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积极营造创新科学主义教育文化

2019年06月19日 08:38:37
来源: 中国科学报 作者: 蔡基刚

  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快速发展以及中美在高科技和高端产品的博弈促使我国日益重视高科创新人才的培养。

  2018年5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强调,“中国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而大学生是“创新的未来”;今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了“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的任务,要求各高校“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今年4月29日,教育部等13个部委在天津联合召开“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启动大会,提出以培养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创新人才为抓手,开展一场深刻的高等教育“质量革命”。

  可以说,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最强有力的呼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呼唤

  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首先要求对社会所崇尚的文化的改变。

  长期以来,中国社会崇尚的都是人文素质修养,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教育,轻视或几乎不提科学素养。比如,电视台的《百家讲坛》或《世纪大讲堂》,其内容基本上都是我国古代历史、帝王将相权力之争。而有关现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普及则基本缺位。

  这一点,西方国家表现得极为不同,它们非常重视科学主义教育。比如,美国的科普类讲坛非常多,有一个类似中国《百家讲坛》的TED演讲论坛,演讲者大多是科学家、创造家、教师、医生,内容从物理、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到地理、时尚、设计,其宗旨就是传播科学知识。这个讲坛对于推动美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的科学素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这就是社会文化的差异:一个是朝后看的人文怀旧的文化,一个是向前看的科技创新的文化。

  营造科学主义文化是高校之责

  高校是社会思想的引领者,是社会文化的风向标。高校文化首先要为创新思维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营造一个科技创新的科学主义文化。

  创新能力是一种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它往往能突破常规思维的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从而产生新颖的、独到的思维成果。因此,创新能力与科学素养的关系远远超过与人文素养的关系。以科学知识、信息素养和批判性思辨能力为核心的科学素养是任何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201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提出了人文主义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平衡发展的观点。强调科学主义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要求在课程内容方面突出以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为核心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激发学生科学兴趣和好奇,引导学生进行以创新为驱动的科学研究。

  这就涉及了高校所提供的课程。比如,高校普遍开设的通识教育课程的主体是什么?除了希腊艺术、西方宗教、英美文化、英美诗歌等课程外,是否应该提供或更多地开设科学知识课程?尤其是,高校每个大学生都必修的公共英语课程是否能更多地承担起科学素养培养的任务?

  之所以特别提到公共英语课程,是因为高校其他课程都有自己专业知识传授(包括思政课和体育课),没有改变教学的可能;同时,公共英语是一个学习语言技能的课程,因此有自由选择语言训练的内容载体;此外英语作为世界科技交流的国际通用语,被用来学习世界科学知识是最直接、最迅速、最有效的。

  但是长期以来,外语教育被定义为“本质上是人文教育”或“文化教育”,传统的公共英语教材主要是以《老人与海》和《最后一片叶子》等英美经典文学和西方文化散文作为课文,试图让学生通过人文素材学习,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培养“有理想的公民”。

  笔者并不反对这种“以人文内容为依托”的文化语言教学,但是在今天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公共英语是否可以用最新的、日益更新的科普知识作为英语学习的内容载体呢?比如,是否可以把人工智能发展、基因编辑及其伦理、量子技术与计算、癌症与靶向治疗以及科学技术发展史和科学政治学等编入公共英语教材?

  是否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开发出与专业相关的科普知识英语教材呢?比如,石油电力学生是否可以学习能源种类(火力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能源与环境、能源可持续发展、世界能源政策、“一带一路”能源利用等?工程类学生是否可以学习载人航天发展、世界桥架建筑、铁道车辆发展、黑洞与月球探测、纳米技术与应用等科普知识?

  由于专业学生往往是在一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这些用英语传授的,和专业相关的科普新知识,显然对于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其创新思维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理想的公民应具备科学素养

  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掌握不仅仅是创新的源泉,还是公民能否有效参与国家政治、行使民主权利的先决条件。随着科学日新月异的发展,面对转基因、人工智能、基因编辑、量子科学、3D打印技术等大量涌现,公民只有了解了这些科学知识,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才能避免因科盲给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带来危害。

  近几年来,我国发生很多重大的社会事件,如反对建核电站、反对建手机信号发射塔、反对转基因食品销售等,这些事件在某种程度上和公众科学素养较低、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有一定关系。

  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程度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即使是当今大学生,其科学常识也严重缺乏。比如,中国科协对18岁以上中国公民科学素养(即是否具备必要的科学知识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进行调查,2018年第十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养的比例接近8.5%,这个百分比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现在,美国全民的科学素养指标已达到25%。

  什么是理想的公民?外语界专家一致认为,他们应该“具有思想力、行动力、负责任等良好品质”“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精神和情操”以及“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要的情感和价值观”。

  培养创新人才和有理想的公民,高校应该积极营造创新科学主义教育文化,大力开展科学素养培养。

  对外语教育来说,教育理念上要改变将英语作为人文学科的羁绊,勇于突破人文教育的单一模式;教学定位上要旗帜鲜明地提出科学素养培养的教学要求;教材出版上要改变大一统的人文知识主题,开发与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相关的科普知识英语教材;课程设置上要改变教师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英语老师大多是文学语言翻译的学历背景)选择课程的做法,大力开发普及和传播科学知识的公共英语课程。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会会长)

标签 - 高校,科学主义,科学素养,教学定位,跨文化交际能力
网站编辑 - 孙思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