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还记得国庆阅兵的战斗机歼-16吗?中山设计师林琳参与了风洞设计

2019年11月07日 13:04:57
来源: 中山日报 作者: 夏亮红 曾雁湄 孙俊军

  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当歼-16以5机楔队组成战斗队形接受检阅时,正在中山观看现场直播的中山日报报业集团视觉中心主任林琳热泪盈眶,感动于科技的进步,感动于祖国的强大。而他埋藏在心里整整15年的“秘密”终于可以娓娓道来。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15年前,林琳经过严格选拔,光荣受命参与歼-16战斗机的风洞研发工作。他是如何被选拔的?执行“秘密任务”15年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

  歼-16战斗机央视宣传片截图。

  被秘密考察一年

  林琳和歼-16结缘,要追溯到2004年。那时的他在辽宁日报报业集团工作,因工作干练、勤奋,业内称他为“东北第一快手”“拼命三郎”。

  夏天的一个周末下午3时,他接到电话,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告诉他:“现在有一个非常好的项目,我们觉得你非常适合,邀请你来参加面试。”

  电话里说的面试地点是一个管理规范的写字楼。林琳回忆说,当他走进面试房间的时候,发现那是一处闲置的办公室,里面什么办公设施都没有。当对方向他表明身份的时候,林琳惊讶不已,对方竟然是一名军官。

  “当时他说,我们已经秘密地全方位地考察你一年了,愿不愿意为国效力!”为国效力!这是多么触动人心的四个字,也是林琳从小的梦想,更是每一位热血男儿深藏心中的责任。林琳毫不犹豫并斩钉截铁地回答:“我愿意!”

  这次简单的“面试”后,林琳随后就被这位军官带去部队某处,见到了战斗机的总设计师。他得知将要参与的工作:受命负责中国某重点型号战斗机风洞实验三维立体化设计,并且要在100天内完成此项艰巨任务,不能出任何差错。

  由于严格的保密机制,林琳当时只知道战斗机的编号,以及这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新型空地精确打击多用途战斗机,而风洞的设计研发是非常重要的前期工作。当时总设计师下达任务时充满希冀而又坚定的目光,深深地感染着林琳。

  连续奋战30天

  风洞是什么?它并不是飞机上的某个零件,而是一种能人工产生和控制气流,以模拟飞行器或物体周围气体的流动,并可量度气流对物体的作用以及观察物理现象的实验设备,它是进行空气动力实验最常用、最有效的工具。一般来说,飞机、飞船等航空飞行器在试飞进入太空之前都要经过风洞试验。

  而林琳的任务就是,将厚厚的图纸上刻画的成百上千的零件,在电脑上完整复原从而进行立体组装拼接,建造由内到外的完整立体模型。经过严格而又秘密的培训,这项重要任务正式开始了。

  风洞试验是把先进的设计理念经过仿真分析和试验结果变成现实,这个过程要非常严谨认真,不光是保障飞机生产的顺利实施,也要保障飞行员的生命安全。“我作为研发制作这个战斗机风洞设计的军队编外人员,深深感受到了军令如山,务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为了留给科研人员更多时间,通过风洞实验来测试战斗机的气动布局和评估其气动性能。林琳全力以赴、不辞辛劳压缩自己的工作时间,最终凭借过硬的设计功底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在两名助手的协作下,用了30天就成功将复杂的零件复原成完整的由内到外可透视的立体模型,完成了对整体设备图形进行剖面和动态测试,提早70天完成了这项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

  这30天里,让林琳最激动、最难忘的是夜晚。他白天在单位认真工作,晚上在临时工作地点秘密执行这项任务。那30天几乎没有好好休息过,有时累得腿脚抽筋、发麻,甚至昏过去。这一切他都默默忍受着,任务完成后,他整整瘦了5公斤。

工作中的林琳。

  坚守秘密15年

  保密工作是非常严肃的,林琳说,在项目进行过程中,不允许有任何相关文件丢失和泄密,不允许出丝毫的差错。那段时间他除了白天去单位上班,基本哪里都不去,手提电脑和相关文件都是随身携带,连去洗手间都会带着。

  而在项目完成后的每一年,他都能接到部队军官的电话,询问他目前的居住地址及其他情况,直到2009年,这样的电话才停止。“这一刻,我终于放下心来,因为我知道,没有再联系我,就证明战斗机试验成功了!”

  同年,林琳南下广东,来到中山日报社任职。对于这秘密他仍然继续保守着,从未向旁人透露过丝毫,哪怕是最亲密的爱人、父母以及家人。

  2011年10月17日,歼-16飞机在沈阳首飞 ;2013年初,中国正式公开该战机。这时,林琳才知道自己参加建造风洞的战斗机的名称——歼-16。2017年7月30日,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中,歼-16战斗机呈5机楔队亮相,坐在电视机前的他看到后激动不已,却依然要保守这个重要的秘密。

  15年的保密,为何现在可以解开了?实际上,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军事力量的愈发强大,越来越多的中国军事装备通过官方媒体进行了解密,歼-16的生产线以及多位国宝级飞机总设计师也早已在央视露面。只是林琳在未接到组织许可的情况下,仍然保守着国家的秘密。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举行后,他和当时战斗机研发总负责人通了9分15秒的电话,对方郑重地告诉他:你所完成的任务可以公开了。

  “这点功劳太渺小”

  当年青春热血的林琳如今已年届不惑,15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而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又是不短的一段时间。

  该战斗机研发总负责人在电话中还对林琳说:“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天上的战机也有你的一份功劳啊,它们都是经过风洞实验制造出来的!”

  林琳却说:“我仅仅只是一个小小的幕后工作人员,这项复杂系统工程的背后有无数幕后英雄的奉献,和当时团队数千名研发人员相比,我这点功劳太渺小了。”

标签 -
网站编辑 - 赵雁