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民为本

2021年03月24日 13:58:17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乐兵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此语出自宋明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四书集注》,意思是说“国家以人民为根本,也是为人民而设立”,这是对《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思想主张所作的阐释。

  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几千年来所秉持的重要政治思想。从《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晏子春秋》中的“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从贾谊《新书》中的“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到刘勰《新论》中的“衣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从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的“天下为主,君为客”,再到谭嗣同《仁学》中的“因民而后有君,君末也,民本也”“中国之民本思想,实澈上澈下,流贯中国五千年之政治”。这些都表明一个朴素的道理,“得民心者得天下。”

  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只有爱民、惠民,事业才能持续兴旺。从历史上看,但凡盛世莫不以爱民、利民为前提。朝廷大力实施“休养生息”的政策,积极采取“轻赋薄敛”的举措,才有了社会安定、百姓富裕的“文景之治”。唐代以《贞观政要》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引领,开创出“大唐盛世”的繁华,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发展高峰。再到后来的“康乾盛世”,也是得益于坚定奉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历史一再证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国家社稷的根本力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共产党从诞生开始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旗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形成了“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回望来时的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典型。有在陕北革命根据地,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比泰山还要重的张思德,有立志“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的雷锋,也有以生命治沙、为兰考人民留下万亩泡桐的焦裕禄,有用20余年“雪松精神”把荒山变绿洲,无偿把价值3亿多林木资源交公的“草鞋书记”杨善洲,也有漫山木麻黄,造福百万东山群众的谷文昌;有扎根边疆教育事业一线、帮1800余名贫困女孩圆大学梦的张桂梅,还有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毅然回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的黄文秀……

  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无私奉献,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始终与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用行动诠释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为民情怀。他们犹如“种子”一般,融入群众的广袤土地中,在人民中生根开花,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支持,厚植群众基础。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只要我们时刻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把老百姓的事当作最大的事,就能赢得群众信任、获得群众拥护。(乐兵)

标签 - 人民,孟子,文景之治,康乾盛世,四书集注
网站编辑 - 张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