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

2020年06月12日 18:45:22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乔金亮

  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形成促进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练内功、聚外力“两条腿”走路,加快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文件提出,推进农民教育培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今年培育高素质农民100万人。笔者认为,人才是强农兴农的根本,推动乡村人才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加快形成促进高素质农民全面发展的政策体系,通过练内功、聚外力“两条腿”走路,打造一支高素质农民队伍。

  高素质农民又称新型职业农民,特点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包括经营管理型、专业生产型、技能服务型三大类。目前,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总量突破2000万,其中约八成是高素质农民,提前实现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目标。随着农村创新创业的推进,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日益高涨。目前,全国返乡创新创业人员累计超过850万,其中大中专以上学历占40%以上,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从农业高质量发展来看,我国农业处在转型关键期,对从业者的生产经营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创新应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各地普遍反映,农村缺人才、缺能人。从部分地区统计看,农业从业者的年龄结构和教育程度不容乐观,务农农民50岁以上的普遍超过9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普遍占90%。今年是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关键之年,要实现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的目标,必须更加注重务农队伍培养,把劳动者素质优化到与发展现代农业相匹配的水平。

  从城乡统筹发展来看,我国还有近6亿农村常住人口,即便将来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也还会有4亿多人生活在农村。只有促进农民全面发展,才能厚植乡村振兴的主体根基。面对农民弱势、农村短腿的现状,更要以农村现代化为目标,以满足农民理念知识技能需求为核心,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在此基础上,发挥高素质农民的引领、服务作用,带动广大农民群众成为乡村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从而实现农民全面发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才队伍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不懈地稳定投入。以前做农业农村工作,更多考虑人往哪里去,解决农民就业出路问题;现在还要考虑人从哪里来,如何优化农业从业队伍结构,如何吸引各方人才到乡村大显身手。当前,农业农村统筹发展,人才培养也要提升质量,向建机制、定规范转变。

  务农人才培育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激发内生动力,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在“培”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培养方式、拓展培养渠道、完善培养机制,满足他们的素质提升需求;在“育”上做功课,在资金投入、要素配置、公共服务等方面优先保障,让他们务农有尊严;另一方面,要汇聚外部力量,引导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立城乡人才顺畅流动的体制机制,完善城乡融会贯通的社会保障体系,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的通道,引导外出农民工、农村大中专毕业生等返乡,借东风、引外力,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农业农村。

  无论是练内功还是借东风,都要以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坚持融入产业、服务产业,着力促进高素质农民与各类经营主体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乡村振兴生力军。扶持高素质农民在产业发展、生产服务、营销促销等方面开展联合与合作,促进其共同发展;引导他们通过专业合作、资金合作、股份合作等形式发展多元化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

标签 - 农民合作社,农民群众,农民教育,队伍结构,两条腿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