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把握建设文化强国的方向与思路

2020年12月10日 09:44:49
来源: 经济日报 作者: 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长期发展历史中积累起来的精神成果,是维系国家和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命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可以说,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必然要同时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需要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任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将“建成文化强国”纳入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并围绕“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出一系列要求,作出重要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作出的战略决策,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遵循。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们要坚定不移把《建议》部署的一系列重要任务落到实处,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文化自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努力在“十四五”时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打下坚实基础。

  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谋划好建设文化强国的思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广泛凝聚人民精神力量。

  第一,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极为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应该看到,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面向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贯彻到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

  第二,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中华文明独特的价值体系之上发展而来的。建设文化强国,关键是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解决好知行合一等问题,将其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充分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的推动力。

  第三,要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建设文化强国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要有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生长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上。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大力弘扬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精神纽带、价值源泉的重要作用,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既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又要实现创新性发展,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其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使其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滋养。

  (执笔:张 晶 王 永)

标签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国,文化需求,核心价值观
网站编辑 - 赵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