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2019年04月19日 09:56:04
来源: 中国教育报 作者: 王飞

  背景链接:《求是》杂志近日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总书记在文章中引用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勉励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发时代之先声,在时代发展中有所作为。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语出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与元九书》。白居易提出的“为时”“为事”创作原则,突出强调了诗歌创作与现实的关系,道出了千古诗文为时为事而作的道理。

  关于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在唐代之前就有论争,焦点主要集中在文艺创作对现实有益还是有害。先秦时期的墨家、道家、法家等认为,文艺创作对社会现实有害而无利。儒家则非常重视文学艺术对现实的积极作用,把文艺看作“善民心”的重要工具。《乐记·乐本》记载:“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音乐可察知世事人心,故有“书乐而知政”的说法。孔子将诗的作用总结为“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系统表达了诗教的观点,是儒家对诗歌社会功能的认识和总结。

  白居易继承和发挥了儒家这一思想,强调诗歌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发挥“上以诗补察时政”“下以歌泄导人情”的积极作用,故而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传世之论。白居易认为,诗歌之所以能发挥这样的作用,是由其本质决定的。“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正是诗歌的这种本质,决定了它可以感动人心,也决定了其可以见国风之盛衰、闻王政之得失、知人情之哀乐。

  白居易身体力行,把诗歌作为自己从事政治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擢在翰林,身是谏官,月请谏纸。启奏之间,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欲稍稍进闻于上”,这样就可收到“闻者足戒,言者无罪”的效果,使统治者能够“不出户知天下”。

  自《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爱者歌其情”的现实主义传统后,历代进步文人在文艺创作中主动自觉地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针砭时政、为民请命、为国谏言。当下,关注现实,走出一条通向现实、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与时代同步伐,发时代之先声,逐渐成为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

  (作者: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史专业博士研究生)

标签 - 歌诗,白居易,事君,诗经,与元九书
网站编辑 - 孙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