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2020年03月23日 08:39:33
来源: 天津日报 作者: 温志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要研究和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如何加大改革力度,着力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是我国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的关键,更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

  

  完善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

  公共卫生法治体系的完善是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的根本制度保证和前提基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依法保护野生动物、严厉打击野生动物及其制品违规交易、严厉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呼声空前高涨。我国现行的有关卫生应急的法律法规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均存在长期未修订、内容与时代不适的问题。因此,改革完善公共卫生法治保障体系就是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着力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全面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领域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认真评估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修改完善。补齐生物安全的短板,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尽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加快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在完善法律制度体系的同时,还要加强法律实施,加强市场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贸易,坚决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从源头上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风险。

  二

  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

  随着大部制改革深入推进,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职能从应急管理部中脱离出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中明确指出卫生应急工作归属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负责。介于公共卫生应急管理架构和职能调整时间较短,组织职能定位、不同层级组织部门间的合作协调体制、跨领域部门间的联动协同机制等内部体制机制问题还未得到有效完善,导致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应急管理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衔接不畅。首先要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健全执业人员培养、准入、使用、待遇保障、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持续加强全科医生培养、分级诊疗等制度建设,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服务高效协同、无缝衔接,健全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工作机制。畅通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结构,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防控能力建设,织密织牢第一道防线。进一步完善“系统化、综合化”应急管理模式,提升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效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责任范围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任务。流动人员中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的报告、处理、疫情登记、统计,由诊治地负责。该法规自2003年施行起至今从未修订完善,存在着与现阶段应急管理需求不相适应的部分,亟须根据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显露出的信息滞后和预警延迟等弱项尽快优化。必须以现有法律为基础和框架,强化风险意识,完善公共卫生重大风险研判、评估、决策、防控协同机制,建立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加强大数据、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提升突发事件预警能力与水平。

  三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

  改革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是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的核心技术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疫情防治工作一直聚焦疫情防控需求,协调汇聚各方资源,紧密开展病原体溯源、检测试剂和药物疫苗研发等工作,为疫情防控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但我国疫情科学防治水平和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未来应着力优化流行病学、病毒病原学、药物和疫苗研发、临床诊疗等领域的科研任务布局,研究制定科学的预防控制策略,加强科技资源整合、应急信息共享、创新平台共建,强化科研攻关力度和保障作用,缩小重大疫情科学防治的差距,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治理提供科技支撑。健全科学研究、疾病控制、临床治疗的有效协同机制,及时总结各地实践经验,形成制度化成果,完善突发重特大疫情防控规范和应急救治管理办法。

  四

  完善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体系

  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能够更加广泛地保障重大疾病的救治率和救治水平,是提高疾病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基础保障。完善应急医疗救助机制,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并完善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制度至关重要。此次疫情湖北武汉是主要战场,疫情特征主要是感染率、病死率非常高。感染对象涉及中老年人群、慢性病人群,另外医务人员感染率也非常之高。这一现象暴露出的根本问题是疫情初期防控工作出现了严重漏洞,前期应急准备不足,应急预警和处置都有严重的漏洞。因此,必须探索建立特殊群体、特定疾病医药费豁免制度,有针对性免除医保支付目录、支付限额、用药量等限制性条款,减轻困难群众就医就诊后顾之忧。虽然武汉和湖北省现在走上了正轨,但是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必须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和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举措,封堵重大疫情应急防控的漏洞,统筹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使用,提高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支付比例,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有效衔接,才能真正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

  五

  完善高效统一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应急物资保障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物质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指出,发生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置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必要时可使用行政手段统筹调配物资。其中最关键的是对短期可能出现的物资供应短缺,建立集中生产调度机制,统一组织原材料供应、安排定点生产、规范质量标准,确保应急物资保障有序有力。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区医药防护物资严重短缺,中央以强大的行政力量调动国家资源支援一线,通过社会动员鼓励号召全国人民共克时艰,在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其背后隐藏的却是我国应急物资储备与调配机制不畅、社会动员方式单一、物资储备调运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因此,要把应急物资保障作为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集中管理、统一调拨、统一配送,平时服务、灾时应急、采储结合、节约高效的原则,尽快健全相关工作机制和应急预案,推动应急物资供应保障网更加高效安全可控。建立健全物资统筹调配机制,优化重要应急物资产能保障和区域布局,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补齐重大疫情防治物资储备转运的短板,才能够提高国家应急管理水平与能力,真正做到有备无患、有急能应。

  

  完善高效统一的应急决策指挥系统

  构筑高效统一的应急决策指挥体系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发挥体制优势高效运转的组织保证。面对重大疫情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统一协调、统一调度,做到令行禁止是重大公共卫生应急高效有序的组织保障。此次疫情伊始党中央就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开会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工作,前方指导组也积极开展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加强协调调度,及时协调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紧迫问题。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军队积极支援地方疫情防控。各地区成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启动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I级响应。各党政军群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紧急行动、全力奋战,广大医务人员无私奉献、英勇奋战,广大人民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战,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响了疫情防控的总体战,全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就连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表示,“中方行动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世所罕见” “我一生中从未见过这样的动员。”因此要改革和完善高效统一的应急决策指挥系统,就要健全重大疫情应急响应机制,建立集中统一高效的领导指挥体系,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精准解决疫情第一线问题,要疫情防控坚持全国一盘棋。

  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完善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可以第一时间凝聚力量进行医疗救治和调查处置,并且能够及时地向地方党委、政府进行报告进而采取应急措施,为人民的生命健康做出进一步的保障。同时健全的应急体系也会降低社会经济损失,对维护社会的安定、增强人民群众生活的信心具有极大的积极作用。由此来看,完善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事关社会主义建设大局,是保证人民健康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制度保证。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天津师范大学国家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

标签 - 疫情防控,应急管理体系,体制机制,层级组织,防控工作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