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

——读《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几个问题》学习札记一

2019年04月08日 19:18:21
来源: 求是网 作者: 韩辰

  编者按:6年前,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6年后,这篇讲话在《求是》杂志再次发表。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重发这篇重要讲话,意义深刻,重读这篇重要讲话,很有必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这条道路得来不易

  回溯历史,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得来不易,是从历史中趟出来的。

  清朝末期,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候的神州大地积贫积弱、任人宰割,就像没有篱笆的院子,列强想来就来,军阀乱战纷纷。当时各阶层的仁人志士都纷纷奋发图强,力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但结果都以悲剧告终:洋务运动梦醒于甲午战争的全军覆没;戊戌变法终止于光绪被囚;太平天国起义和义和团运动饮恨于列强干涉;辛亥革命惜于革命的不彻底,等等,这些路都没有走通。在中国这个舞台上,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你方唱罢我登场”,“但都没能解决中国的前途和命运问题”。

  直到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带给中国新的希望。李大钊等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引进中国,毛泽东同志将其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农村包围城市”等著名论断,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历经28年的浴血奋战,最终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继而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已经证明:“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漫漫长夜”。

  进入到改革开放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共产党人,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结合当时具体实践,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综合国力与日俱增,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在这条道路的前进中,时不时响起唱衰中国的杂音,“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之后”,“中国崩溃论”更是不绝于耳,然而时至今日,历史已经证明:“中国没有崩溃,‘中国崩溃论’反而崩溃了”。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得来不易,要倍加珍惜。

  透过现象看本质

  “近些年来,国内外有些舆论提出中国现在搞得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的疑问”,更是煞有其事的盖了些帽子,形容我们为“资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新官僚资本主义”。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这些都是完全错误的”。

  原因恐怕就是这些道学先生们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脖子歪了,眼光自然也偏了。

  现象是什么?我们从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先进经验,根本还在为我借鉴、为我所用。本质是什么?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我们的“根本”,比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等。

  而这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点明的那样:“这些都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体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内容,如果丢掉了这些,那就不成其为社会主义了。”

  “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政治发展道路,归根到底是由这个国家的性质和国情决定的。对我们而言,“一切从实际出发”,“过去不能搞全盘苏化,现在也不能搞全盘西化或者其他什么化”。

  典故“邯郸学步”说,战国时期,燕国寿陵有个少年,听说赵国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于是不顾路途遥远,来到邯郸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结果,他不仅没有学到邯郸人走路的姿势,还把自己原来走路的姿势也忘记了,最后只好爬着回去。我们要以史为鉴。

  “冷战结束后,不少发展中国家被迫采纳了西方模式”,结果呢?“党争纷起、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这些国家至今都还在彷徨在十字路口,还在摸索怎么走出发展的泥沼。我们要引以为戒。

  今天,“我们就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康庄大道”也已经证明是一条正确的大道,“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不断受到国内外关注,赞扬者认为“一种新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在颠覆西方的传统理论”。而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继续向前推进,让它走的更宽、走的更广、走的更远。

标签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国情
网站编辑 -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