少是“即时优势制胜”在作战力量运用上的具体化,智能化战争的以多胜少,主要是利用认知物化,即机器智能,塑造兵力优势,实施无人集群或族群作战。首先,智能和增材制造技术的发展,使自主系统实现成本跳水,可在同等投入获取平台数量的对敌绝对优势。其次,自主系统走上战场,无论勇敢还是坚韧,即使最优秀的士兵也无法比肩,无人或有人—无人协同集群作战将兼具猛烈性、饱和性和经济性。此外,机器智能与仿生学结合形成的无人族群作战,将通过自我学习、自我协同、自我治愈甚至自我进化能力,表现出强大的体系化作战能力。

  (三)依靠认知拓展空间优势,跨域增效、全域融合将升至新境界。智能化不但会催生新的作战空间,同时带来联合作战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具备一定认知能力的自主系统,可秘密机动至重点目标或重要通道附近的深空、深海空间,实施渗透潜伏作战,对敌形成新的跨域制衡优势。“守者韬声灭迹,幽比鬼神,在于地下,不可得而见之;攻者,势迅声烈,疾若雷电,如来天上,不可得而备也”,可对敌人形成新的非对称优势。利用智能感知对作战环境形成更精准认知,利用智能决策对作战资源实施更合理调配,利用智能网络为作战平台提供更灵活接入,实现作战力量弹性部署、全域联动、高效释能。

  (四)瞄准敌方认知攻心控脑,控制取代摧毁成为制胜新途径。较之传统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智能化战争的攻心控脑大有拓展。前者更多强调“道胜”,重视慑止对手;后者更多的是影响和控制对手。2017年12月,俄罗斯驻叙利亚基地遭受13架小型无人机“蜂群”攻击,俄以电子战手段控制其中6架,即为攻心控脑之雏形。一是虚造信息来影响。未来,以假乱真的声像合成,无孔不入的网络攻击,身临其境的虚拟现实,将为影响对手认知提供更多有效手段。二是篡改程序来影响。如利用“攻芯战”来篡改敌方指挥决策系统的算法。三是直接控制敌方决策。利用网络战、电磁战等方式对敌实施控“脑”攻击,以最小代价实现止战、胜战之目的。

标签 - 认知域,智能化,计算智能,武器效能,机理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