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2019年04月11日 08:56:04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陈付龙 沈薇

  观点提示

  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讲授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充分肯定了思政课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思政课教师的重要作用。办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理直气壮地信仰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讲授马克思主义。这是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担当。

  理直气壮地信仰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人类社会虽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依然具有强大的理论魅力,教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地位,决定了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重要性。因此,开好思政课,要求教师必须理直气壮地信仰马克思主义,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政治过硬的人生导师。

  思政课教师信仰马克思主义,即要笃信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体系,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笃信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笃信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真经”;笃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闪耀着真理的光芒;笃信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百年征程。

  理直气壮地研究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今天依然占据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是教师的“必修课”。教师要以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水平为抓手,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科研水平。当前研究好马克思主义,要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学科、进学术、进专业、进教学。唯有如此,才能为办好思政课提供坚强的学科支撑。

  思政课教师研究马克思主义,即要遵循思想理论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规律,提高教学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整体性,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要义,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自信、学科自信和学者自信;运用最新的研究成果支撑教学,增加思政课教学中的理论含量和学术容量,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思政课教学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理直气壮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就是要积极有效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办好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和根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过程中,思政课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既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让课堂成为传播真理的“道场”,也要为马克思主义在全社会的宣传工作提供全方位支持。唯有如此,才能为办好思政课提供良好的社会协同环境。

  思政课教师传播马克思主义,即要把学科话语体系和教材话语体系有效转化为教学话语体系和宣传话语体系,促进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结合;对各种错误思潮进行旗帜鲜明的批驳,亮明自己的政治立场;关注社会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需要,辐射其“资政育人”影响力;将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推向社会,以受众群体认可的方式进行成果的社会化推介;树立忠诚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战士形象,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

  理直气壮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教学方法只是手段,课堂上最终展示的是思想的力量、理论的力量、信仰的力量,说到底要“以理服人”。教师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魅力折服青少年,才能杜绝虚假“课堂繁荣”,真正坚定青少年的政治信仰。唯有如此,才能为办好思政课提供有效的课堂保证。

  思政课教师讲授马克思主义,即要把课堂作为其职业生涯的主阵地,让课堂成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青少年头脑的“磁场”;在教学中自觉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青少年认知规律,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观照当今社会发展所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讲清楚中国人民近代以来“四个选择”的必然性;深入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和实践要求。

  (作者单位:南昌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付龙为该院院长、教授)

标签 - 思政,教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话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网站编辑 - 孙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