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

2020年03月20日 11:31:47
来源: 学习强国—-云南学习平台 作者: 云理轩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创新理论,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了制度根基。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并就云南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云南“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确保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云南得到坚决贯彻落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云南提出的新要求,是云南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行动指南。

  坚定制度自信,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根本保障,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马克思曾把制度作为“具有规定和管理一切特殊物的、带有普遍意义的‘特殊物’”。但这一“特殊物”并不是人的主观想象的自我选择与设计,而是基于客观的社会历史形态。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在近代以来艰辛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中、在我们党带领人民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得以落实的制度依托,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以及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特别是云南认真贯彻落实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五个着力”的要求,云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迈出新步伐,生态文明建设开创新局面,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展现新气象,民生保障得到新加强,这是中国奇迹、中国之治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在云岭大地的生动体现。当前云南正处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自信,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不断巩固和发展来之不易的好形势。坚定制度自信,坚持好、巩固好已经建立起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前提下,又要继续加强制度创新,加快建立健全边疆民族地区治理急需的制度,为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提供制度支撑。

  牢固树立“五个认同”,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国家的生命线。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边疆治理,始终关注边疆的稳定发展,始终牵挂着边疆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时刻把边疆各族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注重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五年来,云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进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开创了民族团结、边疆稳定和谐的良好局面。云南是全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这是云南的基本省情,站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必须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这“五个认同”,是民族团结的基础和前提,做好民族团结既是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内容,也是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客观要求,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认同”为遵循,坚持不懈地引导云南各族干部群众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政党观和制度观,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各族干部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同,深刻理解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加快推动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夯实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民生基础。今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首站是在与缅甸接壤的云南省腾冲市,这一方面充分体现云南守边固边、强边固防的战略地位,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云南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沿边地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云南高度重视沿边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以脱贫攻坚为主要抓手,汇集各方优势力量,不断加大投入,边境民族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得到满足。但客观而论,由于历史、地理、自然等方面的原因,云南沿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交通、通信、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贫困人口比例和脱贫难度比较大。因此,我们要不断深化兴边富民行动,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更加注重解决制约沿边发展的瓶颈问题,全面提升沿边地区的发展水平。要积极引导和发挥沿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外溢的重要平台和云南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的重要枢纽的功能和作用,增强云南经济的辐射力与影响力,进一步促进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发展,培育睦邻友好环境,打造命运共同体。同时,由于沿边地区民族构成复杂,与周边国家民族存在宗教等方面的联系,是境外势力较容易渗透的地方,深化兴边富民行动,加快推动沿边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对于守边固边、强边固防,增强沿边区域民众的向心力与凝聚力也具有重大意义。

    (杨云 执笔)

  

标签 -
网站编辑 - 张西立 张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