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公民道德向上向善

2020年06月08日 09:38:38
来源: 学习时报 作者: 刘莉

  《纲要》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和造就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出发,对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强基固本、守正创新、意义深远。从县级层面来说,深入贯彻《纲要》精神,可通过学习宣传、评选表彰、树立典范、文明创建等形式,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强化教育引导,推动《纲要》深入人心。应强化思想引领,通过多种学习形式,让全社会广泛领会《纲要》精神内涵。一是抓住关键少数。思想好不好,关键看领导。突出全体县级领导,以请专家中心组讲学、集中宣讲为重点,以“学习强国”为载体形成线上线下互动,传统与创新的有机结合,不断提升“领头雁”正心修身、慎独慎微、廉洁齐家的表率作用。二是守护好青少年。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开展相关主题的教育学习活动,打造内容丰富的乡村少年宫,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形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三是引导群众参与。应不断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养成,让城区、社区、企业、乡村变成“阵地”,运用电视、广播、墙画、LED广告屏等,使思想道德教育不留死角、不留空白,努力形成人人受教育、人人讲道德的良好局面。

  突出核心价值观,筑牢公民道德之基。坚持贯穿结合融入、落细落小落实、融入日常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民日用而不自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一是推进移风易俗。全面推进城乡新型殡仪和农村婚丧礼仪改革,扎实落实相关具体的配套制度,让全县干部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形成社会新风尚。二是涵养文明乡风。广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以道德涵养为核心,以百姓所需为支撑,不断提升农民精神风貌,以乡风文明扮靓美丽乡村。三是选好用好典型。打响县域内评选品牌,持续推进“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类型评选活动,在全社会呈现崇尚先进、学习典型、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四是发挥红色资源。加大纪念馆、烈士陵园等主题教育基地功能,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使其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行动自觉。

  突出时代要求,提升文明建设水平。要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润德铸魂的全新载体,按照“1+N”建设思路,有效盘活各类资源,充分发挥阵地平台作用。一是建基地。以县、镇、村三级为单位,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整合基层各种资源,在各镇(街道)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按照镇+示范村的标准,在每个镇打造一个村级示范实践所。二是强功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为行动指南,重点完善和提升科学理论、宣传宣讲、主流价值、文化活动、移风易俗等五大功能,推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三是优服务。组织义工服务大队、曙光救援队等公益组织,定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距离老百姓最近的“百姓之家”,形成文明实践的县域品牌。

  坚定文化自信,凝聚人民精神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精品力作,润物无声传播真善美,弘扬崇高的道德理想和道德追求,让群众享有更加丰富的“文化大餐”。一是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实施县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振兴计划、传承保护文化荟萃等,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传下去。二是打造群众文化精品。如创新创作优秀文化文艺作品以反映县域人文历史,展现时代正能量;积极开展书香县域建设,将知识延伸到群众身边,让知识流动起来,提升群众精神获得感。三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坚持把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来发展,策划包装一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一批在全市乃至全省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知名文化企业、新媒体文化产业,形成以文化旅游、文化娱乐、影视演艺等为主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发展壮大各类文化专业协会组织,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提高“文化+”经济贡献率。

  (作者:陕西省大荔县委书记)

标签 - 纲要,传承保护,向善,推动社会主义,县域
网站编辑 - 张芯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