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学研究生教育是回应社会变革之需

2019年06月12日 08:45:30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王之康

  大学的文科固然要研究传统中精深的、伟大的东西,但也要面对变革和回应变革的要求。就中文系来说,面对普遍缺乏修辞感的人生现状,面对充斥社会的劣质的语言材料和低劣的表达,面对这样一种可怕的状况,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居然不能自如地利用合理的文体和精美的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必须要作出自己的回应。写作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而协助构建适应本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写作中心和学术写作学程,是我们尝试作出的回应之一。

  最近,武汉大学文学院的沈闪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成为我国第一位写作学博士,一时间吸引了众多关注。

  实际上,早在2007年,武汉大学文学院就着手申报写作学专业硕士点并于当年年底获批,2008年开始正式招生,专业定名为“写作理论与实践”;2014年4月,全国首个写作学博士点落户武汉大学文学院。

  相较于沈闪全国“第一位”的头衔,其“写作学博士”的身份更加引人注目,但不少人对此产生疑问:写作作为一种工具,有必要进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吗?对于当下大学生写作能力普遍较差的现实,写作学研究生教育又会带来什么影响?

  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的破局之策

  其实,高校一直都有写作内容,该教学任务主要由大学语文课来承担。在我国,直到上世纪末,大学语文都是很多学校的必修课。

  不过,其效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大学生无法摆脱“写作能力差”的标签;另一方面,大学语文课在各高校开展的情况也不尽相同。

  正如武汉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于亭所说,“大学里的写作教学是非常弱的,学生的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本就缺乏,而如何通过写作,以修辞的方式对思维加以表述,这类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我国大学教育中更几乎是零”。

  比如在武汉大学,“大学语文的教学面目常年以来显得‘比较可憎’,对于学生究竟需不需要汉语语文素养和文体训练,各个学院态度各有不同,但总的来说,认同度并不高。这也反映的是国内高校对于汉语语文训练的必要性普遍持有的态度。而且,经历了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学生,高考之后似乎也不想再碰语文了。”于亭说。

  在国内,很多高校的语文课式微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了,2013年更是被称为语文课的“寒冬”。那一年,以中国人民大学将语文课由“必修”改为“选修”为代表,大量的大学语文课被彻底“边缘化”。

  在于亭看来,不少从事写作教学的教师缺乏理论素养和实践基础,教学内容毫无内涵,兜售的写作技巧和经验套路千面一孔,偏离写作本身的意涵和功能,缺乏品质。

  在这一背景下,武汉大学文学院开始探索写作学的研究生教育。

  “当时我们一直在思考大学语文教学究竟应该有怎样的突破和转化,渐渐觉得,面向高等写作和修辞交互的语文训练,或许可以成为一个生发点。”于亭说,希望通过写作学科的建设,在非虚构写作和创意写作的研究与教学探索上逐渐积累,形成具有研究品质和教学水准的学科平台。

  是否有此必要

  实际上,西方的文学理论就曾经讨论过写作这个概念。一种传统的观点认为它就是指艺术性创作,但萨特、罗兰·巴特等人提出一个新观点,即“写作和创作不太一样,创作是灵感性质的,甚至带有情感性的创作活动;写作实际上是语言的一种能力,通过特殊的修辞训练,让自己写出的文字富有感染力”。依据这种观点,可以区分出两种写作行为:一种是艺术类的写作,比如诗人、作家创作;另一种是一般性的人文写作,比如文案、策划。

  那么,源于大学生写作能力差的现实与大学语文教学团队破局之策的探索而开设的写作学研究生教育,是否真的有必要呢?

  在南开大学中文系教授周志强看来,如果从把写作作为一种修辞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不管是设置写作学硕士点还是博士点,都是没有问题的。

  据沈闪介绍,武汉大学的写作学博士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即写作基础理论、文体写作学研究和中外写作理论比较研究。

  据此,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副院长彭庭松表示,武汉大学的写作学博士是从中文系中分离出来的,这对中文学科建设的拓展有重要意义,因为此前写作学并没有硕士和博士方向。

  于亭则认为,武汉大学设立写作学硕士和博士点的必要性,首先是因为中西古今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人类上千年的写作实践和心理—知识模式,都值得认真研究。

  “写作在表达思想的过程中,有其因袭固有格局和模式的一面,也有其创新和突破的一面;有修辞的一面,也有组织思维的一面。这里面包含了心理认知、语言理解、哲学思辨、写和读、文和质等不同层次很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有待相当的理论探讨,也有巨大的研究和实践空间。”于亭说,与其讨论写作学能否够格成为硕、博士培养点,不如先做起来。“当然,我不认为全国所有的大学都应该一哄而上地去设立写作学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但总要有一些学校先做起来,培养一批能够在中国进行高水平写作教学的人才。”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大学适合开展写作学研究生阶段的教育呢?

  回应社会变革之需

  在于亭看来,综合性大学和文理交叉的特色院校可能是比较合适的。

  “一方面,这些学校的学生都需要写作,而且他们当中缺少学术性写作和非虚构写作的人才。”他说,另一方面,这些大学都面临两个问题,就是学生不会写作,写作学科也没有很好地建设起来。

  其实,写作学研究生教育对于从教师资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武汉大学为例,目前从事写作学研究生教育的老师仍然是文学院的老师。“他们很愿意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要从之前的文学研究或语言本体研究领域转变自己的研究,在一个新领域里去重新建构,其实是非常艰辛的。”于亭说。比如,如何在传统的写作格局理解下去理解一些实验性文体,如何引导学生从事不同目标、叙事类型不同的非虚构写作,“挑战还是蛮大的”。

  不过,正如前文所述,在大学语文不断萎缩的情况下,大学语文老师(尤其是那些著名高校的大学语文老师)将来也只能转变。

  “一方面是向通识教育转变,另一方面是向一部分专业领域转变,写作学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于亭说。

  相对于于亭的现有教师“转化”观,周志强则认为,对于写作研究这个多学科(而非跨学科)行为,现当代文学当中,对于不同写作类型进行研究的老师可以胜任;对古代的文章学和文体学进行研究的,甚至包括对古代的文学史进行研究的老师,可以作为汉语写作很重要的一些师资人才;文学理论、文艺学领域当中研究文体学、文化批评、文化研究以及文学基本理论的老师,也能够承担培养写作人才的一些任务。

  不管怎样,从理想的角度来说,写作学研究生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普遍低下的写作水平是有一些积极意义的。“我们不断地培养这样的专业人才,他们将来要就业,从事这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也一定会展示其专业素养。”于亭表示,现在只能一步一步来,慢慢积累这方面的人才。

  他表示,大学的文科固然要研究传统中精深的、伟大的东西,但也要面对变革和回应变革的要求。“就中文系来说,面对普遍缺乏修辞感的人生现状,面对充斥社会的劣质的语言材料和低劣的表达,面对这样一种可怕的状况,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居然不能自如地利用合理的文体和精美的写作表达自己的思想,我们必须要作出自己的回应。写作学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进而协助构建适应本校人才培养要求的写作中心和学术写作学程,是我们尝试作出的回应之一。”

标签 - 写作学,写作教学,研究生教育
网站编辑 - 孙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